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临床研究与人文关怀并重 中国医师协会老年脑胶质瘤学组年会举行
神外前沿讯,12月16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中国垂体瘤协作组、中国胶质瘤协作组主办的第11届北京协和微创论坛在北京湖南大厦举行。
老年胶质瘤尤其是GBM的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期短,带个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极大。与以往学术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增加了人文关怀的讲座比重,无论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社会志愿者的研究都有所涉及。
本次会议的学术报告中,讨论了分子生物学新发现、放疗短疗程探索、免疫治疗对老年患者不敏感、手术对比活检治疗效果分析等话题和最新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马文斌教授致辞表示,老年胶质瘤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少,GBM(胶质母细胞瘤)平均发病年龄是68岁,就是在老年阶段。老年胶质瘤的临床和研究,是目前待开发的领域。
上半场主持人为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马晓东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陶荣杰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管梅教授做学术报告《老年肿瘤的现状与内科治疗》,指出肿瘤是老年病。肺癌、乳腺癌等发病率最高和死亡率最高的阶段都在老年阶段,老年肿瘤患者的合并症高,我们一个统计显示,75岁以上老年结肠癌患者的平均合并症为5个。对于老年GBM要根据患者体能状态分成两组,并根据MGHT甲基化和年龄等因素进行分组来选择不同的治疗组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秦智勇教授做学术报告《老年胶质瘤的手术治疗》,回顾了大量文献,介绍了老年胶质瘤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得出结论是手术切除效果要好于活检。有个小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显示,19例GBM,手术组10例切除生存期大于6个月,活检组生存期不到3个月,证明老年GBM的切除比活检的效果好。另外,年龄也不是影响手术切除的因素,据华山医院的统计,该院65岁以上的老年胶质瘤患者的全切率并没有降低。最近,华山医院一位85岁GBM患者也做了手术了,目前治疗效果很好。另外,免疫治疗对老年胶质瘤未见明显效果,可能和老年人免疫力降低有关。
北京天坛医院放疗科主任邱晓光教授做学术报告《老年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指出目前因为种种原因,对老年人的治疗受到各种限制。老年患者的体能状态显著影响预后,KPS评分是独立因素。部分老年胶质瘤患者,可以采用短程放疗,因为短程放疗的放射性损伤要到一定时间后才可能会产生。短程放疗+TMZ没有降低OS。对于选择化疗方案,甲基化在老年胶质瘤患者中非常重要。对于治疗方案选择,小于65岁的胶质瘤患者,应该选择Stupp方案;如果大于65岁的患者,KPS评分大于70分,可以采用Stupp方案。可以采用短程放疗的患者:KPS低于70分、部分切除、MGMT甲基化。
下半场主持人: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于书卿教授、北京天坛医院放疗科邱晓光教授;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于书卿教授做学术报告《老年脑膜瘤的治疗策略》,介绍了老年脑膜瘤临床研究最新进展,老年人脑膜瘤的特点是常见颅内压增高、常见癫痫和精神障碍并很多被误诊为老年痴呆。老年脑膜瘤术前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高。北京天坛医院大宗统计显示老年颅内肿瘤的手术死亡率4.7%,天坛医院所有颅内肿瘤的死亡率是0.67%,有国外文献报道其老年颅内肿瘤的手术死亡率是7.6%。另外,老年无症状脑膜瘤是否需要手术,目前仍存在争议,国内学者建议观察6个月,而相对生长率大于25%的等因素出现后,要考虑手术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宁晓红教授做学术报告《老年肿瘤治疗决策重点思考》,指出老年医学研究维护老年人功能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从疾病为中心慢慢转化到以人为中心。另外,老年健康状态评估应该以功能为标准,而不是以疾病为标准。
北京协和医院志愿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武頔做报告《老年肿瘤治疗中的人文关怀与志愿者价值》,以北京协和医院志愿者的身份讲述了对医学人文关怀的认识与志愿者经验分享。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马文斌教授做学术报告《老年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指出炎性衰老是最近关注的一个热点,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相关。另外,有研究显示,老年胶质瘤复发或进展时使用贝伐单抗受益,抗血管生成药物是否还有更好的治疗前景?再有,免疫衰老对GBM的影响,相关研究显示免疫衰老与较差预后相关,免疫衰老在胶质瘤的研究上才刚刚起步。在分子病理研究上,EGFR表达比较强的老年胶质瘤的预后反而较好,未来可加强EGFR为靶点治疗的治疗。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邮件gouxinyu@vipyi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