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行三会”的开始和结束

2018-03-13 郑娜 环球老虎财经

 

3月13日,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而证监会未在此次职能调整中未被纳入。至此,中国金融监管框架的“一行三会”制度宣告结束。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关于对金融监管机构的改革条款迅速占据了各大财经媒体头条。《方案》中提出,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不再保留。此外,此前“三会”中的证监会并不在此次合并的范畴中。

 

同时,《方案》称,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至此,时年20岁的保监会与15岁的银监会,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架构也成为历史概念。

 

“一行三会”的开始


每个机构的诞生都有其历史必然性。对当年尚处于襁褓中的中国金融业来说,“一行三会”的相继出现有其自身的因素。

 

最早诞生的是现在被称为“央妈”的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人民银行成立于在河北。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颁布,明确了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的职责。人民银行自此开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同时也负责监管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在内的整个中国金融业。此时的中国金融业处于混业监管中。

 

1987年,央行批准成立了第一家证券公司,即深圳特区证券公司;1988年,首家股份制证券公司成立,即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此后,伴随着各类股份公司、证券公司的相继出现,央行开始酝酿成立证券交易所。1990年、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中国证券市场也正式起步。

 

为了解决证券市场出现的违规操作、市场混乱等问题,国务院开证券委员会于1992年成立,证监会也同时成立,开始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1995年,对证券公司的监管责任也从央行转交到证监会。

 

1949年,中央政府在接管各地官僚资本保险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各类保险业务。1980年,停办了20年的保险业恢复,同时央行也展开了对保险业的监管。

 

1997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成立保险业专职监管机构的事项也提上日程。一年之后的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保险业的监管职责也转到新成立保监会手中。

 

成立最晚的银监会诞生于2003年4月。据了解,中国加入WTO之后,央行在2001年9月按照“管监分离”原则,重新划分了监管司局的监管职能,但是仍难适应入世后银行业监管的需要。

 

因此,进行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便成为银行业改革的题中之意。在经过探讨研究后,成立银监会以分开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的方案被采纳。这一举措被认为有利于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和权威性,有利于实行适应现代金融监管形势的激励机制。

 

此后,伴随着银监会的挂牌成立,央行的银行监管功能被分拆。中国人民银行虽不再肩负具体的金融监管职责,但维护金融稳定成为其重要职责。

 

至此,银监会、保监会连同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一起,形成“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格局,中国金融业也从混业监管走向了分业监管。

 

在此格局下,央行专注于货币政策的调控,银行、证券、保险则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基本实现了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全覆盖。此外,90年代左右,我国公民规范守法意识和机构监管能力等较为有限,若仍保持混业监管,可能会导致市场问题不断。

 

然而,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金融业出现了很多跨行业、跨机构、跨界的金融产品,分业监管遇到了挑战。

 

合并的呼声响起


中国金融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导致“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模式逐渐无法适应金融业监管现状,问题迭出。随着“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矛盾显现,金融监管框架的调整需求日益迫切。

 

从2011年温州的民间金融危机爆发起,金融事故频发,并有向银行蔓延的趋势。2013年6月,“钱荒”爆发,市场资金面绷紧,银行间拆借利率最高达到30%,这被市场称之为中国货币史上的“吉尼斯”纪录。有分析曾指出,“钱荒”的原因便在于银行前期同业杠杆过高、期限错配严重,这一风险事件涉及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

 

于是,为了防范跨市场、跨行业经营带来的交叉金融风险,2013年8月,国务院发文成立由央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讨论几个跨部门金融监管议题。可惜,效果并不明显。

 

2013年末又发生了“债灾”,十年期国债利率从3.4%狂升至4.7%,债市突然进入熊市,金融机构损失惨重。更惨的还在后面,仅在一年半之后的2015年夏天,A股进入暴跌期,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指数从5000多点几乎腰斩,跌至2800多点,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

 

