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心灵鸡汤的人智商低,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

2015-12-26 人文经济学会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田君潇
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新媒体主编


挪威哲学家希尔贝克曾在《西方哲学史》中感叹,在中国,语录体的小段子往往很有市场,古有孔子的《论语》,今有《毛主席语录》。时至今日,孔夫子和毛主席都离我们远去了,但一种新的小段子——心灵鸡汤,正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滚滚袭来。


曾经有热心读者在人文经济学会后台向我们建议:“可以偶尔推送一些心灵鸡汤式的文章嘛,很轻松就能获得不错的传播数据哦。”在这里先谢过这位读者的好意,出于对大家智商的尊重,我们没有采纳,还是默默码字不走捷径吧......今天,就让我们从一个比较严肃的视角谈一下心灵鸡汤的利弊。


崇信心灵鸡汤的人智商低?


近日,一篇名为《心理学家:经常在朋友圈发鸡汤的人智商低》的新闻报道火了,许多读者表示,这个标题简直取的大快人心。确实,各式各样的鸡汤文已经成为朋友圈公害,令人不胜其烦。不过也很显然,严谨的学者不会作出这样大开地图炮的结论,如此脍炙人口的标题,想必也少不了媒体编辑的引导提炼。


新闻的大意是这样的:


心理学期刊《判断与决策》(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最近刊发了一篇题为《对看似有深意却实为废话的接受程度和辨识能力》(On the reception and detection of pseudo-profound bullshit)的论文。在文中,彭尼库克的团队设计了一个“四步验证法”,检测了近 300 位实验对象对“心灵鸡汤”的接受程度与智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发现,更愿意相信和接受“心灵鸡汤”的人,不仅智商、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都相对低下,还倾向于相信阴谋论、超自然现象、反医学,以及宗教的观点,也更加沉迷于补充与替代医学。


可见,该研究并不是几个年轻人心血来潮拿心灵鸡汤开涮,而是心理学家们进行的实证研究,且发表在了专业期刊上。心理学家们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这样一个逻辑:经过实证测试,被检测的崇信心灵鸡汤的人确实平均智商偏低,往往也容易相信阴谋论、超自然、巫医等观点内容。按照学者们的原意,这个结论表述为“崇信心灵鸡汤的人整体智商偏低”更靠谱。


此外,翻阅原文,发现学者们对研究对象可真是无所不其极,坑蒙拐骗轮番上阵。比如,随便拿出一些毫无意义的短句组合在一起,许多不知实情的被测试者品读过后,居然品出了许多人生哲理和启示......这不禁让人想起流行于网上的一则段子:


前日去龙泉寺,看一横匾,上书“心中业物”,再三咏思,感叹绝妙!业障物碍,肇源心中,佛力清净,一切都消。跟方丈反复阐发,感叹再三,方丈说,“施主,你看反了……”


总之,不管如何,这项研究至少给了我们两个重要启示。除了“崇信心灵鸡汤的人整体智商偏低”这个劲爆的结论外,最重要的是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崇信心灵鸡汤的人,往往也更倾向于相信超自然现象、阴谋论、替代医学等民间智慧。当然,这个结论许多人凭直觉也能得出,因为在朋友圈转心灵鸡汤的那些人,往往也是各种养生秘笈、怪力乱神、惊天阴谋、可乐有毒的忠实传播者。


经济学家眼中的心灵鸡汤:一种现代迷信?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经济学者是一个对心灵鸡汤十分不感冒的群体。毕竟,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又充满不确定性,心灵鸡汤并没有什么实在的用处。然而,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我们仍然可以对心灵鸡汤的作用进行探讨。


上文提到,爱转发心灵鸡汤的人,大多同时也更倾向于相信超自然现象、阴谋论、替代医学等民间智慧。这样的相关性耐人寻味,但如果将心灵鸡汤、阴谋论等等都看作是一种迷信,一切就豁然开朗了。



