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访谈〡全国人大代表马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央企要勇担重任 挑起大梁


时间:2021年3月5日

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书记 马杰


中国网: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随着“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到来,空天防御事业将开启怎样的新局面?本期节目,我们特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书记马杰与网友们进行交流。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书记 马杰


中国网:马书记您好,欢迎您作客中国网《中国访谈》。

马杰:中国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马书记,今年“两会”,您主要关注哪些内容,又带来哪些议案呢?

马杰:今年的两会是很有意义,也很特别的一次两会。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又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作为我们航天人、军工人,也是个特别的日子,是中国军工90周年、中国航天65周年。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特别关注的就是科技创新。所以,今年两会一方面会关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科技创新有什么新的要求、新的部署和安排;同时,也会关注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预算,因为每年审预算也是我关注的一个重点。


中国网:今年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成立的64周年。64年来,二院也是一直坚定履行着强军的首责,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成绩显著。那么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的工作又将打开哪些新的局面,又将迎来哪些新的挑战呢?

马杰:二院今年是建院64周年,回顾二院这60多年发展的历程,二院建院的历史实际是一部创新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于二院发展,对于中国航天的特别意义。

进入“十四五”,对于二院来说,我认为有机遇有挑战。所谓的机遇,主要还是64年的积累和储备,中国航天这64年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也做出了我们的努力和贡献。

特别是在创新方面,从航天事业一起步,提出来的就是“自力更生”,因为这些技术、核心技术,我们也不可能从别人那儿学到。就像总书记所说“买不来,要不来,讨不来,必须靠自力更生,必须靠自主创新”。这个创新发展的历程也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所以,我想这是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我们也有很大的挑战,因为在新的形势下,对我们的要求就更加得高,更加得严格。总书记几次会议重要讲话中都对国有企业,对中央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们要勇担重任,要挑起大梁。所以,作为航天,以科技创新作为我们的核心基因,在新的时期,我们也有很多新的领域、新的难题需要去破解,这可能是我们面对的一些挑战。但在这样一个形势下,我觉得我们会把这种挑战变成发展的动力,真正地通过自强自立、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为我国的国防工业做出我们的贡献。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书记马杰接受《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伦晓璇


中国网:我们也注意到“十四五”规划建议当中,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那么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您有怎样的建议?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马杰:(党中央)对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我想也应该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面地梳理我们的一些体制机制,包括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还有一些衔接得还不够的地方,这些地方我主要的感觉是体现在链条上,那就是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应该有机地结合。在这方面,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的疫情形势,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还有衔接不好的地方,还有很多“卡脖子”、受制于人的环节,需要我们通过新的大国体制的理念来促进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破解这些难题和关键的技术瓶颈,真正地把这个链条打通,并且这个链条要是一个健康的,要是一个平稳的、受控的,才能确保我们国家进入到新的阶段,这样的一个发展的需要。


中国网:人才其实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我们航天科工二院也是一直秉持着“人才强企”的战略,在人才的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那么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上,我们有哪些经验分享呢?

马杰:我认为中国航天发展到今天,能够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能够被中央认可、肯定,科技人才,我们航天的人才,这是最为重要的,也是体现了第一资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二院60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我们有三支队伍,一支是科技人才队伍,一支是管理经营队伍,还有一支是技能人才队伍。特别是科技人才队伍,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所以,无论科技创新也好,我们承担的装备任务也好,科技人才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并且一代一代地在传承。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总体感觉是几个环节,一个环节是“引进”,一个环节是“使用”,一个环节就是“培养”。我觉得在这三个环节上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在“引进”方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包括校企的深度合作,转型升级,能够把最优秀的毕业生吸收到我们航天,吸收到二院,进了“航天”这一道门之后,我们也有很多的做法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说我们的导师带徒,比如说我们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然后在岗位上来进行培养,特别是工作很短的时间内,这些年轻的同志就可能有机会承担很重的科研生产任务,在实践中得到很强烈的锻炼。

另外,在航天队伍建设方面也非常强调政治素质,因为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事业,作为航天人,就应该秉持着这种爱国、奉献的精神。所以,在政治素质的提高、爱国情怀的培养,对航天事业的热爱,航天精神的传承方面都有一系列的措施和做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中国网:新中国成立以来,很多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默默无闻的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了终生。他们这种科学气质以及他们心怀家国的精神气质也是影响了一代一代的年轻人。您个人是怎么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对于新一代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您有哪些话要讲吗?

