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智阅读 | 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

青春湖北 2023-08-24



 五 | 月 | 书 | 单 | 推 | 荐

好书推荐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滋养人生




究竟多大算青年呢?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社会组织对于青年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其实,青年不是某个年龄段,而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青春、是理想、是奋斗、是磨砺,更是成长。是不是青年,不能光看岁数,更要看走过的路,做过的事。

今天,团团带大家一起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回顾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7年间的艰辛生活和成长历程。

本周推荐书籍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推荐指数

⭐⭐⭐⭐⭐



1969年1月13日,北京八一中学20多个同学踏上知青专列,辗转3天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16岁的习近平也在这个队伍里。公社举行了简短的招待会,饭后,习近平等15名知青被分配到了梁家河大队。


民以食为天。吃惯了精米细面,遇到了陕北的粗粮,知青们的喉咙都“燥得冒烟”。习近平在一篇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里回忆到,除了“饮食关”,还有跳蚤关、劳动关、思想关。跳蚤咬得大家身上都是奇痒无比的大红包,一抓破就会流血。劳动关就更考验人,大队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分是十分,而知青们一开始一天只能拿五六分。
饮食关、跳蚤关、劳动关,其实都还是皮肉上的困难。对于知青来说,“思想关”才是最难过的一关。很多知青来之前,对于革命圣地延安是怀揣着一种未知的崇敬。可一看到眼前光秃秃的黄土地,有些知青甚至怀疑是走错了路。不到两年,周围家庭成分好的知青陆续通过招工、参军的途径走了一大半。
1973年,延川县派驻文安驿公社的工作队队员陶海粟,在梁家河村一间黑咕隆咚的破窑洞里,拜访了村里留下来仅有的三个知青——习近平和雷榕生、雷平生两兄弟。几个年龄相近、有理想、好读书的小伙伴,很快就聊得非常投缘了。这年秋天,已经是团县委书记的陶海粟,由于对习近平为人和见识的信任,向县委推荐习近平和自己一起进驻临近的赵家河大队,开展社会主义路线的教育工作。看到习近平有点忐忑,陶海粟鼓励他说:你放开干,干得好算你的,干不好算我的!
1974年春节过后,20岁的习近平赶往赵家河。第一天开会,他就操着地道的陕北话,给队里的干部、社员开会讲话。这让陶海粟印象十分深刻。后来的几个月,他真的撸起袖子放手干起来了。在赵家河,习近平“身兼数职”。白天,他既是宣讲文件、带头抓生产的领导,也是抄起铁锹亲自打坝植树的壮劳力;晚上,他是点起油灯教社员写名字的夜校老师。渐渐地,村里人有什么大事小事都爱找习近平解决。评工分有了不同意见吵起来了,大家就说,“别嚷了,让近平来给断断”。
这时的习近平,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已经决心把自己交给陕北的黄土地了。几十年后,已是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做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懂得感恩和回报,想为老百姓做点事,那就是习近平的初心。


习近平入党后,恰逢村领导班子换届,支部书记梁玉明主动让贤,推举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自己则担任革委会主任协助习近平。习近平,成为了这批知青中,第一个担任生产大队支书的人。
1974年,习近平在报纸上看到四川绵阳在办沼气,觉得可以解决农村烧柴老大难问题。为此,他耐心说服许多思想保守的社员,和大家一起探讨办沼气的好处。为了修好沼气池,他和其他大队代表亲自去四川学习沼气技术。这学习可不是走马观花、拍拍照发发朋友圈,几乎每个沼气池都要搭梯子下去看看,这池子是怎么挖、灰浆怎么调、进料出料口怎么设计……四十几天的学习归来,延川县在梁家河村等三个村子成立了沼气试点。没有沙子水泥,习近平就带着青年到十几里外去挖沙子、运水泥;池子漏水跑气,他就和技术员一块跳下去,清洗和修补沾满粪浆的池壁。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三个村子的沼气池先后产气点火,3个月时间就让家家都点上了沼气灯,震动了全县。延川县,也成为了全省办沼气的样板。
不光是修沼气,群众需要什么,习近平就干什么,而且是踏踏实实地干。为了解决吃水困难问题,亲自带领村民打井,经常光着两条腿踩在冰冷的泥水里挖土;大队镰刀、锄头等劳动工具不足,就兴办铁业社,多打出来的铁具还能卖到供销社赚钱;陆续办起来的还有缝纫社、磨坊……


1975年,习近平经群众推荐、组织选派,有了上大学的机会。能够得到这个机会,除了出色的工作和群众的认可,还与他坚持读书学习密不可分。几乎所有回忆习近平知青生活的人都提到:他真的是爱看书。别人都睡觉了,他窑洞里的煤油灯还亮着;知青们去老乡家蹭饭,习近平却捧着书说:你们去吧,有什么吃的给我带一口回来就行;每次从外面回来,他的炕上都会多几本书。直至今日,习近平的讲话、著作,处处可见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画龙点睛,这样明显的“习式风格”,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读书积累。
习近平曾经用“扣扣子”比喻价值观的养成,他说,青少年时期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个人成长,更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就像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习近平,用梁家河的七年,扣好了自己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如今,作为全党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领路人,习近平,用自己青春的奋斗,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互动福利

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你认为新时代的好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

你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有什么理解和感悟?


 欢迎关注【青春湖北】&【众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本条推文后参与话题互动,留言点赞前5名,每人获得众智图书馆提供的图书一本和精美文创产品一份


集赞统计截至发文到5月8日24:00,5月9日团团将通过留言联系前5名获奖者,邮寄相关福利。


想看更多好书,关注【众智图书馆】↓↓↓



编  辑 | 周婷婷

审  核 | 代恒业

值班编委 | 张心雨

本期主播 | 耿紫姗(三峡大学)

来  源 | 青春湖北综合整理自共青团中央、新华社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全文)往期推荐:国内首创!厉害了华中大!
华春莹点赞转发!全球网友围观武汉!
她的眼里真的有光!

[青春湖北] 投稿邮箱:hbxcb2008@163.com欢迎转发点赞,转载务必标明来源点击【在看+点赞一起来分享你的阅读感悟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