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晒的不是奶茶,是孤独......

王婷婷 中国研究生 2021-01-06



·





诵读青春


现在的青年群体,吃美食、约朋友、去游玩时,都会习惯性地拍照留念,然后将照片配以文字说明发到网络,于是在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经常会看到内容雷同的个人生活秀。这样的生活状态,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创造或者经历着。这样做的目的,浅显一点来说,是为了让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了解自己的生活状态。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心理学上把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发表出来的过程定义为“自我表露”,这是现实空间的“自我表露”。

网络空间的“自我表露”则是借助虚拟的网络媒介向朋友或陌生人展现自我真实信息和内心情感。这两种形式的“自我表露 ”都是真实的,但后者比前者多了“网络媒介”这个中介项,因此网络的隐匿性让真实的“自我表露”蕴含了更深层次的信息,如果不对表面的现象做深刻的剖析,就无法透过肤浅的现象,探知事实的本质 。

网络媒介交际平台每天都充斥着各种雷同的“晒”。热恋中的情侣在秀恩爱, 结婚的人在秀婚纱照、秀孩子、单身的人也在秀美食… … 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曾做过,但并不是每次“ 晒幸福”之后都会有充盈的幸福感。

网络上晒过的幸福和真正的幸福在每个人心里是有落差的,这样的心理落差就是隐藏在“ 晒幸福 ”之下的真实个人情绪。那些在虚拟网络中“ 晒出来的幸福 ”是真实的, 又是不真实的。

真实是因为所“晒”皆为事实,是对个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不真实是因为在“ 晒出来的幸福 ”之下潜藏的情感并非只有“ 我很幸福 ”这一点 。

不可否认,有些人确实很幸福,但有的人“ 晒幸福 ”之后仍有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就是心理落差,即潜蔵在真实现象后的本质情绪,是“ 孤独”的表现 。所以,“晒幸福”从另一个层面也可被视为“晒孤独”。

现实生活中的年轻群体看似很幸福,总是迫不及待地也将所有能证明幸福的证据都公之于众,通过“ 晒 ”让朋友或者陌生人知道自己“ 过得很幸福 ”。 

但刨根究底,这种“晒”行为大多是想借助网络媒介来满足虚荣心、分享成就感及求得认同感 , 而这些被表面的 “ 幸福 ” 隐藏的真实情绪都是孤独症的表征。于是, 越孤独越“晒”, 越“晒”越孤独 , 渐趋陷入孤独的无限死循环之中 。

相关研究表明,网络社交平台的“ 晒幸福 ”行为对孤独感的排解作用取决于评论、回复的多少,即朋友或者陌生人的反馈越多, 反应越热烈, “晒”者本人的存在感就越强烈,孤独感就会降低。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晒”者把自己的信息、情绪交付给别人审视,还要通过期待别人的反馈来提升存在感,让别人的反应来主宰自我情感。在这个循环怪圏中, “别人”才是孤独症患者的特效药。

现实中的我们,如何能跳出网络时代“越晒越孤独”的死循环怪圈?其实,真正的幸福不是“晒”出来的。

每个人都在现实生活中有过真切的幸福感,周末回家陪父母吃一顿家常便饭是幸福;爱读书的人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是幸福;下雨上自习没带伞,收到舍友要送伞的短信是幸福 … … 这些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小细节才是真正的幸福,它们能瞬间触发隐蔵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柔情,让我们瞬间幸福感倍升,孤独感顿消。

你是这个虚拟网络时代的孤独症患者吗?是否仍在越孤独越“晒”、越“晒”越孤独的死循环怪圈里徘徊?

年轻一代的群体该从网络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活在当下真实的世界,努力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小细节,孤独感会渐渐湮没在现实的经历里,幸福感亦会在不经意间润泽心田。


点击下方图片,欣赏本期主播




亲爱的听友们,有声栏目在今年进行了改版,更名为“青听有你”栏目,改版后内容更加丰富,风格更加多样,只为青春路上与你相遇!

欢迎爱好朗读的广大研究生加入到“青听有你”朗读者的队伍中来,不管你是作者还是读友,只要热爱诗歌、热爱朗读,让我们在这里以声会友、学用相长,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扫码添加QQ群,注明“我要朗读”,小研期待与你相约。




往期精选

研途 | 在家读研的日子(一)

专栏 | 经营好“小荷包”,让读研更有底气

重磅!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将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教育部等三部门发文,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专栏 | 从容应对读研忙乱期

Sep.

25


文章作者:王婷婷(山西大学)

本期主播:刘西银(湖北大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可侵删

编辑:马亚男

责编:雅琨



原来你也“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