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华山医院车晓明、谢嵘教授:显微镜下颈前入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ACDF)+ 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患者简介
男性,71岁,因“双下肢行走困难伴加重1年余”入院。
现病史:一年前被家人发现右足抬起稍费力,自身无主观异常,无感觉障碍。约9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右下肢无力,尚能够独立行走,但伴有双足麻木感;此后逐渐出现双下肢脚踩棉花感,进而双手手指出现麻木,症状逐渐进展,直至影响独立行走及生活自理。
查体:神清,双上肢桡侧及远端感觉减退,右手握力V-,左手V;双下肢感觉异常,右下肢外侧为甚,右下肢肌力III+,左下肢IV,右侧肢体无汗,双下肢共济减退,右侧病理征(+)。
术前影像诊断:术前MR提示C3-4、C4-5、C5-6多节段颈椎病(MCSM)、椎管狭窄,相应节段脊髓变性。
三维CT重建提示:病变区域椎体后缘异常骨化、骨赘形成,椎间隙狭窄及高度丢失。
动力位X片。
EMG提示:双上肢及双下肢神经源性损害
治疗方案:首先确定责任病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双上肢远端肌力减退、感觉异常,双下肢肌力减退、病理征阳性),确定责任病灶为C4-5及C5-6,遂全麻下行显微镜下颈椎前入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术中顺利切除C4-5及C5-6椎间盘,显微镜下磨除骨赘,清理软骨终板,切开后纵韧带显露硬膜,充分减压。然后植入2枚自体骨充填的椎间融合器,并行前路钢板固定。术后影像提示Cage及钢板位置满意。
黄箭头为显露的硬膜,蓝箭头为后纵韧带。
术后: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双上肢握力恢复正常,右下肢肌力恢复至IV+,左下肢V-,共济有好转。术后即可独立行走。JOA评分:术前10分,术后 14分。
治疗方式的选择:脊髓型颈椎病(CSM)在 50 岁以上患者常见,进行性 CSM 可压迫、损伤脊髓,临床往往表现为长束征症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而多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治疗更为困难,具有挑战性。目前MCSM的手术包括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手术(杂交手术),前路手术包括前路颈间盘切除 + 植骨融合(ACDF)或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 + 植骨融合(ACCF);后路手术包括椎管扩大成型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以及颈椎侧块螺钉。各种手术均有其适应症及优缺点,需根据临床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通常而言,前路手术可直接减压及解除压迫,同时对颈椎曲度的矫正力度优于后路。节段越多融合效果越不理想,其融合率非常低,且对脊柱稳定性的维持则不如后路手术。在前路手术中,除非是椎体中部严重的后纵韧带骨化,ACDF在减压方面与ACCF相当,对脊柱稳定性的维持则优于后路。本例患者为典型的MCSM,术前确定责任病灶为C4-5及C5-6,且动力位X片未见明显的脊柱失稳,因此本例选择了两个节段的ACDF手术,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指出的是,对颈椎病患者,术前完善体检及X平片、三维CT、MR等各类检查对手术方案的选择与制定至关重要。
关于手术操作:建议显微镜下操作,显微手术是神经外科医师的优势之一,镜下操作有利于u分辨钩椎关节、后纵韧带、硬膜等重要结构及磨除骨赘,同时可开放椎间孔进行充分的神经根管减压,对提高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车晓明 教授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车晓明,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脊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脊髓脊柱专业组副组长,AO Spine (中国) 理事会教育理事,中国医学会上海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神经脊柱学会理事长、《中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委。
学术荣誉
《颈髓肿瘤的手术治疗》曾于1997、1998分别荣获上海市科委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科研方向
脊髓损伤的功能修复机制研究、脑胶质瘤中MicroRNA调控机制研究。
诊疗特长
各类脊髓肿瘤及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小脑肿瘤等)、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颅颈交界畸形。
谢 嵘
谢嵘 副教授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谢嵘,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亚专科成员,中国神经再生杂志 青年审稿专家,医学参考报神经外科频道 责任编辑,神外资讯责任编辑,美国“Neurochemical Research”(IF2.5)、“Experimental Neurology”(IF4.6)杂志,爱尔兰“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IF1.5)杂志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执业经历
2008年获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任职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学习并参与各种颅内、椎管内肿瘤和神经脊柱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09年-2011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外科学系博士后、客座助理教授,在导师Gary Steinberg教授及Heng Zhao教授指导下进行脑脊髓缺血保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014年9月作为卫生部高级访问学者赴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师从德国神经内镜协会主席Henry Schroeder教授,学习神经内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脑肿瘤及神经脊柱疾病。同年11月访问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跟随世界顶尖的著名神经外科专家Juha Hernesniemi教授学习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巧。
目前为科室脊髓脊柱亚专科的主要成员,近年来除开展常规的脑脊髓肿瘤手术外,致力于神经脊柱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在车晓明教授带领下开展了各类神经脊柱手术,如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ACDF术)、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后路寰枢椎脱位复位枕颈融合或Harms技术固定融合、颈椎椎弓根钉及侧块钉固定植骨融合、椎间孔减压、椎管扩大成形(单开门手术)、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植骨融合、腰椎TLIF手术等,并擅长应用3D打印模型导航、半椎板入路、微创通道以及脊柱内镜等各种先进技术开展微创手术,患者痛苦少、恢复快、效果佳,满意率高。年主刀各类手术250余台,参与400余台。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及研究、颅颈交界畸形基础及临床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卫计委课题1项,复旦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1项,入选华山医院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华菁奖)1项,累计科研经费100万以上;截止2016年,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Stroke、Neurobio Dis、JCBFM、J Neurochem、Brain Res等国际权威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累计影响因子38分以上,其中关于mTOR通路与脑脊髓缺血保护的关系系列研究(7篇,影响因子30分)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多次受邀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大会交流,包括2013年美国Stroke年会、2015年亚太神经外科会议、2015年欧洲神经外科年会上作大会专题发言。
擅长领域
擅长应用显微神经外科及神经导航等技术微创治疗包括①各类脊髓肿瘤及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垂体瘤等);②脊柱退行性变:颈椎病、颈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颅颈交界畸形(Chiairi畸形、寰枢椎脱位)。
所获奖项
2006年中国抗癌协会太极抗癌基金青年优秀论文奖
2006年第九届全国医药卫生青年科技论坛基础组三等奖
2007年第五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CNHUPO 5th Annual Congress)优秀论文奖
2012年第十届全国神经外科大会优秀论文奖
2013年美国JCBFM杂志主办的Brain会议青年研究学者奖学金
2013年入选华山医院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华菁奖)
2014年欧洲Elsevier出版集团授予Outstanding Reviewer奖
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母细胞瘤的基础和临床诊治”科研项目并分别获得200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本文转载自: 华人神经脊柱时讯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