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什么让总书记走了30里路? | 青年大学习·习近平讲故事

青春湖北 2020-01-24




第二期 三十里借书



习近平总书记是讲故事的大家。不管是会议发言、调研谈话还是出访演讲、发表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


这些故事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洋溢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折射出习近平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底蕴,成为他领导风格的一大鲜明特色。









青年朋友,大家好!我是“青年大学习·习近平讲故事”第二位领学人詹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三十里借书”的故事。


▲ 青年习近平(资料图)


2014年的“五四”,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讲到自己年少时在陕北农村插队,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书,一看就“爱不释手”。这位借他书的知青,于是每到赶集的时候就传话让他还书,后来还走了30里路来找他取回这本书。总书记这个“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故事,让当时在场的师生都印象深刻。


“那时候周围的小气候就是‘到处找书看’”,总书记对青年人这么说,是告诉大家,现在学习和读书环境已经好了这么多,不用再“找书看”,但“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却是永恒的。


▲ 2014年“五四”,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又在多个场合回忆起这个自己年少借书的故事。1969年,习近平16岁,在黄土高坡上开始知青生涯,读书不辍。“爱看书”、“好学”,是他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之一。他们记得,他“带一箱子书下乡”,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


总书记自己也说,那时候是“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重回当年延安插队村庄,指着曾经住过的窑洞说道,“我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青年朋友,你们有像总书记这样读过书吗?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心无旁骛,这是总书记在用自身经历激励着新时代青年,教给大家读书的方法。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在青年读书,一生读书;青春无悔,人生无憾。









习近平讲故事

讲30里借书的故事

讲的是读书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习近平素有“书迷”之称

“那个时候到处找书,

到处看书”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


▲ “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2013年11月,习近平参观孔子研究院,将《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拿起来翻阅时说。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读书已经成为

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读各类书,我想,

这是一个终身的爱好。”


——习近平






詹泽:中国著名朗诵艺术家、语言艺术教育家,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青少年美育素质测评中心顾问,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组指导专家,中国教育电视台《揭秘》栏目、《博物馆之夜》栏目主持人。长期担任中外影视广告配音,中外影视剧、动画片配音,中外电视纪录片解说。


本期编辑 | 胡俊涛

本期审核 | 姚 雪、张向飞

来源 | 人民出版社《习近平讲故事》,央视网,新华网,北京青年报

往期精彩内容:

青年大学习·习近平讲故事第一期

[青春湖北] 投稿邮箱:youthhubei@163.com  

欢迎转发点赞,转载务必标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