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李军 著:《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
李    军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

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跨文化艺术史命名的专著。作者集十年之功,跨越东西,纵横数万里,穿越美术、工艺、思想与文学等不同领域,以丰富的案例和细腻的图像分析,集中探讨欧亚大陆两端中国与波斯、意大利诸国之间的艺术与文化交流,以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媒介竞争和跨媒介生成现象,具体演示了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本书提出“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的观念,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开端,视为一个与丝绸的引进、消费、模仿和再创造同步的过程;认为是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创造了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文艺复兴。本书还探讨了“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的可能性,即艺术史是一部围绕着艺术作品而展开的“微妙的历史学”和“有限的总体史”,也是一部以展览形式出现的“可视的。


作者简介


李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跨文化艺术史家。曾任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哈佛大学艺术史系高访学者,哈佛大学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出版专著《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译著《宗教艺术论》《拉斐尔的异象灵见》等。主编《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1: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艺术吗?》,以及“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等。策划并担任大型国际展览“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2018,湖南省博物馆)以及“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2018,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总策展人。
跨越东西: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
第一编“跨越东西: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包含了同一主题的七章内容,集中探讨13—16世纪欧亚大陆两端意大利与中国的跨文化艺术交流。所谓“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是本书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意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开端,既是一个与丝绸的引进、消费、模仿和再创造同步的过程,又是一个发生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是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创造了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文艺复兴。本编的研究为这一主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作为本书的开端,第一章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它本是笔者于2002年起研究西方艺术史案例的成果之一,是笔者2008年发表的一篇长文《历史与空间:瓦萨里艺术史模式之来源与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教堂的一种空间布局》的部分内容。它所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西方故事:以中世纪晚期西方教会与方济各修会的冲突为背景,通过对意大利阿西西方济各会教堂的空间、方位、图像程序的细腻解读,揭示教堂朝东和东墙图像配置的秘密—对方济各会内部所盛行的激进观念,在图像层面上进行了隐匿的表达。

从第二章开始,本书的论调有了重大的改变。针对同一个对象,试图讲述一个与前一个故事迥然不同的故事,一个与真实的东方息息相关的故事。笔者把图像与空间的关系,放置在同时代欧亚大陆更为宏阔的语境—蒙元帝国所开创的世界性文化交往和互动网络之中,从而发现,具体的建筑空间和图像配置犹如壮丽的纪念碑,以最敏感的方式铭记着遥远世界发生的回音。例如佛罗伦萨新圣母玛利亚教堂西班牙礼拜堂中的图像配置,讲述了多明我会向东方传教的自我期许和历史使命。最后还揭示,甚至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最大的骄傲—布鲁内莱斯基的穹顶,同样镶嵌在其与东方(波斯与中国)深刻的物质文化与技术交往的语境之中。
长期以来,主流的地图学界把地图制作看作是以数学和定量方式“再现”地理的一个科学过程,这一理路近年来日益遭到当代学者的质疑和批评。正如“再现”(representation)一词的含义在文化研究那里已经由“表征”代替,意为它不是单纯地反映现实世界,而是一种文化建构。这种“文化建构”在地图学上不仅能够表示“权力、责任和感情”,以及“地图(绘制)中那些主观性的东西”,而且还可以呈现为一个知识生成、传递和演变的客观历程。
第三、四章以13—16世纪的世界体系为背景,聚焦现存最早、最具代表性的十幅(四幅中国、六幅西方)世界地图,一方面揭示出它们之间种种隐秘的历史联系,另一方面借助艺术史,追踪这十幅世界地图的图形形式在制作层面上所呈现的跨文化过程。

第五、六和七章是围绕同一主题展开的一组研究。它们从方法论上质疑了西方主流文艺复兴艺术研究中存在的两个根深蒂固的成见,指出其一方面过于强调图像的政治寓意,而忽视了图像表象的自身逻辑;另一方面则始终坚持西方中心主义,把文艺复兴解读为西方古典的复兴。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意大利锡耶纳画派代表人物安布罗乔·洛伦采蒂(Ambrogio Lorenzetti,约1290—1348)的主要作品《好政府的寓言》(Allegory of the Good Government)进行了全新的研究,通过揭示它与中国南宋楼璹《耕织图》及其元代摹本在具体细节和构图上的全面联系(第五章),展开大量细腻微观的相关图像分析(第六章),并围绕着丝绸生产、贸易和图像表象的复杂实践,将其在蒙元时期欧亚大陆的广阔背景下加以还原,进而讲述关于文艺复兴的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个丝绸之路上由世界多元文化共同参与创造的跨文化文艺复兴的故事(第七章)。

