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切除侧脑室三角区病变的新入路

2015-05-11 泽铭 神外资讯



Ref: Xie T, et al. Neurosurgery. 2015 Mar;11 Suppl 2:110-7; discussion 117-8. doi:10.1227/NEU.0000000000000643.


目前,手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病变已有多种入路,包括顶枕上部入路、颞叶入路、颞顶外侧入路、胼胝体后入路和后纵裂顶枕入路等,但都具有操作空间狭小和损伤神经功能的缺点(图1)。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Tao Xie等在总结上述入路和操作体会后,提出从对侧经大脑镰楔前叶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病变的手术方式,结果发表在2015年3月的《Neurosurgery》上。



图1. 到达侧脑室三角区的手术入路示意图。T为位于侧脑室三角区的肿瘤。1.颞下入路;2.顶叶入路;3.后纵裂经楔前叶入路;4.对侧经大脑镰楔前叶入路。


手术方式: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俯卧位,上半身抬高30度。头架固定后,头偏向患侧约15度(图2)。注册导航系统用于术前规划和术中定位。在人字缝下方,以垂直矢状窦方向作约8cm直切口。顶枕部骨瓣成形,跨中线偏向健侧;弧形剪开健侧硬脑膜,翻向窦侧。打开纵裂蛛网膜释放脑脊液;在胼胝体膝部后方、上矢状窦下方1cm处弧形切开大脑镰,切口后半部向后下弯至直窦,前半部向前下方弯至下矢状窦(图3)。术中用三维MRV导航和多普勒超声辅助辨别上述重要的静脉窦结构。利用导航仪,以顶枕沟为标志,确定楔前叶的位置。纵向切开皮质后即可暴露肿瘤内侧,瘤内分块切除减压,并离断肿瘤血供,分离肿瘤包膜,达到肿瘤全切。彻底止血后连续缝合大脑镰切口,逐层关颅。借助神经内镜可以提供更大的手术视角。用支架臂支撑固定内镜,并根据术中需要调整视角。



图2. 手术体位:身体抬高30度,头部偏向患侧15度。



图3. 大脑镰的切开示意图。TS:横窦;SS:直窦;ISS:下矢状窦;SSS:上矢状窦。


作者采用该入路切除10例侧脑室三角区病灶,其中5例成纤维性脑膜瘤,2例间变性脑膜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乳腺癌转移灶,1例脉络膜乳头状瘤。肿瘤直径2.8cm-6cm,平均4.3cm。手术时间平均3小时35分,出血量平均少于200ml。9例病灶全切,1例次全切。患者头痛症状在术后明显好转;3例偏瘫,术后症状得到缓解;6例视野缺损,3例好转,3例未进展。在13-39个月的随访过程中,90%患者改良Rankin评分0-1分,预后良好。

表1. 对侧经大脑镰经前叶入路手术情况汇总。



作者介绍的处理侧脑室三角区病变的手术新入路,其优点是可提供宽广的手术角度,降低视放射损伤的风险;设计人字缝以下切口可避免桥静脉损伤;跨上矢状窦骨瓣可增加进入纵裂的空间;术前术中导航使得手术入路更加精准安全;显微镜联合内镜可以进一步扩大手术视角,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泽铭编译,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郑锋博士审校,《神外资讯》编辑部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客户端尊重《神外资讯》版权,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神外资讯”。《神外资讯》,欢迎您转发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