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商学院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和作为?
杨斌
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
4月12日,以“开启商科教育‘聚力’新时代”为主题的新华网第二届商学院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杨斌表示,“越是在转型期,商学院越是需要认真聆听来自行业、社会甚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人们的意见,改革创新现行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深入服务好我们的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一带一路战略。”
在当下的商学院教育中,为什么更要突出伦理、突出绿色?杨斌做出了这样的解答。他说,商学院所教育的人群,本身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自身当然更应有使命感,有责任意识,不仅在校时立德树人,更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读时期的探讨与毕业后的实践不变成两张皮。他希望商学院群体能够发挥创造力,使“行动学习”等生动有效的教学法更多采用,实战色彩更加浓厚,代入感要强,真实地进入到学生内心,并将这样的教育方式融入到课堂和人才培养的各种环节当中去。
德鲁克曾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到“管理是一个高度情境化的实践”,杨斌强调,很多引进的舶来品在一段时间中对急需补课,补上科学管理短板的中国企业有所启发、有所收获,但最终中国的管理教育是要走一条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道路,正像德鲁克所说“中国应该自己培养属于自己的管理者,他们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杨斌支持商学院参与高水平的国外认证,其目的不是为了贴个洋标签,而是通过认证和再认证的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同时,他也建议中国要积极发展自己的高质量MBA认证、管理教育认证,因为国际认证最终还是难以深刻把握和衡量中国特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条国家正在积极推动的长远大计,杨斌强调“风物长宜放眼量”,现在不应该用“双创”的短期统计成果来衡量高校以及商学院“双创”教育的成效,否则是严重的误导。在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下,杨斌认为“双创”对商学院是有所提醒的,太看重考试分数的录取办法、太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都无法吸纳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未来企业家和经营者,这方面教育体制和商学院两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让“双创”人才进得来门,真能成长,几十年后,中国的商学院会因为这些创业者而得到仅仅培养职业管理人员无法得到的成就,企业、社会和国家更能从中得益。
社会的急速发展带来了行业的解构,对于这一趋势,杨斌建议商学院的培养工作不必追那些不断产生的新岗位、新职业、新角色,反而要更“沉底”一点,从容一些,所谓“沉底”是指商学院的培养要从工具性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更有框架性的认知和能力体系建构,为这些管理人才未来更广的、更丰富的、更有演进性的职业岗位需求做好后劲准备。其中他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今天商学院的教育中怎样加强许多课程的人文性,“管理毕竟相当一部分是人学”,杨斌说。
YES青年商业领袖计划
学习 引领 连接
洞悉商业智慧 探究科技前沿
聚焦金融热点 共享创业成长
青年 · 精英 · 共享
Young \ Elite \ Sharing
如果你是创二代
如果你是80\90后公司创始人
如果你是新生代商业精英
欢迎加入YES
课程咨询: 010 6278 1818
长按二维码 了解更多课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