在暴跌过程中为避免金融危机,国家拿出了一万多亿成立“国家队”以救市。可惜的是,由于证、保、银监会对各类集合计划、伞形信托的监管规则不统一,负责资本市场监管的证监会,也就难以对场内场外的融资行为实行统一监管。于是,当股市风险爆发的时候,难以及时拿出有效的手段。最终,国家和股民都承受了巨大损失。

 

金融风险事故的频发,指向了已经推行了十几年的金融监管模式。渣打银行曾指出,2015年股灾部分归咎于政府机构间协调不佳。有分析表示,分业监管已经落后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监管真空和失调、失误时常发生,同时金融监管信息碎片化,监管部门之间的摩擦、推诿和争夺使得问题连连发生。

 

金融监管架构改革的呼声再次响起。201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便曾建议把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合并为统一的综合监管机构,实现金融业的统一综合监管。

 

市场也提出了可能两种模式,其中之一是要设立一个超级监管机构,负责监督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另一种方式是将“一行三会”合并为一,成为统一的、超级大金融监管机构。

 

此后,伴随着网络金融公司、P2P借贷平台、许多金融科技创业公司的崛起,新兴金融模式侵入资产管理、银行基础服务和在线支付等市场,致使相关监管问题越来越多。

 

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便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据2017年7月份发布的规则显示,央行监管互联网支付业务,银监会则监督网络借贷、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证监会负责监管股权众筹融资和互联网基金销售。

 

“一行三会”分散的监管模式越发不适应金融监管形势。于是,金融监管机构合并的提议再次被提起。

  

从“一行三会”到“一行两会”


国务委员王勇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时揭示了此次保监会、银监会合并的原因。他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必须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为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解决现行体制存在的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和监管空白等问题,强化综合监管,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更好统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逐步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事实上,从防范金融危机的角度来说,保监会与银监会的合并也是早有端倪。

 

此前保险业发展失速,先是通过保险资金新政“13条”, 放开了保险资金运用可以涉足的领域;再通过启动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放开普通型人身险,此后又放开万能型人身险等,为民营保险公司扩容、业内不合格资本的“浑水摸鱼”提供了机会。

 

很多民营资本借此机会迅速崛起成为资本大鳄,随后便恶意举牌上市公司、违规进行海外投资,对行业声誉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形成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稳定因素。

 

此前被接管的安邦保险集团更是将一家保险公司发展成了投资公司,其高杠杆举债的发展方式使其自身资产负债情况非常脆弱;同时由于其手握各种金融牌照,形成了事实上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些现象都危害了保险业的本质。

 

同时,近期被曝光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海航则栽在了旗下的渤海人寿手中。据2017年10月保监会的监管函显示,渤海人寿公司在股东股权、“三会一层”运作、内部管控机制、关联交易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被责令整改,并被要求六个月内,禁止渤海人寿直接或间接与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开展关联交易。

 

因此,对于此次保监会与银监会的合并,有分析指出,虽然银行业、保险业一直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从实际来看,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较多,随着经济发展,金融行业出现了混业经营的现象。而两者从属的监管机构不同,就造成一些监管的真空、灰色地带的出现,所以现在将银监会与保监会合并,实际上适应金融业发展的新需求。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会长楼继伟在今日(3月13日)下午,对此次保、银合并的评论所说,在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以及自身风险匹配能力方面“保险”和“银行”有类似性,两者都管理自身的资本收益匹配、风险收益匹配和久期匹配。而证监会是管信息披露真实性,特别是管欺诈,属于投资消费者保护范畴,它对证券公司没有资本金要求。银保合并有相近性,而证监会不一样。

 

据悉,这次的机构改革方案将于3月17日上午召开的全国人大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进行表决。如果成功通过,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将开启“一行两会”的结构。“一行两会”的新格局也将迎来新的人事变革,根据此前公布的两会议程,各相关机构的人事任免情况将于3月19日宣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