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健康再冲IPO!营收超36亿,处方药销售暴增325%
叮当健康亏损持续扩大,处方药销售迎转机,再度冲击IPO会顺利吗?
文 | 小郴
日前,叮当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叮当健康”)更新了招股书。这是继叮当健康于2021年6月22日递表失效之后的再次递表。
01 营收36.79亿,净亏损15.99亿
更新后的招股书增加了2021年度的相关运营数据: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叮当健康实现收入分别为12.76亿元、22.29亿元及36.79亿元;其中主要收入来源于药品及医疗健康业务,份额分别占据了98.1%、98.9%、96.8%。
数据来源:叮当健康招股书
虽然营收增加,但是增速呈现放缓趋势,2019年至2021年,叮当健康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18.2%、74.7%和65.1%。与此同时,叮当健康毛利率持续下滑,净亏损也在进一步扩大。
根据招股书,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叮当健康毛利率分别为36.8%、34.4%及31.6%;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2.74亿元、9.20亿元及15.99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9.7%、6.7%及9.0%。
数据来源:叮当健康招股书
对此,叮当健康解释称,有关净亏损增加及经营亏损率增加主要是由于大量营业成本、销售及营销开支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所致。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叮当健康的营业成本在逐步攀升,为8.06亿元、14.62亿元和25.16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2.78亿元、4.41亿元和8.35亿元,营销费用率从2020年的19.8%上升至2021年的22.7%;行政开支分别为5790万元、1.21亿元和4.81亿元,行管整理费用率从2020年的5.4%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13.1%。但叮当健康指出,收入成本的增加与业务规模的增长基本一致。
02
门店348家
处方药销售暴增325%
截至目前,叮当健康共设立348家智慧药房,覆盖中国17个城市。其中220家位于北上广深等一线重点城市。在配送方面,截至2021年底,叮当快药拥有2800多名骑手。
招股书显示,叮当健康的在线诊疗服务主要为其药品零售业务服务。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叮当健康自营在线平台的在线诊疗产品的转化率分别为69.9%、68.8%及77.5%。同期,叮当健康在线诊疗服务分别录得220万、440万及680万次在线咨询。
据了解,叮当健康2019年通过叮当快医(海南)互联网医院取得海南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推出在线诊疗服务。
截至2022年3月,叮当健康团队拥有18名全职医生及73名兼职医生、通过与 第三方医疗机构的合作与我们产生关联的800多名外部医生,以及427名药师。
此外,2020年11月30日,叮当快药与仁和药业订立股权转让协议,以现金1.89亿元收购药房网45%股权。2020年12月1日,叮当快药与宏济珠海订立股份转让协议,以现金2937万元收购药房网7%股权。收购药房网提升了叮当快药销售处方药的服务能力。
招股书显示,2021年,叮当快药处方药销售收入12.29亿元,同比暴增325%,占其营收的34.5%;2021年,叮当快药非处方药销售收入10.92亿元,同比增长仅28%,占营收比例30.7%,可见,叮当快药2021年处方药收入已经超过非处方药收入。
对比2019年-2020年,叮当快药的处方药收入分别为1.46亿元和3.78亿元,占同期营收的比例为11.7%和17.1%。
03 竞争激烈,能否冲出重围?
一直以来,叮当快药坚持以即时购药配送为商业基本盘,进而向在线医疗、慢病管理、健康险等其他细分赛道延伸,以构建大健康生态体系的发展路线。
根据本次招股书可以看到,叮当快药互联网诊疗与处方药销售在快速提升,但毛利率持续走低。并且面临着美团、饿了么、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巨头激烈的竞争,以及不确定性的互联网监管政策,在持续亏损的状态下,想要冲出重围,道阻且难。
数据来源:叮当健康招股书
叮当健康指出,接下来计划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盈利:一是进一步扩大用户群及其平均支出,二是在主要业务中实现收入增长,三是提升经营业绩及经营杠杆效益,四是改善资产及现金流状况,由此增加其收入并管理其成本及开支。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叮当健康表示,拟于2022年底或之前新增8个经营所在城市,2023年底或之前新增12个,2024年底或之前新增14个。
此外,拟于2022年底或之前增设约100家智慧药房,2023年底或之前增设约150家,2024年底或之前新增约100家;拟于2022年底或之前增聘约1000名配送员工,于2023年底或之前增聘约1800名配送员工,以及于2024年底或之前增聘约2500名配送员工。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如果无法将管理和运营成本降低,叮当健康盈利预期仍然会处于负面。“扭亏的关键在于如何压低运营成本,目前叮当健康最大的问题在于过高的运营成本侵蚀了核心产品的收益空间,而运营成本的增加有很多来自大环境的原因,或是企业无法依靠自身改善的。”
“随着国内货币政策以稳为主、保持宽松,相关成本降低的难度较大,而经济下行形成的消费需求低迷,也不易于高速扩张营收。即使上市,或许也会严重低于预期。”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商务合作/转载开白,敬请联系hejing@sinohealth.cn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