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黑死病,中国就不能发生工业革命?

2016-04-05 人文经济学会

万川之月 | 邓新华专栏


作者:邓新华

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


我小时候,放假了都要干农活。夏初要扯秧莳田。扯秧对小孩来说是个重活,扯一阵就腰酸背疼,我一边干一边抱怨。我妈妈就给了我一个政策:我可以拿个单凳坐着扯。后来我妈妈改变了政策,规定我扯完多少个秧之后就可以去玩。我对这一承包制改革非常高兴,干了一阵之后,就甩掉凳子,目的是尽快干完,好能玩一阵。


前几年,看到大象公会的作者辉格写了一篇文章,文章说,明清由于人口膨胀,人力价格低廉,比资本还便宜,所以人们放弃了一些能提高效率的工具,而多采用人力。他举的其中一个例子,是秧马。秧马在宋代较多,但到明清时,在很多地方消失了。他认为,人们坐在秧马上扯秧,既保护了腰背,又提高了效率。这么好的工具被淘汰,只能是解释为人力低廉,没必要追求效率。


我和辉总认识很多年了,常有讨论。看他这篇文章,我很吃惊。因为我感觉这文章错得太厉害。估计很多读者不知道秧马是什么。其实秧马就是能在水田里滑动的凳子,制造成本非常低。我就跟帖说我自己的经验。我小时候为什么甩开了凳子?因为,我想早点干完去玩,而坐着扯秧没有效率!扯秧、洗秧都需要利用腰力,坐着干很不方便。


我有点担心这或许只是我的个人经验。不久之后,我有机会向历史学家李伯重请教,我就问了秧马为什么被淘汰的问题。恰好李老师当过知青。他说,那是因为坐着扯秧没有效率。李老师告诉我,日本有个历史学家天野元之助,研究过秧马被淘汰的问题,结论也是:没有效率。


辉总那篇文章的问题不止这一处。但是如果读者不懂农活,就很容易被他说服。他的论点貌似很有道理,论据也一大堆。假如读者没干过农活,就很难想到,不是因为明清时人们放弃追求效率才不用秧马,而恰恰是因为他们追求效率才淘汰秧马!


我当时想一个问题:如何读一篇知识渊博的文章?大象公会的每篇文章都显得知识渊博,搞论据轰炸。读者如何去甄别这些论据?我的看法是,读这类文章一定要首重逻辑,次重论据。作文的规律之一,就是作者有了论点之后,常常会想当然地使用论据,这并非有意骗人,而是下意识的行为。疑在论点,可以避免被论据轰炸说服。你也许不懂某个具体的论据,比如秧马被淘汰的原因,但可以先问问辉总文章的论点——人口膨胀使得人们不追求效率,是否成立?


辉总的论点大有来头。有个学者叫黄宗智,一听这名字就很有学问的样子,他提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内卷化现象。所谓内卷化,又称过密化。黄宗智说,由于明清人口膨胀,边际效率递减,经济增长的成果被人口摊薄,所以明清有增长无发展。与此相对应的,西方有学者说,欧洲黑死病使人口大幅减少,劳动力价格上升,于是人们尽可能通过工具来提升效率,这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听起来很有道理,对不对?我知道很多人容易接受这种看起来很“技术”的历史解释。


前几天,辉总在大象公会发了一篇《马尔萨斯的弹簧》,由于明清人口膨胀,经济剩余过低,这导致了中国在城市化、技术进步等方面都跌入陷阱。尽管没再提秧马的淘汰,但他几年前的那篇文章的其它几个论据,他还是使用了。我的看法,他的其他论据也大有问题。比如他所说的宋代水力纺车在明清被淘汰,原因是否真如他所说,也不一定。看来推翻一两个论据并不能让辉总从黄宗智的影响中走出来。


欧洲黑死病是否工业革命推动力的问题,有机会再谈。只说中国,真的存在人口陷阱吗?


逻辑上看,人口增多,意味着分工更为细密,这只会提高人们的效率。比如,大家现在都在谈论人工智能的惊人发展,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全世界有成千万、成亿的计算机从业者,推动了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假如地球总人口只有10万,那么程序员能有多少?能有5000个吗?靠这么一点人,电脑技术能发展快吗?能有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吗?


