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振判断胶质母细胞瘤的IDH突变状态

2015-11-04 Eric 神外资讯

【Ref: Yamashita K,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5 Sep 24. [Epub ahead of print]】


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预后很差,但发生IDH突变的GBM比IDH野生型肿瘤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如何从MRI影像学上判断GBM的IDH突变状态,是有临床实用意义的研究课题。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的Yamashita K等在2015年9月《AJNR Am J Neuroradiol》上报道有关GBM的IDH突变状态与磁共振(MRI)特征性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研究纳入该中心收治的55例IDH1野生型GBM和11例IDH1突变型GBM患者。使用MRI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测定每例肿瘤增强灶内的绝对血流量和相对血流量。同时,从MRI的T1增强和DWI弥散加权像的数据中,获取GBM增强灶内的坏死面积、增强灶内的坏死比例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图1)。继而,比较上述6种MRI参数在IDH1野生型与IDH1突变型GBM之间的差异。



图1. GBM的MRI影像学表现。A. 肿瘤增强灶内血流量;B、C. 表观弥散系数ADC;D、E. 肿瘤增强灶内的坏死部分。


结果发现,肿瘤增强灶内的绝对血流量、相对血流量、坏死面积,坏死的比例在IDH1野生型GBM中明显高于IDH1突变型GBM,而ADC的最小值和平均值在两种不同的IDH1状态GBM中无明显差异(图2)。



图2. 6种MRI参数在IDH突变型与IDH野生型GBM内的差异。A. 肿瘤增强灶内的绝对血流量;B. 肿瘤增强灶内的相对血流量;C. 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D. 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E. 肿瘤增强灶内的坏死面积;F. 肿瘤增强灶内的坏死比例。


作者认为,MRI参数中GBM增强灶内的血流量和坏死面积可以帮助判断IDH1突变或无IDH1突变状态。IDH1野生型GBM中增强灶内具有相对较多的血流和坏死(图3)。相反,IDH1突变型GBM的增强灶内具有相对较少的血流和坏死(图4)。



图3. 73岁IDH1野生型GBM患者MRI的T1增强序列图像(A);DWI序列的ADC图像(B);ASL灌注血流图(C)。



图4. 62岁IDH1突变型GBM患者MRI的T1增强序列图像(A);DWI序列的ADC图像(B);ASL灌注血流图(C)。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Eric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客户端尊重《神外资讯》版权,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神外资讯”。《神外资讯》,欢迎您转发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