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来越多印度电影来到中国,一个引进者谈了背后的生意经

2018-02-04 周哲浩 第一院线

文丨周哲浩   来源丨好奇心日报


卓然影业的 CEO 张进错过了《摔跤吧!爸爸》的机会。


在《摔跤把!爸爸》要引进国内的时候,有人向卓然影业的团队推荐了这个项目。虽然尝试了谈判,但由于张进自己并不认识孔雀山的人,中间隔了几层中介,加上时间紧迫,《摔跤吧,爸爸!》最终在国内是由华影天下协助发行。

看到《摔跤吧!爸爸》在内地获得将近 13 亿票房,足以跻身年度前十后,张进立马找到孔雀山,希望与之建立合作。


孔雀山影业合伙人之一是来自印度的帕萨(Prasad Shetty),他是 2015 年印度票房冠军电影《巴霍巴利王:开端》的制片人。《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以及《摔跤把!爸爸》的引进都有他的参与。另外一名合伙人柳权也是创世星影业的创始人,后者是中国最早从事批片生意的公司之一,用 50 万美元购入的《敢死队》在内地获得了超过 2 亿的票房。


今年 39 岁的张进并没有去过印度。他在 2008 年创立了广告公司卓然传媒,并在 2014 年把影业业务独立出来。卓然影业曾为《十万个冷笑话》、《煎饼侠》和《老炮儿》做过全案营销,2017 年开始从事批片生意,《爱乐之城》是它引进的第一部作品。


“有一个老外在国内做这件事情,跟中国人在国外做这件事情是不一样的,”张进说。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批片又叫买断片,与分账片相对,指的是国内片商以一个固定的价格一次性买入。不过实际操作中,也有情况是买卖双方就项目规定一个最低保底发行,高出的部分,双方再按照协议的比例分成。


印度电影在中国的火热,让双方做生意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拿《神秘巨星》举例,它属于分账片,印度片方可以获得更多利益,获得票房分账的 25%。而根据数娱梦工厂的报道,目前优质印度片的引进价格已经从几十万美金上涨到了几百万美金的水准。


政治方面也有利好的消息。2014 年,中印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印度共和国新闻广播部关于视听合拍的协议》。据报道,在放出政策鼓励信号后的 2014 年年底,中影就集合了一批国内影视巨头去宝莱坞考察,此后,印度进口片的份额也从早些年的一年一部增长到一年四至五部。


不过根据张进的说法,印度对于价格并不如欧洲市场那样敏感。一方面,印度自己的电影市场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它把海外市场视作增量,另一方面,印度对待电影更像是艺术品,而没有从产业的角度花更多的心思。


“包括我跟帕萨聊,他从来不跟我提价格,”张进说。“最后可能都是我出价。他就会跟你说这片子为什么好,他自己有多么喜欢这部影片。”


卓然影业有一个四人选片团队,用来对接 20 多家全球影视公司,美国的狮门、印度的 Reliance、日本的松竹和富士是其中的代表。选片团队的工作是通过剧本评估项目。确定项目后,卓然便会与版权方展开谈判。预告片、主创阵容、本土票房、IMDb 等都是评估项目时的参考。


“像北美、日本和印度都是这样,”张进说。“你看到主创——不光是演员,还包括导演——然后看到剧本或者梗概,基本上就会有一个大的判断。他们相对比较成熟,就这些人做的东西一定是这个标准,就很难特别特别差。”


在谈到海外市场出口影片到国内的心态时,张进用了一串比喻。


“北美的大片商更像是一些企业家,会更宏观地看所有的问题,会更成熟更理性。年纪比较大,对中国很了解,一个中老年企业家的感觉。欧洲的片商在目前的状态下,大部分是一些小的商人,寻求卖个高价。日本(有)自闭症(的感觉),手里拿着东西,也不太爱说话。不太会做生意,也不太想做生意,像很高冷的姑娘。印度片商像热情的小伙子,特别单纯,充满热情。感性大于理性。他没有那么了解你,但愿意尝试。”


《三傻大闹宝莱坞》


相比价格,北美片商更看重国内公司的背景,会调查公司的规模和宣发能力。双方确定合作并建立起信任关系后,北美的主创也愿意配合来华,一方面是宣传合作,另一方面也是监督。