人文经济学会理事、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


陈志武教授在今年夏天做过一次演讲,谈到了一些人类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进行的创新,迷信,也是一种万般无奈的选择:


即使面对天灾,迷信也有其作用。现在我们说,那时候的人怎么那么傻去求天,真的管用吗?但那时候的人没别的办法,天灾一旦发生对我们的生存影响非常大,我们中国人特别擅长一有什么事就走后门去搞定领导,但天灾这种事我们不知道是谁在指挥,不知道该贿赂谁。


这样一来怎么办呢?有两种可能的反应,要么每天都很郁闷地活着,要么编一些心灵鸡汤安慰自己。现在微信、微博里转发最多最火的就是心灵鸡汤了,被老板骂了?没关系,你的朋友会拿心灵鸡汤过来宽慰你。关于你该怎样生活、怎样面对不幸的事件,这些方面的心灵鸡汤有的是。在没有科学解释和更好规避风险的工具之前,迷信至少可以给我们战胜不幸的心理安慰。


随着科学进步,不可解释的自然现象越来越少了,类似跳大神之类的迷信活动也在逐步销声匿迹。然而,未来毕竟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风险,已经发生的糟糕的事件也不可消除,人们仍然需要寻求心理的安慰和解释。本质上,心灵鸡汤、阴谋论这些东西,都是人类在面对不可解释或不可挽回的处境时寻求的心理慰藉。从这个角度看,类似的事物可能永远有市场。前几个月的股灾出现后,阴谋论再次流行:敌人是冲着五星红旗来的!当然,没几个人会承认,自己的损失根源于贪婪与投资失误。


事实上,心灵鸡汤已经是一种非常文明的迷信方式了,起码只是自己骗自己,造成的危害最多是刷屏令人不适。历史上,人类面对不幸事件,经常归咎于某些特殊群体,甚至出现有组织的暴力迫害。比如13到19世纪,欧洲有组织地审判杀死了一百多万女巫,她们被认为用邪恶力量造成了瘟疫、气候灾变等不幸事件。经济学家们发现,杀巫现象与气候变动存在显著关联,杀巫实际上是对灾害无法抵抗、无法解释时寻找替罪羊。直到今天,杀巫现象在非洲某些地区仍然存在。


审判巫婆


再比如,20世纪许多给世界带来深重苦难的思想,其本质也无非是一种阴谋论。比如某一时期的德国人普遍相信,犹太人正通过金融系统阴谋控制、剥削德意志;俄国人则相信,贫困和落后的根源于资本家的贪婪,工人要做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在特殊的历史时刻,这些看似简陋的阴谋理论被迅速放大,激起群体狂热,引起不可挽回的大规模流血与死亡。从这个角度看,心灵鸡汤占据现代迷信的主流也不见得是坏事,毕竟它的主旨并非是为了煽动人们内心的暴力狂热。


说到这里,要诚恳建议大家,遇事应首先寻求科学解释,相信科学,远离迷信。诚然,科学不能解释一切;但正因为如此,它才比什么都能解释的心灵鸡汤、民间智慧靠谱。


大学生也爱喝鸡汤?


尽管心灵鸡汤风靡华夏朋友圈,但实际上却是舶来品,在国外也同样流行。心灵鸡汤系列书籍自横空出世起,就迅速风靡全美乃至全球,发展到今天规模已经十分庞大,甚至可以细分为超过两百个种类,有各种针对特殊人群、特殊背景的故事合集,如母亲鸡汤、父亲鸡汤、囚犯鸡汤等等。


目前还没有权威的针对中国心灵鸡汤现状的研究,不过通过日常观察我们可以仍然可以发现不同人群对鸡汤类型的偏好。在中国,年轻人更为偏爱的是励志鸡汤,这种偏好似乎在中学阶段就已养成,因为各种教辅书、习题集的最下方小字部分、扉页部分充斥着这类内容,或许这是他们能在这类书中找到的最有意思的东西,从而将这种偏好延长到了整个青年时期。



