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寒门子弟发现自己再努力也是徒劳时,美国梦已碎 | 新书

2017-06-08 雅理读书 法学学术前沿


《我们的孩子》

当寒门子弟发现自己再努力也是徒劳时,

美国梦已碎


我曾一度以为,既然我和当年的同学们能靠自我奋斗来改变命运,现如今的普通孩子也做得到。而在完成这项研究后,我知道了自己先前的无知。

——罗伯特·帕特南

在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寒门为什么再难出贵子?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理解美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的,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组织研究团队,以数年之功,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呈现出美国社会在过去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图景,书写了一则关于“美国梦之衰落”的警世恒言。

正如《纽约时报书评》所言,“读罢此书,没人还能相信美国还有机会平等这回事。”帕特南用“以点带面”的叙述方式,生动地展示了美国社会在过去半世纪以来日渐扩大的“阶级鸿沟”。在《我们的孩子》一书中,帕特南依次讨论了穷孩子和富家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全方位差距。中上阶级的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引导、提供资源,而寒门子弟,不仅是经济上“穷”,还更有可能生活在残缺不全的破碎家庭,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双全的关爱或在隔代教养的环境中长大。全书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贫富阶级之间的“剪刀差”——在家庭结构、父母教育方式、学校教育、邻里社区内都有鲜明的反映。在这个生而不平等的时代,仅仅谈机会均等都是不公正的!


      2013年,帕特南曾因“深化了我们对美国社区的理解”而得到总统颁布的国家人文勋章。本书在此意义上又是一次学术的跃进,它更生动地展示出美国社会的全幅图景:当寒门子弟发现自己再努力也是徒劳时,美国梦已碎。对于当下的中国人而言,这本书以手术刀般的锐利所进行的批判,是我们千金难买的经验和教训。

作者


罗伯特·帕特南  1941年生,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政治学家,曾担任美国政治学协会主席。哈佛大学马尔金公共政策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荣获政治学界最高奖约翰·斯凯特奖,且为2013年总统颁布的国家人文勋章得主。曾出任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目前著书14部,被译为20多种语言,在比较政治、美国政治、国际关系和政治理论领域均做出过卓越的原创贡献。代表作《让民主运转起来》和《独自打保龄》是过去半个世纪引证最多的社会科学著作,在国内学界和思想界也有深远的影响。多年来,他担任过多届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以及多个国家政府首脑的资深顾问,其学术思想也激发了全球范围内草根社会运动的勃兴。

译者

田 雷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曾任教于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雅理译丛》主编。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博士(2008年),耶鲁大学法学硕士(2010年)。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美国宪法的历史与理论、中国政治与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政治理论。近期出版的译著包括《我们人民:转型》和《林肯传》。目前正与几位年轻的朋友共同编辑“雅理读书”微信公众号(yalipub)。

 

宋 昕 复旦大学古籍所先秦两汉文学专业在读硕士,曾就读于重庆大学博雅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16年)。研究方向是两汉的史学与文学。


名家荐语:汪晖

亲切的笔调,精确的研究,以小见大,从一个个市镇的命运,透视半个世纪来美国梦的危机。这是一个关于不平等和阶级隔离的美国故事,发人深省。


——汪晖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教授

甘阳

不平等是个经济问题,但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在此意义上,帕特南的这本书并不仅仅是属于美国左派的。阶级“剪刀差”,也即贫富家庭之间越拉越大的鸿沟,早已由经济财富蔓延至帕特南一贯关注的文化资本领域。寒门子弟,不仅是经济上“穷”,还更有可能生活在残缺不全的破碎家庭,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双全的关爱,学校里的同辈都是近墨者黑,社区周遭沦为犯罪者的乐土。美国梦所指,讲的是只要愿意努力,人人皆有机会成功,但当寒门再也无法出贵子的时候,美国梦的衰落,如同作者在《独自打保龄》中所揭示的,是社区生活原子化的一曲悲歌,所谓“我们的孩子”,重点也在于“我们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群关系。


