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不起,谢谢你!“把命交给你,我很放心”

青春湖北 2018-08-26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华网”、“才华有限青年”,新浪微博等

导  读

最近,一位叫小伊的女孩分享了自己在国外就医的经历刷爆朋友圈。网友们也纷纷晒出自己在国外的就医经历。让我们来看看↓↓↓



网友国外的就医经历


小伊在美国读书时,胆囊结石发作,疼痛难忍的她来到医院后,却被告知要等四个月才能做手术,并需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疼到崩溃的小伊,选择了坐飞机回国,结果半个小时就做好了手术,而且医疗费用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


看到小伊的事情后,网友们纷纷晒出了,自己在国外的就医经历:



近期要去拔牙的小编

吓得赶紧查了下银行卡余额


如此任性

我还能说什么?


你跟楼上看的是同一个医生么?


这是阿莫西林

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心疼你们三秒钟



“对不起,谢谢你”


经常有这样一种声音,在国内看病难看病贵,医生没有良心只认钱。这种论调,就像一种社会顽疾,迁延日久、难以治愈,患者对医生的抱怨渐成习惯,医患关系也愈发紧张。


此前有媒体采访了,十多位在华生活的外国朋友,在他们的眼里,备受争议的国内医疗环境,却是另外一番光景,他们中的很多人觉得,中国患者真的很幸福。



  挪威植物学家毕昂松·奥尔森说,在中国看病比挪威方便,有时候不用预约,到医院排个队就能挂上号。“在挪威,即使急诊,有时也需要等1~3天,其他慢病,预约到1年以后也很常见。” 


  加拿大音乐人国子玉在中国生活了8年。提起在中国医院的看病经历,子玉想起几年前的一次外伤。那次她撞破了头,伤口较深,需要紧急处理,她记得,当时急诊医生接诊很快,动作也非常麻利,几乎没怎么等,缝好伤口就回家了。 


中国人口数量大,纵然医疗环境还不够完美,但希望大家都不要忘了医生辛勤的付出。


为了锻炼手术时手指的灵活性

两年多来

他坚持用棉签吃饭



为保护患者不受伤害

他跪地2小时做手术


他说

“姿势怎样并不重要,

把病治好最重要”


身着手术衣,戴着蓝色手术帽

依靠在手术室冰冷的墙上和衣而睡

让人不忍心打扰


通宵持续作战

6台高强度手术

太累了


为了抢救一名道路工人

整整半个多小时

一直跪着施救

心脏按压没有一刻松懈


因为他知道

那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2岁多的小姑娘

即将进行心脏手术

她很害怕

一直在哭


为了安抚她的情绪

抱着她一起看卡通视频


他叫

医生


他们不是超级英雄

有时候生命在他们眼前流逝时

他们的痛苦

不比患者家属少

但他们唯一能做的

就是转过身

继续做下一台手术

继续跟死神搏斗


医者仁心

从来都不只是说说而已


请对他们

多一些尊重和理解

对他们说一声


对不起,

谢谢你!


“把命交给你,我很放心”


曾有网友讨论哪个专业最难时,一篇采访了100多名医学生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下面来看看这篇文章——《把命交给你,我很放心》(文章作者:才华有限青年,PP)


第一是课多


看到这你们可能不服,我的课也多啊!行,那我们来看一下。


这是学新闻的:



这是学电气工程的:



这是学医学的:



而且跟很多专业不一样,医学生的课,不是越来越少,而是逐年增加的。本科5年,除了大五开始出去实习,每年都是这么多课。



大家知道,医院是分很多科室的,内科、外科、耳鼻喉科、中医……本科的时候,这里面的每一门,他们都要学,一共差不多要学这么多吧:



而且要旷课或者上课玩手机是不大可能的,老师上课会讲很多自己的临床经验,全部都是期末要考的。


有个女生说,她大一时谈过一场恋爱。她跟男生说,我课很多,都没时间跟你约会。男生说,没事,我可以陪你一起去上课。后来她给男生看了自己的课表……分手那天男生对她说,我很喜欢你,但我们不合适



第二是要背的东西太多


其他专业期末会有考试周,医学生需要的是考试月。


在医学院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的朋友很久没跟你联系,有三种情况,一是他死了,二是他学医了,三是他要期末考试了。如果他既学医,又遇到期末考试了,那你就当他死了吧。


他们的课本之厚:



尤其是内外科两本,不能叫书,叫砖头,掉到地上,都能砸出一个坑。


重点是不可能有重点的,老师说了,考试可以有重点,但是病人并不都是得的重点病,所以处处都是重点。


我采访到一个学医的女生,去年考研,坐在图书馆里背书。她对面坐一个男生,是其他系的(哪个系不说了),他全部的书加起来,也就一本内科那么厚。


有一天晚上,那个男生走的时候对她说,本来我考研准备放弃了,但看到你的书这么厚,看不完还在看,我重燃了信心。


很多医学生,年纪轻轻就背书背秃了。经常几个男生背书的过程中出去抽烟,一边抽一边摸着自己的秃头说,以后家里谁要学医,我就打断他的狗腿。


可以说,我们的命,可以说是医学生拿头发换的。



第三是从读书到就业的时间太长了


只要一步踏进了医学院,那么你这辈子的青春,基本也就耗在这里了。


毕竟医学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容不得半点疏漏。5年本科读完,医学也不过学到皮毛。现在,一个普通的医学本科生,连县城的医院也进不去。


所有三甲医院,要求医生都是研究生学历以上。


如果你想当医生,起码是5年本科+3年研究生,8年起。出来还得经过3年的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正式执业。


所以,当同学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们还在念大五。


当同学工作3年,当主管了,他们还在念研究生。


当同学成家立业了,他们还在接受规范化培训,没有稳定的收入。


遇到读博的,30岁了还要靠家里养,也很正常。


医学院有个玩笑是这样的:一个男生对女生说,等我学完医,就娶你。

女生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就是所谓永别了吧。


但这并不完全是一句玩笑。有一个在上海学医的男生,今年马上研究生毕业,因为想进好一点的医院,准备再读博士。跟她在一起4年的女朋友再也等不了了,选择分手。


他说他可以理解女友的行为,他说自己看到过一句话,爱情不该是个火坑。


我问,你们的爱情怎么就是火坑了?


