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条件的爱 | 槙文彦大师见面交流会实录

archiworld ArchiWorld世界之旅 2022-04-21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槙文彦代表作


For m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architecture is to be appreciated by people, t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in our design.


对我而言,建筑最重要的是得到世人的喜爱和认可——这是我们在方案设计中最看重的事。



槙文彦(Fumihiko Maki)192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5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师承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195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求学,又深受西方包豪斯学派的影响——日本的传统理念与西方的现代思潮,交织碰撞出独属于槙文彦的设计哲学。


槙文彦在哈佛期间


作为1960年代新陈代谢派的创始人之一,槙文彦一生立足于现代主义的风格,关注建筑及城市生长、变化、衰退的时间特质,主张通过开放性的设计手法,适应时代变迁的需求。他不盲从于后现代主义的流行语汇和表现形式,而是坚持从现代主义的源点出发,在精细、致密的理性思维之中,暗藏着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槙文彦的作品,不仅仅代表了他自己所处的时代,同时也一定会在时代变迁中留存下来。”(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凭借其作品鲜明的时代感与一脉相承的永恒精神,槙文彦于1993年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



2019年7月27日,在世界之旅“寻师问筑”建筑游学系列活动中,我们有幸来到日本东京,与槙文彦大师展开了一次面对面的现场交流。


年近91岁高龄的槙文彦先生,用标准流畅的英语,与慕名而来的学员们进行了近2个小时的分享,以“走向人文建筑”(Towards Humane Architecture)为主题,涉及的案例达到15个之多、前后跨越了近50年的时光;受篇幅所限,本文选取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5个方案,从中可以体悟出槙文彦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深度思考和人性关怀。



1967 - 1992

代官山集合住宅



历时25年阶段性开发的代官山集合住宅,是槙文彦建筑生涯中最具分量的作品之一,也是战后日本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1965年,在哈佛大学城市规划学科任教的槙文彦回到日本,在东京成立了自己的槙综合计画事务所(Maki and Associates);两年之后,槙文彦与委托方朝仓家族会面,从这里开始了与代官山为期25年的漫长羁绊。



代官山集合住宅地处于涩谷区与目黑区交界的旧山手路,是一处集住宅、办公、商铺、画廊、会馆等功能于一身的复合型社区,从1967年第1期开发、至1992年第6期竣工,先后建成了15座各具风格的单体建筑、勾连成一片有机共生的城市街区。



正如槙文彦在早期“集群形态”理论中所强调:“当整体与局部之间存有张力时,就可以称之为未来建筑的理想状态。但是想要达到这种状态,却是难以通过图纸或是语言表述所及的。


倘若整体的构成方式过于单一,局部就会失去个性;倘若局部过于个性化、与其它部分无法呼应,整体也就难以构成有机的统一。”



1980年,槙文彦在《忽隐忽现的城市》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奥”(oku)的观点,缘起于日本传统空间中的层叠感和深邃性,后成为槙文彦实践中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而当时正进展到第4期的代官山集合住宅,无疑成为了“奥”理论的试验场:


“(日本城市中的)路又窄又曲折,所以给人以超过实际高度的感觉。道路从小丘分开,沿着两侧的褶皱形成细细的小路;顺这些小路而下,往往会遇见在外面根本无法想象的奇妙景象。在人和车都无法进入的小路两侧会生出很多小房子,这无疑是在东京十几年来都市化进程中被忘却了的,或者不如说是带着某种从都市化中幸存下来的开放感而活着。” 


在25年的时间里,槙文彦将封闭的围墙逐步打开,转变成为开放的街区,户外平台、街角广场、下沉庭院等公共空间在建筑与街道之间接替出现,扰乱了原本相互割裂、黑白分明的图底关系,交织成一个富于弹性的集群,多元的线索彼此连结而又相互穿透,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



作为城市空间的延续,代官山住宅充满了不同层次的公共性,丰富的生活方式与流转的时间进程,无不真实的反映在建筑当中,滋长出丛林般富于生趣的都市场景。


“最开始想要尝试阶段性地开发这块用地时,我们不知不觉地感受到要守住一个场所特有的精神,为此,我们越发感觉到让一个大规模建筑群历经长时间推敲的必要性。”


朝仓家族原本的打算,是赶在泡沫经济的浪潮,快速开发出一个商业楼盘;然而槙文彦却选择用25年的观察与思考,悉心构筑起这片土地上的一街一景、一草一木,守护着建筑与城市一同生长,终于成就了今天的代官山。

——“这是对东京的致敬。”



