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蒲慕明院士: 克隆猕猴将给中国脑疾病研究带来哪些巨变

2018-01-26 更多资讯▶ 神外前沿

神外前沿讯,近日,中国科学家在克隆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该成果是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蒲慕明院士的带领下,孙强研究员率领以博士后刘真为主的团队做出的(详见[前沿]世界首个克隆猴在中科院神经所诞生 脑疾病模型猴将助力中国脑科学研究)。


近日,蒲慕明院士在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时,介绍了克隆猕猴研究进展和给中国脑计划、脑疾病研究会带来的促进作用。


蒲慕明院士发言要点如下:(神外前沿会议现场整理,未获发言者审核,若需修改或删除请联系我们vip@vipyiyi.com)


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上,当前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脑疾病如何去治疗,现在很多大药厂研发脑疾病的治疗药物都宣告失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认为就是以鼠为动物模型做研发,很多用在鼠身上做的研发移到人身上就没有作用了,这是一个大问题。


最好的动物模型应该就是猕猴,是和人类最接近的试验动物。但猕猴数量很少,基因也都不一样,怎么能做试验模型呢?


关键是要能克隆猴,克隆出一大群基因背景一样的猴,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做药物检测、干预治疗等等,都有了动物试验的标本了。


我们中科院神经所成立十八年来最重要的贡献、对脑疾病的认识,就是我们成功的克隆了猕猴。克隆猕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1997年克隆羊多利开始,哺乳动物中唯一没有被克隆的就是非人灵长类的猕猴,美国欧洲的实验室对克隆猕猴基本上都放弃了。我们团队三年了攻关终于成功。我们克隆的方法用的是体细胞的核移植,由刘真、孙强团队研究的。


体细胞核移植之后,灵长类动物后很容易胚胎不发育了,过去美国做的最成功的也是流产状态。有观点认为体细胞是分化细胞,在胚胎里要重新编程,而在灵长类动物里不可能重新编程。


体细胞克隆猴的意义:第一,灵长类动物成为有真正应用意义上的动物模型,可以产量很多,解决了我们基因编辑的大问题,可以在胚胎上做基因编辑,敲除敲入都可以;正常的猕猴培养要五到六年,现在缩短了一年之内,可以得到相对高数量的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


第二,为全世界提供各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用于研发药物和各种生理物理干预手段。之前的基因组等国际研究项目,中国都是配角,中国未来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大科学项目中有中国主导的计划是必要的。


现在国家支持的两大科学计划,一个就是和脑计划相关的灵长类介观联接全脑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我们现在灵长类研究中的疾病模型、图谱研究、工具猴领域占用绝对优势,现在可以宣称中国科学家可以主导全世界大科学项目是灵长类全脑图谱计划,这是基础研究计划。同时对脑疾病的帮助非常大,我们会研发一群和基因相关人类疾病的猴群。


神经学科新媒体,发布通知、访谈、投稿邮箱vip@vipyiyi.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