某著名中学的学生在跑操。面对高考,该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充满了仪式感


面对艰苦的考前复习,励志类的小故事、小标语成为了师生的最爱。学校也需要一些仪式来增强学生对枯燥而艰难的高中学习的认同。相对于整齐得堪比国庆阅兵的晨跑、严苛的宿舍内卫管理,励志鸡汤显得不那么强制,因此广受欢迎。


步入大学后,一部分学生很快失去了对鸡汤的依赖,但更多人仍然对它们情有独钟。尤其是近年各大高校纷纷开展“青春正能量”的建设运动,励志类鸡汤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正能量自然备受学生会、团委等组织青睐,因为它既不同于以往的号召与说教,又能营造出广大学子充满正能量、欣欣向荣的健康精神风貌。


随着鸡汤产业在中国的成熟,鸡汤本身也完成了从舶来品到国产化的转变,除了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外国富豪,马云、李嘉诚、李开复、白岩松等距离国人更近的成功人士成为了励志鸡汤的新主角,作为人生导师,他们为许多怀有梦想、刻苦努力,但天资一般的年轻人找到了坚持奋斗、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动力。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年轻人对同辈人痴迷鸡汤嗤之以鼻。例如我们的老公、著名富二代、接受过西方学术训练的王思聪曾说:


现在的大学生都太蠢了,完全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就知道起哄,被心灵鸡汤骗、被人生导师骗,真捉急啊。


尽管在许多人眼中,相信鸡汤是智力低下的表现,但不得不说,鸡汤本身是一种不错的营销手段,尤其是在目标群体善于自我感动、发现正能量的情况下。因此,当你关注的一些微博大号经常发鸡汤,说明你可能被当作目标营销对象了。在微博界,这方面做的尤其出色的是弘扬正能量著称的某报官博。这个拥有四千万粉丝的大号擅长在一些国内外知名作家的诞辰或忌日发微博纪念,并从其作品中摘录一些充满阳光、催人奋进的语句。一些向来以笔调冷峻、沉郁著称的作家也被成功改造为了弘扬正能量的旗手。



在微博,现实主义文学家毛姆实现了人生的升华


除此之外,在智能手机普及后,一些长辈也成为了微信朋友圈用户,而他们也被心灵鸡汤迅速吸引,成为转发的主力。和偏爱励志的年轻人不同,中老年群体更喜欢感恩类鸡汤,并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领悟真善美。除了心灵鸡汤外,这些长辈往往也爱转如下标题的文章:“某地来了一伙人贩子,有小孩的注意了”、“李敖道出美国的惊天大阴谋,国人震惊”、“可乐再也不能喝了,真相在此”、“老中医临终道出治癌秘方,别再化疗了”......鉴于我相信能读到这篇文章读者大多已经把他们屏蔽了,所以不再详述。


搞迷信也要实力


之前我们探讨过,心灵鸡汤是一种现代迷信。迷信本身是人们发明出来对抗风险与不确定性的。事实上,在中国有一个非常迷信的群体,那就是政府官员,因为特殊体制的缘故,他们未来的不确定性非常大,大到许多人认为需要听天由命。官员迷信并非现代特有,而是有悠久传统。美籍社会学家杨庆堃教授曾经在民国时期统计过500名进香者抽签涉及的诉求,有一半和求官有关(当然,发财、治病等诉求更多)。大象公会文章《谁是中国最迷信的人》曾经从不确定性角度对这个现象做了很好的解释,感兴趣的读者不妨搜索阅读。



媒体公开报道的落马高官的迷信现象,图片来自大象公会


显然,上图这些落马高官在任时都手握重权,心灵鸡汤这类小儿科的东西对他们而言过于低级。那些普通人只能仰望的“大师”,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而已。



近期广为流传的某明星出席宗教活动的图片


是的,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搞迷信也是要经济实力的。官员、明星有能力和各种仁波切交游开光,普通人则只能在屏幕上免费阅读仁波切的教诲了。


人文经济学会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