1986

螺旋体大楼

螺旋体大楼是槙文彦“集群形态”理论发展到新阶段的代表作品,在这一时期,槙文彦将“群造型”的逻辑由空间布局转移到了建筑表皮上,从而在建筑外立面形成了复杂的拼贴效果。


早在建筑刚刚竣工之际,当时日本《新建筑》杂志社的总编辑马场璋造先生就曾这样评价螺旋体大楼:“你一定要去看看Spiral,特别是这座建筑的立面设计,几乎使现代主义所有的形式语言在此集合,而又体现出了相当的均质性。”



坐落在东京青山的热闹街头,狭长形的基地和沿街立面的高度限制,并没有留给建筑师太大的发挥余地。然而在有限空间内,槙文彦彻底打破了传统建筑三段式的立面设计法则,代之以全新的、跳动的、甚至有些杂乱无章的构成要素,空间表情之丰富,就像是一位幽默风趣的智者在同你对话。



而在看似毫无逻辑的拼贴关系背后,实际上有着非常严谨的结构基础:一方面以规整的网格为参照,底层架空、点窗、大玻璃、金属板等立面语汇,均以网格为基本体系,生动而不凌乱;另一方面,从层叠上升的交通流线、到虚实相生的组合关系,外立面的变化始终是内部空间需求的真实反映。


正如同立面所呈现的,螺旋体大楼的内部功能非常复杂,包括展览厅、画廊、小型实验电影院、餐厅、咖啡屋、创作室和会员俱乐部等等,通过螺旋状的平缓坡道相串连。槙文彦开朗包容的建筑观以及不拘一格的设计手法,在螺旋体大楼的内外双重体现,碰撞出明快诙谐的立面效果和戏剧化的空间体验。



在楼梯一侧的落地窗边,放置有几把椅子,考虑到通过楼梯时,一定会有人想要坐在那里看看书、或是眺望窗外的青山路。槙文彦先生在世界各地讲座时,几乎每次都会有朋友提到,自己去东京时,曾经坐在螺旋体大楼的椅子上;他把这样的细节亲切的称之为,“带来回头客的空间”。



1997

风之丘火葬场



中津市是日本南部一座有着7万人口的小城,风之丘火葬场就坐落在中津市郊的一片高地上,作为北望中津市街区、南倚山国川堤岸、东临荐神社的风水宝地,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当地的火葬场,一座座墓碑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安静生长,连缀成空旷而静谧的基地景象。



风之丘火葬场在外观上以一种谦虚而平和的姿态,悄无声息的植入到场地之中。槙文彦有意将建筑的主体部分掩藏于地下,地上部分微微倾斜、抬起的坡度,与周边地势的起伏暗相呼应,雕塑般的体量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



置身于碧空旷野之间,人们仿佛是来到了一座寻常的郊野公园,由此舒缓了“火葬场”本身相伴而来的强烈情绪——生与死的纠缠在这里被淡化到最小,“死亡”似乎只是人生旅途中一座小小的驿站,彻骨的悲痛随草木清风而消散,只留下淡淡的离愁。


火葬场内部根据功能的需要,划分成了葬礼厅、休息厅、火葬厅3个主体部分,通过一连串细腻的层序变化与人性化的细部处理,呈现出宁静安详的整体氛围;具体到每处建筑内部,又通过特定的材质选择和光线营造,空间的转换连贯柔和而富于微妙的变化。



葬礼厅用于举行宗教仪式和守夜活动,作为一个相对内向的空间,只有少量光线散漫的透入其中,透过片墙之间的缝隙,隐约可见建筑脚下环绕着平静的水面,将远近的天光云影纳入到室内当中,一种超然世外的气息在这里弥漫而生,传统砖材质的触感,更强化了葬礼厚重而庄严的空间氛围。



休息厅的设置,是为了让家属在不同仪式的转换之间,身心得到适当的调整和放松;为了尽可能平复逝者家属沉痛的心情,其室内采用了柔软的木材质、配合以舒展的弧形墙面,无处不渗透着温暖的人文关怀。


火葬厅作为空间序列的终章,则是以清水混凝土为主要材质,模板上的木纹被建筑师精心的保留下来,素净而不失质感,一如生命所到极致之处的超脱与忘怀。



槙文彦对空间关系的把控与对建筑细节的极致追求,在风之丘火葬场集中体现,如同一座静默的山丘,向逝者追思的同时,更给予生者以恒久而无声的陪伴。



2014

世界贸易中心4号楼



2001年9月11日,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打破了美国纽约、华盛顿的安宁,矗立在曼哈顿岛西南、哈德逊河畔的世界贸易中心,随着翻滚的浓烟轰然倒塌,在城市的土地上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痕。