——甘阳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逸仙讲座教授

这部包含了几十个短故事和几十个数据库的社会政治学著作示范了真正的深入浅出。数据为故事勾勒了骨骼,故事向数据馈赠了肉身,我们不仅藉此看清美国梦的阶级变迁,看清“128号公路”切割出的两个美国,而且感同身受地得以重新审视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我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把“我的孩子”送回到黄金时代,让他们重新成为“我们的孩子”。


——毛尖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



帕特南善于抓住社会中最普遍而又因此每每逃过学者的反思性审视的现象,提出自己独具一格的分析。社会资本、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和不平等这些宏大的理论问题在他细致入微的叙事笔调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关联起来。《我们的孩子》触及的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会思考的问题:我的孩子在我身处的社会有多大的发展前景,他/她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种思考不会是无凭无据的异想天开,而是处在一个社会建构的参照系中。不论出身、有一技之长便能出人头地的“美国梦”便是这样一种参照系,一种被美国家庭分享的社会想象。帕特南选取了包括自己故乡俄亥俄州克林顿港在内的几个寻常地点,收集了若干家庭的生活史素材,并将这些素材放置在全美国社会统计数据的背景中,展现了社区隔离和教育隔离如何固化着阶级差异、阻断着社会流动性的美国现实,这种现实与“美国梦”相去甚远。对于正在面对类似社会现象的中国读者来说,此书定能引起共鸣,激发思考。


——郑戈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一向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闻名。《我们的孩子》是帕特南最新出版的又一部力作。在这本新著里,帕特南将视角从社会资本转向社会不平等问题,以对比的形式呈现两代普通美国人的人生故事,力图展示阶级和阶层不平等问题已在21世纪的美国社会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田雷和宋昕以准确精当的译笔将这部重要著作以呈现给广大中文读者,既造福知识和读书界,也为当下中国提出了值得未雨绸缪的深刻问题。这本书理应获得任何对社会抱有理想与关怀的读者的高度关注。


——阎小骏 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


关于不平等,眼下的讨论大都停留在一种令人费解的抽象层面,焦点投射在那1%的奢靡,而未能真正把握美国中产阶级在过去两代人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帕特南教授踏入了这一空白的领域,他为我们带来一本真正的杰作,每一位美国人看一看他们的社会,都应为之震撼。


——福山 著名公共知识分子


目  录

第一章  美国梦:幻象与现实

弗兰克

50年代克林顿港的阶级差异

莉比

杰西和谢丽尔

21世纪克林顿港的阶级差异

切尔西

大卫

美国的不平等:广角镜

走向两个美国?

邻里隔离

教育隔离

婚姻

机会平等

关于概念的说明

 

第二章  家庭结构

安德鲁和他的家庭

凯拉和她的家庭

美国家庭结构的变迁

母亲的生育年龄

计划外生育

非婚生育

离婚率

同居现象

多伴侣生育

女性外出工作

种族和阶级

两阶家庭结构是如何出现的?

两阶家庭的恶果

 

 

第三章  为人父母

西蒙娜、卡尔和德斯蒙德

斯特芬妮、劳伦和米歇尔

伊利亚

儿童发育:我们最新的认识

为人父母之道——及其变革趋势

金钱投资

时间投入

幼儿教育

父母承受的压力

隔代抚养

 

第四章  学校条件

克莱拉、里卡多和伊莎贝拉

特洛伊中学

罗拉和索菲亚

圣安娜中学

克莱拉对橘子郡拉美裔家庭的观察

学校:你的同学是谁,这很重要

课外活动

美国学校教育之概览

高中

大学

 

第五章  邻里社区

玛尔妮,埃莉诺和玛德琳

莫莉、丽莎和艾米

社区和孩子:社会网络、益友良师、邻里环境、教堂

社会关系网

社区内有良师

邻里环境

宗教团体

 

第六章  路在何方

机会不平等与经济发展

机会不平等和民主

机会不平等和道德义务

路在何方?

家庭结构

为人父母

学校

邻里社区

缩小机会鸿沟——我们可以

《我们的孩子》的故事

我们的定性研究

我们的定量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