欧洲片商在价格上相对敏感,爆款产生后同类电影价格往往水涨船高。“比如《看不见的客人》结束之后,你再去美国电影市场,(发现)整个市场都疯掉了。反而是像(美国)狮门或者(法国)StudioCanal 这种大公司,他们比较冷静,对价格没有什么大的涨幅。一些小公司,本来卖 10 万 20 万的片子,动不动开价 100 万。”


日本片方在做生意时,更看重对方的信用,如果有熟人引荐,那么更容易建立信任。只要有一次出现不诚信的情况,基本就无法与日本片方做生意了。卓然影业引进《东京食尸鬼》后,影片没有在内地过审,不过卓然影业还是把钱付给了对方。


“他们的电影产业可以用‘老化’这个词来描述。它很稳定很安全,没什么风险,也没什么利润,”张进说。“你去看日本那些大公司,东宝的办公室相对还比较豪华——但也不像咱们的电影公司弄得很奢华——它只是大写字楼,很漂亮很规矩而已。剩下那几家,你都不能想象,像东映、松竹、角川这种公司,办公室就像咱们这边二三线城市小广告公司的办公室。楼层矮、墙壁发黄,贴的都是那种破破烂烂的海报……国内的人去(海外)一些稍微好点的公司看电影,都会有一个放映室吧,在日本那些公司看片就在他们的会议室,恨不得椅子都特别挤。”


中国在 1971 年就引进了印度电影《大篷车》,这比 1993 年第一部好莱坞引进片《亡命天涯》还早 22 年。不过之后印度电影在国内就陷入沉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国内对印度电影存在的热情。


这份热情存在局限。在内地取得高票房的印度电影往往都是剧情片,并且具有励志的属性,从情感上更能够引起共鸣,也不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而像是《巴霍巴利王:开端》这样具有强烈印度文化内核的作品,虽然在印度本土是票房冠军,但在国内只能用悄无声息来形容。 续集《巴霍巴利王:终结》在印度国内票房高于《摔跤吧!爸爸》,不过它现在还并未传出要引进内地的消息。



从地域上来看,国内的热情集中在北印度的宝莱坞,对于南印度的泰莱坞(《巴霍巴利王》)则了解不多。在印度,三大汗(阿米尔·汗、萨尔曼·汗以及沙鲁克·汗)齐名,在如今的中国,宝莱坞的阿米尔·汗一枝独秀。这在一定程度上招致了印度网友的不平,甚至提出阿米尔·汗在中国火热是因为他长得像中国人。


和这种雾里看花的情绪相对的,是从业人员的乐观。“他们(业内的人)甚至认为,印度的那种国片,在中国也会好卖的,”张进说。“包括歌舞片,他们也认为在中国是有机会的。”


卓然影业即将引进萨尔曼·汗主演的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张进将之依然视为一次尝试。2016 年,他在飞机上看了这部片子,深受感动。卓然影业开始涉及批片并与孔雀山建立联系后,张进个人点名想要引进此片。与此同时,他强调这不是常态,“我个人的兴趣选片以及团队的决定比例大概是一比九”。

至于培育的过程,张进这么说道:“中国的电影观众是需要被培养的。你如果不给他其他吃的,他可能只会吃面包加牛奶,但是如果你今天给他吃的是咖喱饭,明天给他吃土耳其烤肉,每天给他吃不同的,他可能有天吃到咖喱饭觉得难吃,但是他可能第二次吃就觉得好吃了。”


推荐阅读:(点击下面标题即可阅读)

春节档发展简史:从8000万到34亿,好莱坞是如何在春节假期消失的?

互联网大潮下影院穷途末路?上影半年连抛三处影院资产印证了到头来大家或许都在为BAT打工

《神秘巨星》在中国净赚200%以上,引进方要如何“引”到好片子?

解析春节档众片发行通知里的暗流涌动

550亿票房400亿在电商手里?影院这头“现金奶牛”被断奶

《神秘巨星》和《无问西东》不相上下,说明了什么

华谊电影王中磊:中国电影的阵痛期已经过去了

春节档票补蓄势待发,有关部门:不许低于19.9!

墙内开花只有墙内香?为何《星战8》在中国遭遇滑铁卢

爆款电影胜出逻辑:情感共鸣戳中了谁

八成私人影院在亏钱 资本为何趟这“浑水”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第一院线

感谢关注第一院线微信平台:dyyx360。如希望交流,请加微信号:dianyingquan,将有机会参与线下等相关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