他说,别的男生工作忙,没时间陪女朋友,还可以给女朋友买口红、买包。而我呢,除了没时间陪女朋友,还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提给她买东西了。


还有一位在成都学医的医学生也说,他25岁了,过年家里还给他发压岁钱。而小他好几岁的表弟,已经开始给长辈们发钱了。他今年说自己不要压岁钱了,但父母还是塞给了他,说他是家里的骄傲。他哭了,他说爸、妈,你们再等我2年。


学医,就是选择了一条和浮华隔离的路,一定得把心安安静静地沉下来,急不来。


以前我们都觉得,医学生多酷啊。干净整洁的白大褂一穿,穿梭在走廊上,整个人都在发光。


就像这样:



或者是这样:



但是从你踏入医学院的门开始,就会明白自己走的是一条和光鲜亮丽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路。


其实,医生是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少则八九年多则十几年的学医路,背不完的书,不敢记错半个的知识点,还要学会习惯面对死亡。心肺复苏长达2个多小时到双手麻木也不敢停,累到依墙而睡也不敢倒下。


采访完他们,说医学真的是最辛苦的专业,真的当之无愧。


选择医学的人,真的是心里有股劲儿的人。


我一直都相信,所有的辛苦背后都一定有一个足以支撑的信念。


所以在最后,我问了他们两个问题,是什么让他们坚持学医


有两个答案让我印象很深。


有一个女生叫阿盛,在学医之前,她最怕的是老鼠,米老鼠玩具丢在她脸上,她都能吓哭。


从小她外公身体不好,经常住院。高二那年,她外公去世了。


她选择了学医。


学医之后,她认真地解剖了很多只小白鼠,以练习自己的技术。


她去医院实习,每天都记下日记,字里行间都是关爱。



如果非要问为什么,她说自己想让所有跟外公一样的老人,不用再受到那么多的病痛。


但在我们采访到的100多个医学生里,阿盛这样的是少数。


更多的人决定学医的时候只是觉得这是一份体面的职业,又或者是不了解情况,受了父母的影响……来了之后,追悔莫及。


但他们越是接触医学,看到病痛和生命,看到笑脸和温情,看到死亡与求生的欲望,就越有责任感,越是敬畏这门学科。


有个女孩子叫橘子,大学4年成绩平平,没什么追求,只把学医当做一份学业,一项谋生的技能。她去医院实习过之后,就完全变了。


有一回,她去输液室里巡查,突然有个一岁半孩子扁桃体手术完突然开始大口大口呕血,被子上一朵朵绽放的血花触目惊心。她心里猛得一跳,孩子父母在旁边抱着孩子急得发抖,她只好用自己平生最快的速度跑回去找医生。过了2分钟医生跑过来,孩子已经是脸色苍白。后来才知道只是输水后正常的吐血。


她很内疚,她说,家人不知道情况很正常,可是我作为一个医学生,妥善处理这些事情是我的责任。要是当时真的危险的话,因为我知识匮乏的耽搁,可能就是一条人命。


橘子真的在医院见过病人去世。有一位李奶奶,70多岁,没有牙齿,喜欢咧开无牙的嘴笑。后来李奶奶去世。那一个鲜活的人,被白布遮盖,留下亲人在旁嚎哭。橘子也哭了很久。


后来,橘子考研的时候,900多页的书,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背。她想的不是说一定要考上研,而是怕背错一个字,就诊错一次病,开错一次药。


考研准备到冬天的时候,图书馆里有暖气,容易犯困。她就和室友去系楼里背书,屋子里冷风呼呼地吹。橘子和室友经常晚上不回宿舍,困了就把人体模型从桌子上拿下来,睡模型人的床,盖模型人的被子。最难熬的时候,她想起李奶奶无牙的笑脸、家人的嚎哭。


她对自己说,不能退缩啊,你可是病人的依靠。


100多位医学生絮絮叨叨跟我们说了很多,但说到底,其实就是一句话: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们不敢懈怠。


每次看到微博上的评论,大家都在抱怨后悔学医,说是学医后悔一辈子。


可是抱怨完以后,他们却还是拼了命地学习背书,把人生最好的时光全部倾注于此。在很多人挥霍的4年大学里,他们一刻不停。在很多人享乐的青春时光中,他们奋笔疾书。


作为一个非医学专业的人,我就一句话:要是以后我生病了,把这条命交到你们手上,我放心。


那天我采访完,阿盛说她要一句话总结这次采访。


嗯,你说吧。


她说:学医,救得了中国人。


谢谢你

把命交给你

我们真的很放心

赞 ❤ 赞


本期编辑 | 胡俊涛

本期审核 | 代恒业

期综合整理自:新华网、才华有限青年、新浪微博等

往期精彩内容:

“情感教主”Ayawawa惹众怒

“烂水果”去哪了?营业员爆猛料

这11所高校、1320名志愿者

这位“的哥”的举动暖哭了

那个穿了三年aibidas的女同学

[青春湖北] 投稿邮箱:youthhubei@163.com  

欢迎转发点赞,转载务必标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