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荧光素钠术中荧光显像辅助切除脑胶质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脑脊柱外科以颅脑肿瘤及脊髓脊柱肿瘤的治疗为主,包括颅脑肿瘤(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等)和脊髓脊柱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脊髓髓内肿瘤、脊柱骨肿瘤、脊柱转移瘤等)。科室以精准微创为理念,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借助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神经导航、电生理监测等高新技术使手术精准度更好,损伤更小,手术并发症和致死致残率明显降低,为患者的手术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依托肿瘤医院化疗、放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学科综合肿瘤治疗的优势,形成了对脑脊柱肿瘤的完整治疗体系,显著提高了脑脊柱肿瘤患者的疗效。
脑胶质瘤在颅内浸润性生长,术中肿瘤边界不易确定,既往切除范围多依靠术者经验,在显微镜下根据肿瘤颜色和质地的不同来判断边界。虽然神经导航的应用对病变范围的确认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术中脑移位和术中磁共振应用限制,如何确认切除范围仍需寻找一种实时显像肿瘤的方法。
随着荧光显微镜的普及,光敏药物可以在肿瘤部位伴随血液运行而高浓度积聚。使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肿瘤部位,恶性肿瘤随即产生荧光,根据荧光的强度来确定肿瘤的的边界,以提高肿瘤的清除率,减少肿瘤残余,降低肿瘤复发率。目前5-ALA术中荧光显像已在欧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5-ALA在我国并未得到正式批准应用于临床,所以很多单位开始探索现有荧光药物荧光素钠在脑胶质瘤术中显像的应用。
术前头颅MRI提示:左侧额下回运动性语言功能区的囊性占位,呈环形强化,周边有广泛水肿,左侧侧脑室轻度受压。
在全麻下行开颅胶质瘤切除,术中应用荧光素钠进行荧光显像辅助肿瘤切除(手术显微镜为Leica M530 OH6,荧光模块FL560,荧光素钠(5ml/0.5g))。
1. 切开硬膜后,皮层表面未见到明显肿瘤组织,但在荧光下额下回后部皮层深部可见隐约的淡黄色荧光,提示肿瘤所在部位。
2. 切开蛛网膜后,向深部分离,切开囊壁,可见淡黄色囊液流出,囊液本身在荧光下无显影。
3. 吸除部分囊液后,可见肿瘤浅部和深部囊壁均呈绿色荧光染色。
4. 沿着肿瘤周边水肿带分离肿瘤前后内外侧边界,并不断切换荧光显像,观察有无荧光染色组织,进而确认边界肿瘤是否切除彻底。
5. 在分离肿瘤边界后荧光显像明显变淡,考虑与肿瘤血供切断有关。
术中冰冻病理提示多形性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言语功能未见加重,无其他新发阳性神经体征。
术后病理报告:多形性胶质瘤母细胞瘤,WHO Ⅳ级。
手术心得体会
1. Leica OH6显微镜的荧光显像功能结合荧光素钠适用于胶质瘤的切除,简便安全,技术可行。
2. 荧光素钠显影快速,在足量静脉注射后1分钟即可观察到肿瘤显影,持续时间在2小时以上,适合胶质瘤全程的手术切除。
3. 荧光影像和手术视野融合在目镜当中,对于肿瘤范围的边界确认,可通过术中荧光素钠显影来反复确认,操作方便,不影响手术进程。
4. 囊性胶质瘤的囊液无荧光显影,肿瘤血供离断后,荧光显影会明显减弱。但术中要始终保持术野的干净,渗出的血液中会有荧光显影,可能会干扰对正常肿瘤范围的确认。
郝斌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脑脊柱外科
长期从事脑脊柱外科临床医教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方向为颅脑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将多模态颅脑影像融合神经导航技术在颅脑肿瘤的手术中追求精准微创,在高分辨率显微镜下以专业的显微手术外科技巧完成各类高难度的颅脑手术。擅长各种颅脑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转移瘤、神经鞘瘤、海绵状血管瘤、髓母细胞瘤、脊膜瘤、室管膜瘤等的显微治疗,疗效好,并发症率低。
陈鑫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脑脊柱外科
专业方向为脑肿瘤和脊髓脊柱肿瘤显微外科治疗,以及恶性脑肿瘤的综合化个体化治疗,尤其擅长脊髓脊柱肿瘤的显微微创外科治疗。应用高分辨率显微镜、神经导航、术中超声、神经电生理监测和多节段内固定技术,微创切除脊髓脊柱肿瘤的同时保护脊髓神经功能,保证良好的脊柱稳定性重建,减少并发症。发表多篇关于脑胶质瘤和脊柱相关的SCI论文,申请实用创新型专利4项。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脑脊柱外科郝斌副教授、陈鑫医师编辑报道)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客户端尊重《神外资讯》版权,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神外资讯”。《神外资讯》,欢迎您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