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复发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组学时空演化
【Ref: Kim J, et al. Cancer Cell. 2015 Sep 14;28(3):318-28. doi: 10.1016/j.ccell.2015.07.013.】
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复发,有原位局部复发,也可远隔部位复发,但对两种不同复发模式的研究较少,更难谈论治疗策略问题。韩国首尔大学Samsung生物医学中心Kim J等在2015年9月《Cancer Cell》杂志上发表对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在复发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组学时空变化研究的结果,发现在远隔部位复发的GBM,其特点完全不同于原发性肿瘤。
该项研究收集23例GBM患者的原发和复发配对肿瘤标本,进行基因组学分析。随后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远隔部位复发和原位局部复发GBM的基因组变化,发现远隔部位复发GBM具有全新的驱动基因改变(图1)。而原位局部复发的GBM与原发性肿瘤的基因组学相似,可以依据原发性肿瘤的基因组学特征选择适当的靶向治疗。
图1. 复发胶质瘤的基因组差异。 A.复发部位和突变率的关系;B. 复发肿瘤和原发性肿瘤间的共同突变与特殊突变的比例。
为进一步研究GBM复发的时空演化,作者分析4例患者的原发和复发配对肿瘤标本基因组学的微观演变特点。通过进化树图可以看出,远隔部位复发肿瘤比原位局部复发肿瘤具有更多的驱动基因异常改变(图2)。同时,与IDH1突变型GBM相比,IDH1野生型原发性GBM较少发生TMZ治疗后超突变。
该研究提示,IDH1野生型原发性GBM在标准化治疗后出现超突变的概率不高,此结果对原位局部复发的IDH1野生型GBM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远隔部位复发GBM具有不同于原发性肿瘤的驱动基因改变,因此,强调对远隔部位复发的GBM作再次活检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Eric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客户端尊重《神外资讯》版权,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神外资讯”。《神外资讯》,欢迎您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