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对预防颈部动脉夹层所致的脑卒中效果相近

2015-05-19 月浓星曦 神外资讯



Ref: CADISS trial investigators. Lancet Neurol. 2015 Apr;14(4):361-7. doi:10.1016S1474-4422(15)70018-9. Epub 2015 Feb 12.


颅外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夹层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在青年人群中尤为明显。以往观察型研究结果指出,颈部动脉夹层具有卒中高度复发的风险。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均可用于降低卒中复发率,而两者疗效的优劣目前尚无定论。英国剑桥大学等研究者组织开展了一项国际多中心的RCT试验,即脑卒中的颈动脉夹层研究(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 in Stroke Study,CADISS),评价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预防颈动脉夹层导致的脑卒中复发的效果。由CADISS研究者撰文发表于2015年4月《Lancet Neurol》。


研究在39家英国和1家澳大利亚具有脑卒中或神经内科专科的医院开展。研究对象为发病7天内的症状性颅外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夹层患者。患者通过自动电话随机系统1:1分组,接受抗凝或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3个月,具体方案由研究中心决定。分组情况对患者和临床医师不设盲,但对最终预后评估者设盲。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受检患者出现同侧脑卒中或死亡率。


共纳入250例患者,其中颈内动脉夹层118例,椎动脉夹层132例(表1)。平均发病至随机化收治时间为3.65天,SD 1.91天。主要的首发症状,224例为卒中或TIA发作,26例为局部症状,如头痛、颈痛或者Horner综合征。126例患者分入抗血小板治疗组,124例进入抗凝治疗组。两组共发生脑卒中复发3例(2%),死亡1例(1%),无明显差异(OR=0.335,95%CI 0.006~4.233,p=0.63)。抗凝组无死亡患者,但1例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52例的影像学片经重新核片未发现动脉夹层。排除这部分患者后,抗血小板组101例中发生卒中复发和死亡3例(3%),抗凝组87例中卒中复发1例(1%)。研究方案预设的分析显示两组间无差异(OR=0.346,95%CI 0.006~4.390,p=0.66)(表2)。


结果显示,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对于预防症状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夹层的效果无差异。脑卒中复发在两组中都很少发生,发生率显著低于以往观察性研究。作者指出,不少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经重新读片核对后发现动脉夹层的诊断不成立,说明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并未严格执行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表1. 患者基线状态。



表2. 3个月随访结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月浓星曦编译,《神外资讯》编辑部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知秋教授审校,《神外资讯》编辑部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客户端尊重《神外资讯》版权,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神外资讯”。《神外资讯》,欢迎您转发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