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静脉畸形是否必须手术干预?
【Ref:Korja M, et al.Stroke. 2014Oct 16. Epub ahead of print, doi: .1161/STROKEAHA.114.007206】
脑动静脉畸形(bAVM)破裂出血是40岁以下自发性脑内出血(ICH) 患者的最常见原因。但是,超过1/3的bAVM并未发生ICH,因此是否对年轻和健康的患者进行干预,取决于对疾病自然史和疗效的清晰认识。已有报道bAVM年出血率:未破裂者为2.2%,破裂者为4.5%。破裂的bAVM长期累计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达85%。
澳大利亚悉尼Macquarie大学医学院的Miikka Korja博士等自1989年至2014年对手术治疗bAVM进行了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发表于2014年10月《STROKE》在线。
该研究共纳入779例bAVM患者,是历来最大的一组病例分析。患者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组。记录了开始治疗前的最初处理意见和手术效果。在随访期结束时,使用改良的Rankin评分评估结果。首先,采用敏感性分析提取一组手术效果有代表性的病例。然后,在选出的该组病例中,对是否出现的风险,包括术中出血需输血≥2.5L、因手术创面出血需再次手术以及与脑血管造影或栓塞有关的出血,采用变量分析。结果发现,在Spetzler–Ponce 分级A和B的bAVM患者中,7.7%术后效果不良,改良Rankin评分大于1分。敏感性分析不受Spetzler–Ponce 分级A和B的选择性偏倚影响。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主要是病灶大小、有无深静脉引流及病灶部位。术前栓塞不影响围手术期的出血。
最后作者指出,对大多数破裂和未破裂的中、低级别的bAVM,即Spetzler–Ponce A and B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小,而且可避免远期出血。但此结论不适用于Spetzler–Ponce评级 C的 bAVM患者。
图1. 病例纳入和排除的流程图。bAVM:脑动静脉畸形,SPC:Spetzler–Ponce分级。
图2. Spetzler–Ponce评级的患者可能出现的最坏结局的95%可信区间。
(本文由郑锋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