马杰:科学家精神,特别是航天的科学家精神,我们感受还是很深的。我特别认同去年总书记专门召开了一次科学家的座谈会,在这个座谈会上,总书记也列举了好几位有名的科学家,其中多位都是航天系统的,包括钱学森钱老,也包括我们接触比较多的,在二院也是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从他们身上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科学家的这种精神。最强烈的首先就是爱国,黄纬禄院士在去世前病得很重的时候,他有一句话“如果有来世,我还要搞导弹。”他们都是在当时放弃了非常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环境,在国家需要他们,但是国家又非常困难的时候,他们回到了祖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还有就是他们的奉献,他们的一辈子没有享受到什么,真的都是在默默地奉献,为了这个事业在奉献,甚至都是隐姓埋名,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把自己的一切应该说都奉献给了祖国。

另外就是务实,这种科学的精神,也是一代一代地在传承,在教育着我们年青的一代,也会继续地传承下去。

还有就是协同,我们从事的(航天)事业是一种系统工程非常强的一个行业,一个项目,都需要大家全面地去协同,没有个人。所以,每当一个团队取得成绩的时候,当问到每个团队的成员的时候,每个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都是“在这个团队中,我是微乎其微的,我们这个团队的作用是最大的。”所以,这些“科学家精神”在航天、在二院都在一代一代地传承,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才能够持续地、越来越好地发展。


中国网:就像我们常说的“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相信这种家国情怀对于我们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也是非常重要的。

马杰:非常重要!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书记 马杰 摄影/伦晓璇


中国网:我们知道您之前也是带领过团队,荣获过国家科技进步的特等奖,能不能分享一下您之前科研团队的一些故事吗?一些感受?

马杰:我们二院的这个团队感人的故事真的都非常多。这些年,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现在30-40岁的同志,特别是30多岁的同志已经是我们科研生产的骨干。


中国网:主力军。

马杰:已经是主力军。对科学的这种追求、坚韧和忘我的精神已经在他们身上在发扬光大。我们每次去型号试验队,那条件也还是比较艰苦的,他们也要长时间地远离家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义无反顾去为了完成自己所从事的型号、从事的任务,付出了很多。回来之后,他们还会写很多的故事,来和别人分享。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他们到了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没有信号。现在的年青人离不开手机,后来有的同志发现,就那一条线上有信号。所以,他们就在那儿拉了一条线,这条线上把每个人的手机都挂在那上面。等到工作结束的时候,到那儿看看自己的手机有没有家人的信息。我觉得他们很幽默,也体现了新一代年轻航天人的这种精神和奉献。

还有一个故事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一次他们在海上坐船去执行任务。我们坐船都会有这种感觉,可能会有不适应或者晕船,或者呕吐,他回来跟大家讲的时候说:“哎呀,我在那儿太忙了,我一边要判读数据,一边要处理这些问题,然后还要解决吐的问题,我都没有手来解决这些(吐的)问题,我就拿了个塑料袋,戴在耳朵上,忙的过程中我顾不上,忙里偷闲的时候,再处理一下。”我听了之后(很感动),这都是我们80后、90后年青人回来讲的故事。

所以,我觉得对于年青人来说,他们把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生命能够奉献给航天,能够传承老一代航天人的精神品质,我觉得还是非常欣慰的。


中国网:在他们身上这种点点滴滴当中,我们看到非常宝贵的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其实我们都知道,做科学研究非常得辛苦,要心无旁鹜,要甘心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但其实现在年青人面临的诱惑也是越来越多,我们有怎样的人才体制机制的支撑,来更好地留住人才呢?

马杰:我也经常会想这个问题,我说同样从大学校门毕业,毕业之后,有的可能去外企了,有的自己去创业了,也有的走进了航天的事业。我觉得他们在学校的过程中就有一种禀赋,就要为国奉献,有梦想。所以,为什么我们把和高校的合作延伸,他们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就要到学校去给他们讲航天是什么,二院是做什么的。

我也听很多同志说过,工作了几年之后,和同学在一起沟通的时候,他们跟我说,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有一种自豪和骄傲”,我说你为什么,比人家挣钱多吗?他说:“不是,我觉得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能够自豪地说‘我是航天人’。”


中国网:一种荣誉感。

马杰:荣誉感,并且自豪地说:“我为国家的发展做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网: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人才可以加入航天事业,扎根在这里,在“十四五”这个新的起航阶段,能够创造更多的成就和辉煌。谢谢马书记为我们带来的这次精彩的分享。感谢您!

马杰:好,谢谢!



来源〡中国网

编辑〡李辉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动动小手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