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历朝历代中为何元朝的“娱乐业”最发达?

2017-03-06 每日撩史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只要点击上边《每日撩史》即可!

  

     

     

    

广受推崇的微信公众号,目前5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随着唐朝和和宋朝这两个汉族大朝代退出历史舞台,忽必烈带着他爷爷成吉思汗留下来的蒙古铁骑踏进了中原大地,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正式诞生在华夏大地上,那就是元朝。


说起来中国的文化艺术也是非常有个性,每一朝的文人好像都想要弄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汉赋唐诗宋词都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而到了元朝,就有了元曲艺术。


要讲元曲,还得从宋朝说起。随着宋代词曲歌唱的发达,人们唱的歌越唱越长,唱歌的人也越来越基层化,到最后,就出现了一种叫做杂剧的东西。


杂剧是什么,在宋朝它就是一种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我估计在当时的人看来就好像我们今天的人看小品一样。


后来这杂剧越来越专业化,也更加文艺范,演变成了元杂剧。元杂剧,和散曲一起,构成了元朝的元曲艺术。


元曲艺术到了元朝就越来越兴盛,那是什么样的原因使戏曲能在元朝发扬光大呢?


首先就是唐宋两朝文化打底,两宋对比隋唐,最大亮点就是市民经济,市坊界限都没了,城市人口暴增,商品经济繁荣,连带娱乐项目当然丰富,越玩也越讲文化。


比如戏曲,宋朝有了杂剧,金朝叫院本,比起唐朝参军戏的单调来,已经是歌舞故事全都有,演出水平越发热闹。


瓦肆的话本评书也兴起。如果说元朝杂剧好似好年华的男儿,那么两宋戏曲话本就是蓬勃长身体的青春期,好好打了底。


而到了元朝,一些特殊社会情况的变化,更让杂剧彻底催熟。一是南宋城市经济本就空前繁荣,观众群不用愁。


此外,作为少数民族的蒙古统治者为了统治这个汉人占据大多数的庞大帝国,一度实行四等人制的民族政策。四等人制,也就是把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按照四个等级分高低次序排列。


对于汉人(实际上是北方地区原来金国境内的各族人)和南人(实际上是原来南宋境内的各族人)来说,想要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要说做官,在一段时间里面,蒙古人和色目人动手殴打汉人和南人,后者就连还手的权利都没有,说打死你就打死你,说出来自己都怕。


由于科举长期没有,做官基本要看生的咋样,原先发达的两宋科举,一下成了断奶的孩,大批读圣贤书的书生没了出路,为混饭吃只能削尖脑袋跑娱乐圈。


先前吟诗做赋的优雅,全变成烧脑赶稿换稿费糊口的苦命。


所以我们看元杂剧的作品水平,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艺术水准,都是自从元朝建立后,芝麻开花节节高。

几位知名的杂剧作家,典型关汉卿王实甫,看看他们的唱词水平就知道,如果没赶上这特殊年头,没投身这特殊行当,放在风花雪月的宋朝,仅以文笔水平论,哪怕不能和苏轼柳永辛弃疾媲美,也绝对是同一档次的顶尖牛人。


试想一下这种本该西船小楼弄风月的人物,居然窝在戏台草房里浑汗如雨写戏,绝对是元杂剧的强心针。


当然还有一个必须说的条件,就是统治阶级。元朝统治者好些事情倒行逆施,但有一件事情却得点赞:文化开明。


我们看元朝统治的九十多年,啥样人都抓都杀,可就是啥样的思想都不禁。当时元朝的社会思想,真个叫兼容并包,各国宗教文化全都充斥,中国历史从来没有一个时期,能像这时一样思想文化极度碰撞。


反应在杂剧上,就是外国有意思的东西,从故事情节到演出手段,只要好用就照用,技术水平也就突飞猛进。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思想开明,所以限制也少,戏台上啥都敢骂,啥事都敢揭发,极少为了唱个戏就抓人杀人。


所以剧团之间比拼的就是艺术水平,谁强谁上。特别是针砭社会时弊的杂剧,骂的再狠也可以演,老百姓生活中受够了气,就靠看个杂剧来解气,现实主义题材常年火爆


而且还有一点好处是,元朝统治者特别是蒙古贵族,懂汉语的极少,读书的也极少,但爱玩看戏的很多,所以只要上得了台面的贵族,每年不弄几个大规模堂会,那就基本没脸见人,只要演的好,花钱更是大气,一场下来各种打赏。我们看电视剧《关汉卿》就知道,当时的元朝权贵圈,家里老人过生日要办堂会,孩子满月酒要堂会,甚至蒙古族的节日和汉族的春节,是个节都要办堂会。


京城只要上得了台面的剧团,每个月都是生意火爆,演出日程就是爆满。田汉《关汉卿》里的桥段,笛子手小山先生一晚上就能连杆七八个演出场子,累的口鼻出血差点晕倒,幸亏关汉卿给他煮俩鸡蛋才缓过来。如此,元曲杂剧不火也难。

来源:阿尔法工场



老司机电影天堂,看片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精彩不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