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演讲整理]中山肿瘤陈忠平:真正的胶质瘤MDT是制度而不是会诊 能让患者明显获益 | 2017年广东省神经肿瘤年会

2017-08-31 更多资讯▶ 神外前沿

神外前沿讯,8月26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广州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主办,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承办的2017年广东省神经肿瘤年会(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9届年会和广州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16届年会)如期召开,大会主席:陈忠平。(日程详见[最新日程]2017年广东省神经肿瘤年会 | 8月25-26日 广州


大会主席、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忠平教授做学术报告《多学科合作推进神经肿瘤发展: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实践》,以下是发言要点整理(未经发言者审阅):


1、神经肿瘤治疗现在以外科为主,最需要内科医生参与

神经系统肿瘤需要多学科团队,现在国内神经肿瘤以神经外科专家为主,也有放疗肿瘤学、神经病理、影像等,最缺乏神经肿瘤内科医生参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是有内科医生参考其中,这在国内是少有的。


《广东医学》在2000年10月时,发表过我的一篇文章《脑胶质瘤治疗的新思路》,当时就提出脑胶质瘤治疗的难点在于复发,而综合治疗是其治疗策略。因此,提出一些新思路:放疗增敏、化疗、还有一些免疫治疗、细胞休止疗法、基因治疗等一些新疗法,但是当时只是个想法,还没有写到综合思路上。


多学科团队实际上是个理念,我的老师说“外科医生不能只当开刀匠”,要从外科以外的学科去找其它窍门,鼓励我们去做多学科的发展。


2001年在广州神经肿瘤成立的时候,《癌症》杂志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当时提出:手术是治疗脑胶质瘤的首选手段;放疗是脑胶质瘤的主要辅助治疗;化疗是脑胶质瘤治疗的重要环节;新的辅助治疗将是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等,实际上,当时,就提出一个重要MDT概念。


2、什么是MDT

何为MDT?(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多学科专家集中讨论。始于1997年,由美国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率先提出的,强调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各亚专科间的协作。


多学科团队(MDT)的概念是实现“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治疗手段”进行肿瘤个体化、系统性、综合治疗的组织保障。这是多学科、多团队的参与,一个人没法来整多学科。


围绕着患者,MDT的成员包括外科医生、放射科医师、内科医生、放射肿瘤学家、临床肿瘤学家、全科医生、病理学家、实验技术人员、外科医护人员等核心成员,也包括康复师、神会工作者、心量学家、护士等非核心成员等。


这样的理念,在欧美等也是比较推崇的。


3、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胶质瘤MDT的经验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历来很重视MDT的协作。2009年成立了胶质瘤单病种专家组成员,其中就包括了神经外科、放疗科、神经肿瘤化疗、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等,并设专门秘书处,大家一起工作。


2013年,胶质瘤单病种首席专家团队稍稍做了些调整,并非只有几位核心成员,而是围绕着胶质瘤诊疗专家团队等业务来开展相关工作,可以说,这个团队比较健全,MDT病例的讨论在每周四下午,所有的新的疑难的病人都会进行讨论。


2014年,为了服务院外一些复杂的疑难病人,我们就专门成立了一个会诊中心,会诊中心手册,除了本医院的专家外,还外聘外院一些特殊的专家来参与这项活动,每周四下午。会诊做完之后,我们会写一个会诊意见。


4、MDT是一种制度而不是专家会诊

实际上,MDT是一种前瞻性的、计划性的综合治疗的制度。目前临床上对MDT的认知存在误区,MDT不同于专家会诊、疑难病例会诊或多学科会诊。


胶质瘤MDT是指针对胶质瘤患者,根据不同患者的疾病状况和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由多个肿瘤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参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共同制定治疗的计划,从多方面尽早发现问题而干预,并定期评估治疗的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最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的一种诊治模式。

46 32264 46 14941 0 0 2649 0 0:00:12 0:00:05 0:00:07 2988 46 32264 46 14941 0 0 2215 0 0:00:14 0:00:06 0:00:08 2924