在方法论的意义上,本书第一编通过研究横跨欧亚大陆的大量图像、图形和图式乃至技术,证明流俗之见如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丝绸之路与文艺复兴之间,那些界限分明的畛域并不存在;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它们十分频繁的交流互动、前后相依和彼此共存。东方与西方就像地平线上矗立的两位巨人,随着日出与日落,在彼此身上都投下自己的影子,以及影子的影子。
跨越媒介:诗与画的竞争

第二编的五章以“跨越媒介:诗与画的竞争”为题,探讨跨文化艺术史的另一个层面。所谓“媒介”,传统上一般理解为艺术作品的物质载体。其相关西文表述有“medium”(媒材)、“matter”(质料)、“material”(物质)或“materiality”(物质性)等等。从古希腊肇始的西方思想史,通常会把“形式”与“材质”对立起来。如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四因”说,其第一、第二因即“形式因”和“质料因”,二者之间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艺术创造,则往往被理解为艺术家将“形式”(form)赋予“质料”(matter)的行为。在这种意义上,“媒介”不是被否定的、负面的存在,就是几近透明,成为观念或内容的传声筒。但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述,古典符号学揭示了每一个符号先天拥有的二重性:它在指涉他者的同时,也反过来指涉自己。媒介亦然。每一种艺术媒介在表述艺术形式的同时,也表述了它自己。

换句话说,当某种形式从一种媒介向另一种媒介转移时(例如某书法家的书丹被刻在碑石上),其形式会在与新媒介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新意义(碑文的“金石味”)。这种新意义并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是艺术家(或工匠)的主体性(“艺术意志”)与新媒介的物质性(“艺术潜质”)相互磨合与调适的结果。这种新意义还会在进一步的媒介转换中辗转流变,甚至回馈给原先的媒介,由此创造出一种新的流行风格(如书法中“碑学”)。从表面上看,艺术形式在一次又一次的媒介转换中,犹如影子生产影子,创造出一层又一层的重影,但每一层重影并不虚无,而是物质性的存在。一方面是新媒介的物质性为新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潜质与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艺术意志为这种潜质与可能性的实现,提供了非此不可的能动性保障。二者之结合,即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媒介竞争”—实为实现于媒介层面上的艺术意志的竞争。
笔者曾在《可视的艺术史》一书中,把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概括为“跨媒介艺术史的研究”。鉴于媒介之间的差别和转换仍然是一种物质文化现象,故笔者现在更倾向于认为,这种艺术史的新诉求属于“跨文化艺术史”的范畴。
第八章试图探讨“诗”与“画”之间的媒介竞争。它以释读一张宋画(传乔仲常《后赤壁赋》)为鹄的,通过分析画面中分段题写的赋文(诗)与九个场景(画)之间的张力结构,试图还原画作者在使画面的视觉意蕴与原赋文的诗意相互竞争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画面建构与意匠经营。

第九、十章同样着眼于诗歌与艺术的关系。但这次聚焦的对象,是建筑师梁思成在林徽因的影响下产生的建筑史新观念(从“古典主义”转向“结构理性主义”)之非建筑、非建筑史起源(第九章);在笔者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契机,是一种“诗性的逻辑”在林徽因那里的生成与生效,发生于她深受诗人徐志摩的影响而成为一名诗人、随即后者戏剧性地猝然离世之后……因而,与流俗之见大相径庭的是,笔者认为,与其说是建筑或建筑学专业领域发生的事实,毋宁是与建筑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诗歌和文学的胜缘及其跨媒介的转换生成,才是理解林、梁的建筑史观念于1930至1932年间发生重要变革的一把钥匙(第十章)。这种“跨媒介艺术史研究”的诉求,更充分地体现于本编的最后两章。

