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如何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

2015-10-20 泽铭 神外资讯

【Ref: Tjahjadi M, et al. Neurosurgery. 2015 Sep 10. [Epub ahead of print]】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basilar bifurcation aneurysm,BBA)占颅内动脉瘤的5%-8%,在后循环动脉瘤中占50%以上。上世纪50年代后期,Drake首次采用颞下入路夹闭BBA;之后Yasargil经翼点入路,由前外侧处理BBA。接着各种改良入路,如眶颧入路、眶上外侧入路、经海绵窦入路和岩骨入路等相继报道。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无研究对各种入路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Mardjono Tjahjadi等,通过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根据BBA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对颞下入路、眶上外侧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9月的《Neurosurgery》在线上。


该研究选取2004年至2014年在该中心接受开颅手术夹闭的96例BBA患者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Hunt-Hess分级、Glasgow预后评分(GOS)、术后颅神经损伤和多发动脉瘤等临床信息,以及基底动脉分叉部夹角、大脑后动脉P1段对称性、动脉瘤颈至后床突(posterior cliniod process,PCP)的垂直距离、是否存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朝向、动脉瘤体的最大直径、动脉瘤壁形态、动脉瘤大小、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动脉瘤夹闭情况、P1段有无狭窄或堵塞、手术致脑挫裂伤和穿通动脉损伤等影像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96例患者中,男性32例(33%),女性64例(67%);平均年龄为55.5岁;47例(49%)以动脉瘤破裂就诊,20例(21%)Hunt-Hess分级为3级以上。62例患者(65%)采用颞下入路,26例(27%)经眶上外侧入路,8例(8%)乙状窦前入路;大部分患者经右侧入路。18例(19%)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在同期手术中予以夹闭。


作者对影响选择手术入路的因素进行分析(表1)。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多发动脉瘤、基底动脉分叉部夹角和动脉瘤颈至PCP垂直距离是选择手术入路的因素。眶上外侧入路多用于女性、动脉瘤位置在PCP上方6mm和基底动脉分叉部夹角宽176.1度的患者;进一步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多发动脉瘤的比例高于男性,16 比2(p=0.03)、BBA的位置在PCP上方1.9mm比 PCP下方1.1mm有显著差异(p=0.007)。采用颞下入路的动脉瘤位置低,平PCP水平;基底动脉分叉部夹角窄,154.7度。而乙状窦前入路的动脉瘤位置最低,PCP下方8mm;基底动脉分叉部夹角最窄,130度。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只有多发动脉瘤以及动脉瘤颈到PCP的垂直距离是选择手术入路的重要因素(p<0.001)(表2)。

表1. 不同手术入路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表2. 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手术入路选择的预测因子。



术后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9个月。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Hunt-Hess分级高、动脉瘤颈至PCP垂直距离长、动脉瘤血栓形成和大动脉瘤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眶上外侧入路患者预后优于颞下入路者,乙状窦前入路预后最差(表3)。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Hunt-Hess分级越高和动脉瘤体积越大提示预后不良;Hunt-Hess分级低、动脉瘤体较小以及眶上外侧入路与良好预后相关(表4)。闭塞率方面,颞下入路最高(94%),其次为眶上外侧入路(73%),乙状窦前入路最低(63%)(p=0.05)。术后P1狭窄、穿支动脉损伤和脑挫裂伤在三种入路间均未显著差异。

表3. 不同预后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表4. 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


该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眶上外侧入路和颞下入路可以对BBA进行安全夹闭;多发动脉瘤、动脉瘤颈至PCP的垂直距离和基底动脉分叉部夹角是决定手术入路的重要因素;术前的临床分级差和大动脉瘤均可提示术后预后不良。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泽铭编译,德国科隆学医学院神经外科郑锋博士审校,《神外资讯》编辑部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客户端尊重《神外资讯》版权,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神外资讯”。《神外资讯》,欢迎您转发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