MDT是一种制度,往往是定时、定点进行的,参与人员也较为稳定。与传统诊疗相比,MDT模式更为省时,可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医生的观点一致,并最终形成最科学、最合理的诊疗决议。


MDT的实施可为患者和医疗团队带来诸多获益,患者方面的获益包括:提供精神、心理和实际的支持、方便就医并提高依从;提高进入临床试验的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生存。



5、胶质瘤MDT最终让患者获益

2000年-2014年胶质瘤患者生存率汇总,这15年中在我们医院手术并接受系统综合治疗的胶质瘤患者,我们能够随访到的共440个病人, GBM五年生存率达到了26.4%。这么高的生存率,虽然并不一定代表我们水平有多高,也可能有统计偏差。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综合治疗的手段,这个MDT模式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包括:MDT提高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增加团队成员的学习和受教授机会;可显著降低所有团队成员的工作压力;MDT可降低医疗纠纷,同时有助于科研工作的进行。


MDT的目的是整合多学科优势,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一站式网状医疗服务。建议中国的神经外科医生积级参与神经肿瘤全球性的重要会议。


互动环节

提问:MDT可以规范化、标准化地解决一些问题,但对一些有争议性的、疑难性的问题等,您是否可以拿出一个创新性的办法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

陈忠平:现在恶性肿瘤的治疗都要综合治疗,这首先要遵守常规的、规范化的治疗,但不排除个性的特点,进行改变常规的个性化治疗。但一个人决定风险很大,多学科的治疗正有这种好处,大家讨论后,新的探索特别是临床试验研究,在MDT去做会更好,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复杂的病例等更能体现MDT多学科的重要性。


提问:在MDT多学科讨论中,遇到具体病人,特别是疑难问题时,不同学科医生之间有不同意见,比如外科医生与放疗科医生等各有各的治疗方法,这时侯怎么办,如何解决?另外,在讨论中,遇到与国内NCCN治疗指南或国外指南等有分歧时,该怎么办?

陈忠平:在MDT多学科讨论中,特别是疑难问题时,分歧是常有的。首先,MDT多学科团队中,人人平等,是平等的讨论。如果讨论有分歧,比如可能是复发,神外医生认为可以手术的,放疗医生认为可以不手术也可放疗,这样多学科讨论结果,出现两种治疗手段。这时我们需要和患者沟通,告知具体情况,让病人去选择;如果与国外指南有差异,中国人要结合实情况,以国内指南为主。


发言者简介:

陈忠平 教授

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胶质瘤首席专家。2004年筹建成立了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多年,在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脑(神经系统)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具有较深的造诣。在神经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别是胶质瘤耐药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成绩突出。 


陈忠平教授主要学术业绩:

1. 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并以转基因试验证实核苷酸除修复系统中的 ERCC2 基因表 达与人肿瘤对烷化剂抗癌药耐药相关。

2. 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DNA修复基因六氧甲基鸟嘌呤 DNA 甲基转移酶基因 (MGMT) 表达影响人脑胶质瘤对氯乙基亚硝脲化疗的效果,抑制MGMT 活性可为化疗增敏。

3. 首次揭示抗癌新药 SarCNU 对 MGMT阳性的耐药胶质瘤也具有优越的抗肿瘤作用,它与肿瘤细胞具有神经元外单胺递质载体 (EMT)表达有关。

4. 强调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个体化、系统综合治疗模式,取得了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的结果,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5.  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人脑胶质瘤内存在血管形成拟态现象(2004)


相关报道:

[专访]中山肿瘤陈忠平:肿瘤医院中神经外科发展之路 胶质瘤恶性程度最高的胶母5年生存率达28%

[2017神外年会演讲] 中山肿瘤医院陈忠平:胶质瘤治疗后评估和临床处理

[发言要点]脑胶质瘤精准治疗如何才能“落地”  陈忠平盛晓芳廖晓灵等专家热议


▼医患注册请点击“阅读原文”;加微信号zhizixiaobian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