不要以为人口增多带来好处只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很多人误以为,古代技术没有突破,人口增多只会造成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这大谬。即便在古代,人口增多仍然能促进分工细密化。比如,人口增多,可以有更多的人炼铁改进农具、修路促进流通等等无穷的事可以做,这些都会提高农业、商业的效率。


明清时期的陷阱,其实还是制度陷阱。朱元璋设立了严密管制的经济体系,确定了“片帆不许下海”的对外政策,并对江南富户刻意摧残,对中国经济打击很大。但到晚明,很多祖宗之法已成虚文,经济自由度大有提升。彼时的知识分子和西方传教士多有交流。不说徐光启这样的著名科学家,就连传统意义上的名儒,如王夫之、黄宗羲等都向传教士学习不少,方以智甚至提出了近似于“振动发声”的观点。假以时日,中国不难跟上工业革命的步伐。可惜的是,又逢甲申之变,满清入关,中国重回闭关锁国状态。


但即便在清代锁国状态下,人口的增多也还是推动了分工的大发展。雍正四年,镇海将军何天培的一份奏折中说:“即如福建之米,取给于台湾、浙江;广东之米,取给于广西、江西、湖广;而江、浙之米,取给于江西、湖广。”何天培所说,展现了一副全国粮食大流通的壮观图景。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长三角、珠三角向来是鱼米之乡,为何其粮食还要仰赖于广西、江西、湖广等次发达、甚至贫穷地区?原因在于,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变为轻工业区!人们多从事蚕桑、纺织、渔业等。更详细的描述,可参看人大清史所高王凌老师的研究。


由于人口增多,原本并非粮食主产区的湖广、江西、广西,得到了更多的开发,一跃而成为粮食主产区。假如没有人口的扩张,就没有那些地区的开发,长三角、珠三角的宜农土地,怎么会拿来搞轻工业?“苏湖熟,天下足”变为“湖广熟,天下足”,其背后的道理,就是人口推动分工。


辉总的《马尔萨斯的弹簧》中的城市化率等数据,我感觉可疑,但没有更多研究也不好轻率反驳。但辉总说明清人口膨胀使剩余降低,这显然成问题。人口的扩张,并未如黄宗智、辉总所想的那样耗尽农业的剩余,相反,农业的剩余竟至于能养得起两个大的轻工业区。长三角、珠三角的劳动报酬肯定是高于湖广等地的,也必然高于宋代的农业劳动报酬,辉总所说的因人力低廉而淘汰宋代水力纺车,更有可能是误解。


辉总文中还提出赋税压低人口极限线,增加剩余,因此对文明的发展有功。但是,逻辑上看,赋税只会降低利润,抑制投资积极性,其作用是减少剩余而不是增加剩余。有种说法讲苏湖地区赋税是其他地区的90倍,不知准确度如何。但说江南地区赋税远高于其他,应该没问题。各地区农业产出的差异并不大,江南极高的赋税不可能来自传统农业,而只能来自轻工业。假如江南的资源不要通过漫长的运河输送到北京供养官僚们,江南的剩余只会更多,轻工业只会更发达。


我当然不是说人口越多越好。实际上,人们会自动调整人口。历史学家李中清研究人口问题发现,富裕的江南地区,其生育率低于其他地区,这种调节还是古代缺乏避孕技术的情况下实现的。人力报酬高的江南为何反倒生育率低?这应该是资本收益高,而产生了对人力的替代作用。古代人当然也会感受到人口压力,但经济发展从两个方面解决问题,一是分工发展、效率提高、产出更多,二是生育率随着经济发展自然下降。所以,即便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也不存在人口增长耗尽经济剩余、延缓文明发展的陷阱。


当时人其实已经注意到人口问题。比如康熙。康熙的解决之道发展经济来解决人口增长问题。比如,他曾说:“朕意养民之道,亦在相地区处而已。”中国可深度开发的地区太多,美洲新作物潜力还未充分发挥,分工调整的效率空间更是巨大,哪里就会被人口增长耗尽剩余了?中国并非一定要遇上黑死病这种死亡大灾难,大规模减少人口,才会有足够剩余来引发工业革命。不过,康熙、乾隆虽然有以发展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局部进步观点,但他们的经济观念整体上还是管制型的,正是这种制度缺陷阻碍了中国发生西方那样的工业革命,而不是所谓的人口陷阱。


我也问过李伯重老师,黄宗智所说的内卷化问题是否真的存在?李老师回答:不存在。


人文经济学会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