第十一、十二这两章通过穿越沈从文的文学、绘画和学术三方面的跨媒介文化实践,试图对作家沈从文的“转业”之谜,提供一种基于图像阐释、文本细读和历史考证的新阐释和新论证。沈从文把五四新文化运动比喻成一次“工具重造”的运动,他本人在工具方面的变革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一变革以沈从文在1934年用彩色蜡笔作画为标志,伴随着人生中的婚外恋情、文学创作中的色彩实验、战后政治评论中的审美乌托邦(中间贯穿着一条“图像转向”的红线),并最终导致沈从文晚年向“形象历史学家”转型。这一堪称“艺术家”的沈从文,成为理解前期“作家”沈从文和晚期“学人”沈从文的桥梁。而其中透露的内在逻辑历程,存在着超越一时一地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纷争的哲学意蕴。
探寻方法: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
与前两编的个案研究不同,本书的最后一编是对艺术史方法论的探讨。本书所理解的艺术史方法论,与其说属于思想史范畴,毋宁说属于艺术史研究者的实践范畴。对艺术史研究者而言,前辈和同行的研究范式与研究经验,同样构成了艺术史学本身的重影。但本书并不想因此而过多地陷入抽象的理论思辨。《可视的艺术史》一书的主旨在于,博物馆及其展览陈列是一部空间化的“可视的艺术史”;而在本书中,对艺术史的思考还应该表现为对“可视的艺术史”即展览的思考。

第十三、十四章关注的是同时代的西方艺术史方法论研究。前一章依托西方哥特式教堂研究史上五次范式转换的历史与逻辑过程,对法国艺术史家罗兰·雷希特以“作为视觉体系的大教堂”为着眼点的“视觉—物质文化”研究维度,进行了具体的评述;后一章则通过阐述另一位法国艺术史家阿拉斯的艺术史方法,从另一个方面强调了细节和眼睛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极端重要性(以与艺术作品的微妙性质相适应)。

第十五章借助艺术史家郑岩、汪悦进合著的《庵上坊》(2008)一书,探讨了讲述“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的可能性。这种“艺术史”以“艺”“术”“史”作为三项指标,是一部围绕着艺术作品(遗物或遗迹)而展开的“遗物或遗迹之学”,也是一部适应艺术作品之微妙性质的“微妙之学”,还是一部包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所有技术的“方技之学”—一句话,一部“有限的总体史”,即一部涉及人类同时期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全部领域(从材料、工具、工艺到观念、宗教与信仰,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同时又聚焦于物质形态的艺术作品的生产、流通、接受和传承的具体历史。
最后一编的最后两章围绕着展览“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开。该展览已于2018年1月23日—5月7日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由笔者担任总策展人。展览本身在学界和博物馆专业领域同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原因在于,此展览在中国尝试了将学术研究与展览陈列、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相结合的创新方式。
最近二十年,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起源于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复兴,同时开创了现代文明新纪元的传统观念,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多的新证据、新研究的挑战。第十六章主要介绍了本次展览的新理念,即基于对丝绸之路和文艺复兴的新阐释,以湖南省博物馆和中国学者独立策展的方式,向全球48家博物馆征集了250余件(套)文物和艺术品,并呈现出极为丰富充分的证据链条,构成了全球学术界反思文艺复兴和丝绸之路的新思潮中最新的一波浪潮,是中国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一次华丽亮相。同时这一展览也以实物证据的形态,与本书第一编的案例研究形成了呼应之势。

第十七章则进一步探讨了艺术展览的研究与策划等问题。如果说展览是一部“可视的艺术史”,那么,“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展览就是一部“可视的跨文化艺术史”。从研究层面,其以丝绸为例,区别于“全球艺术史”或“比较主义”的思路,这部“跨文化艺术史”提出应该把中国丝绸的传播史及其对当地的影响史结合起来,尤其提倡研究东方丝绸的织造技术和装饰图案是怎样逐渐改变了意大利丝绸的制作和审美,并对文艺复兴产生影响的。这样一来,中国艺术史和西方艺术史就可以先天地重合在一起;它们并不是截然断开的,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策展层面,笔者提倡同时设计内容和形式,即一方面在内容上增强展览的故事性和体验性;另一方面在形式上借鉴中世纪抄本插图的方式,努力使档案文献视觉化、图像化。因此,“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这一展览做了一系列中国展览史上鲜见的尝试。

至于本编的标题,则来源于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的一段话,笔者认为它符合本编的意旨,故征引在这里:

在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些极隐秘和难以接近的东西,产生热爱和喜欢。


目  录
导论  从图像的重影看跨文化艺术史1. 图像与重影
2. 什么是跨文化艺术史?
3. 本书的构成

第一编  跨越东西:丝绸之路上的文艺复兴

第一章  “从东方升起的天使”: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的图像程序

1. 图像制作的第一阶段(1253—1281)及其鲜明的千年主义倾向
2. 约阿希姆主义与中世纪晚期历史神学的变革
3. 图像制作的第二阶段(1288—1305)与激进观念的隐匿表达
4. 从神学文本到视觉图像
5. 东墙图像的秘密
6. 下堂图像的印证

