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演讲]宁光院士:垂体腺瘤要重视术后功能恢复 下丘脑功能值得研究|2017北京垂体腺瘤大会

2017-05-19 更多资讯▶ 神外前沿

神外前沿讯,5月19日,由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的“2017北京垂体腺瘤国际学术大会”及2017北京内镜神经外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同期举行。


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院士做学术报告《垂体下丘脑疾病的研究进展》


发言要点如下(未获发言者修改):

垂体是个非常重要的器官,扮演中枢性的作用。垂体瘤发病率很高,达到20%左右,现在有了7.0T高场强核磁等技术之后,可能会更好的发现垂体疾病。


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目的应该是:恢复垂体的正常功能、解除肿瘤的压迫或激素分泌的问题。但是一个中国22个中心的大型调查显示,手术后能够保留功能的非常少,不出现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的患者只有12.2%。当然对成人可能不太重要,但是有90%患者出现手术后的并发症,有81%的患者生长激素缺乏是非常严重的。


这个需要我们更多的去反思,出现并发症原因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诊断的比较晚;

第二,治疗的时间上或多或少都延迟了;

第三,没有做术前激素测定或垂体功能的评估;

第四,什么叫治愈,争议比较大,对神外来说治愈是切除肿瘤,对于放疗医生来说就是看到肿瘤在射线下不存在了,对于内分泌医生来说是肿瘤没了但功能还在。对于患者来讲,患者更加追求功能问题。大家在追求治愈目标上出现了偏差,这是很大的问题。

第五,没有治疗标准,小的中心缺乏经验。


我们对治疗缺乏足够认识,个体化和标准治疗做的不是很好,很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多学科团队。

总之,我们现在最缺乏垂体腺瘤的MDT多学科治疗,一定要有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放射科、病理科和神经治疗医生的参与。对患者每次治疗,都应该有这些医生的参与。此前,我们的临床指南,由内分泌学会、神外学会、妇产科学会共同制定的。


下一步的问题就是新技术的发展,第一,功能测试型的试验,主要在内科完成的,这个我们往往忽略了;第二,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定位,能否提高测试精度,能否有更好的动态性的激素测定;第三,能否做定向的采血,能够看到肿瘤功能在什么地方。我感觉很多医院忽略了内科检查。


还有,能不能做到细胞和分子的标记,这个我们已经在做了,但国内还做的不是很好。另外,随着微创技术但进步,下一步能否追求无创治疗,现在药物可以非常好的治疗垂体瘤了。


目前,我们对整个下丘脑功能几乎是无知的,还无法探知下丘脑的功能,很多怀疑在临床上非常难以证实,这是真正值得深入研究的区域。


这个区域不但和垂体疾病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核团可能会产生的功能,比如对于血压、食欲、心跳等的影响。下丘脑在内分泌和代谢中枢性位置,如何接受和传递外源性信号,是我们应该去知道和了解的内容。我们对此的认识和理解非常少,而我们神外医生可能天然接触这些组织,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研究方向上,下丘脑的功能性的连接,不仅在下丘脑和核团之间神经元之间,还包括核团和神经元之间是如何调节的;另外,下丘脑与脑皮质的关系,还有下丘脑和外环境的关系,比如想吃想睡时,下丘脑发生了什么变化。还有下丘脑与垂体的真正关系,我们也不了解。


我们如何去研究下丘脑功能,需要建立新的技术,可以使用基因敲除的各种模型,也可以用药物干预的方式看下丘脑的核团会发生什么改变。对临床更容易的就是做基因筛查,包括二代测序,很多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注册会员点击“阅读原文”;网址vipyiyi.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