第二章  故事的另一种讲法:从阿西西、佛罗伦萨到苏丹尼耶
1. “东方”意味着东方
2. 蒙古人与多明我会
3. 布鲁内莱斯基的穹顶:从佛罗伦萨到苏丹尼耶
4. 蔚蓝色的天穹

第三章  图形作为知识:四幅中国地图的跨文化旅行
1. 神圣星空之下的矩形大地:《华夷图》与《禹迹图》
2. 一个牛头形世界:《大明混一图》与《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

第四章  图形作为知识:六幅西方地图的跨文化旅行
1. 完满无缺的圆形:《伊德里西地图》《T-O图》和《托勒密世界地图》
2. 通向伊甸园的道路:《加泰罗尼亚地图》与《弗拉·毛罗地图》
3. 通向真理的谬误:托斯卡内利的地图
4. 图形与知识之整合:《坤舆万国全图》
5. 中国与世界

第五章  犹如镜像般的图像:洛伦采蒂的《好政府的寓言》与楼璹的《耕织图》
1. 犹如镜像般的图像
2. 《好政府的寓言》的寓意
3. 方法论的怀疑
4. “风景”源自“山水”
5. 《耕织图》及其谱系

第六章  图式变异的逻辑与洛伦采蒂的“智慧”
1. 图式变异的逻辑
2. 洛伦采蒂的“智慧”

第七章 蠕虫与丝绸的秘密
1. “蠕虫”意味着什么?
2. 为什么是丝绸?
3. “和平”女神的姿态

第二编  跨越媒介:诗与画的竞争

第八章  视觉的诗篇:传乔仲常《后赤壁赋图》与诗画关系新议

1. 《后赤壁赋图》:画面场景
2. 疑虑与问题
3.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关系
4. 九个场景与三个段落
5. 题跋印鉴和文字考据
6. 图像证据
7. 厢房屋顶为什么是立起来的?

第九章  风格与性格:梁思成、林徽因早期建筑设计与理论的转型
1. 梁、林早期建筑设计风格辨析
2. “现代古典主义”与“适应性建筑”之辨
3. 1932年:断裂与延续
4. “结构理性主义”之辨

第十章  建筑与诗歌:林徽因结构理性主义思想之产生的历史契机
1. 林徽因的天性与艺术趣味
2. 专业语境:艺术史的作用
3. 接受的历史契机
4. 重奏

第十一章  沈从文四张画的阐释问题:兼论王德威的“见”与“不见”
1. 王德威的视觉分析:“左”与“右”的对峙
2. 王德威视觉分析中的“不见”
3. 王德威文本分析中的“不见”
4. 逻辑脉络

第十二章  沈从文的图像转向:一项跨媒介研究
1. “风景”与“色彩”的隐喻
2. 偶然侵入生命
3. 从《虹霓集》到《七色魇集》
4. 《虹桥》:“政治”作为“艺术”
5. 绿·黑·灰的历程
6. 色彩的“重现”

第三编  探寻方法: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

第十三章  理解中世纪大教堂的五个瞬间

1. 哥特式民族主义
2. 结构与技术论
3. 象征性解读
4. 建筑图像志
5. 物质-视觉文化维度

第十四章  阿拉斯的异象灵见
1. “从近处着眼”的艺术史
2. “异象”与“灵见”的变奏
3. 《西斯廷圣母》的奥秘
4. 小天使为什么忧伤?

第十五章  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
1. 叙述的历史
2. 物的历史
3. 庵上坊:谁的牌坊?
4. 图像与文字之辩证
5. 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

第十六章  另一种形式的丝绸之路
1. 重新阐释“丝绸之路”
2. 为什么选择13—16世纪?
3. 从“四海”到“七海”是什么意思?
4. 马可·波罗是谁?
5.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

第十七章  探寻可视的跨文化艺术史
1. 大学与博物馆的相遇
2. 从“陶瓷之路”到“跨文化艺术史”
3. 同时叙述内容与形式
4. 展览促进学术
5. 从学术到艺术

后记  几点零次的感想
1. 走出“编译时代”,从现在开始
2. 故事总是可以有另一种讲法
3. 中央美术学院的跨文化艺术史研究
4. 致艺术史的里程碑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