十年之后,名为“倒映虚空”的景观方案从5201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昔日世贸双子大楼伫立过的遗迹,被改造成为两座巨大的方形水池,池水四面环绕着美国最大的人工瀑布,周边的墙体上刻有近3000名遇难者的姓名,在树林阴翳与水声潺潺的映衬之中,异常安静、平和。与遗址中央的方形水池相邻,规划有4座全新的摩天大楼;而关于世界贸易中心遗址该如何重建,始终是世人最关心的话题。


刻有遇难者姓名的水池墙壁


2013年,由槙文彦主持设计的世界贸易中心4号楼从“倒映虚空”的一畔拔地而起,总高约100米,成为4座摩天楼中最早建成的一座。


整座摩天楼的外观呈平行四边形,立面的玻璃幕墙经过特殊处理,形成磨砂镜面般的界面,映衬着周边的街景和散漫的天光;建筑自身的体量也由此消解,随着日光的游移时隐时现,呈现出微妙、动人的不真实感,融化在身后城市的布景里。



13米高的大门厅,通过开敞的落地玻璃与室外相连,门厅内的黑色花岗岩墙体,与落地窗相对而立,共同构成了双重反射的效果,池水泛起涟漪、掺杂着斑驳的树影——纪念广场的景象被无一遗落的纳入到了门厅之中,建筑室内与城市公园由此变得亲近无间。



为了进一步消除室内外的边界,槙文彦还在墙体背后、正对电梯间的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大自然的影像,“当你走进建筑,会看到墙面上、屏幕上的天空、树木;当你走出建筑,又会看到纪念公园中的花草、人群。我想要把这样的图景连结在一起。”


“我认为这是一座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温暖而富有人情味,我们都非常喜欢来这里。她映射着这座城市的美丽景象、也映射着那些在这片土地上不幸故去的美丽魂灵。”


——不仅仅是这样,槙文彦的世界贸易中心4号楼还映射着当地民众对逝者的感怀与哀思,寄予着人们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



2017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2011年,槙综合计画事务所受邀设计位于深圳蛇口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这将是槙文彦在中国实践的首个项目。


“2011年9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问我们是否有兴趣设计一个位于深圳的文化项目。项目的地理位置与客户本身都引发了我的兴趣。于是,在2011年下旬,我们拜访了招商局集团并考察了项目选址。当时我对深圳的了解还不多,但在第一次勘察现场时,我就被这个地方打动了。”(© Design Society)



项目基地依山傍海、风水天成,东与深圳湾区女娲公园毗邻接壤,南与香港新界群山隔海相望。蛇口是由招商局集团全资开发的我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哨之地,当年改革开放开拓者袁庚同志的雕像,就伫立在文化艺术中心的一角,见证着过去数十年间深圳的蓬勃发展。



昔日遍布湾区的小渔村随着海潮褪去,代之以雨后春笋般生长、林立的写字楼和高级公寓。正是为这样的故事所吸引,槙文彦决心为深圳设计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公共建筑——不仅仅是满足招商局的期待,更是为蛇口乃至深圳创造一处值得留恋的城市地标。


经过6年的开发建设,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于2017年12月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槙文彦建筑理念的又一次实践;从初期设计到施工落成,槙文彦和他的团队多次亲临现场,确保了方案的精度和品质。坐落在山海与都市交汇的节点,建筑的主体空间由此呈现出面向城市、远山与大海的三重视野。



平展的基座通过开放楼梯、室外坡道和大台阶与地面相连,将来往的人群导入到屋顶平台之上,向内聚合而成充满活力的中央广场;三组悬挑而出的体块又构成了外向、通透的景框,将来访者的视线牵引向山海对岸的远方。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公共建筑,不再是城市当中孤岛一般的存在,而是以地景的姿态,顺应周边的地势起伏、生长。


完全向公众开放的屋顶花园,将原本割裂开来的公园、市区、海湾连结在一起,创造出游园般自在的空间体验,成为深圳湾区的点睛之笔。每到夜幕降临,本地乐队的弹唱伴着飘拂的海风,升腾出灵动、柔软的艺术气息,撩拨着漫步者的万千思绪。




短短2个小时的分享会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在讲座的最后,槙文彦先生将长达上百页的幻灯片定格在了这样一页——黑底白字的画面上,用英语、日语、中文分别写着:Unconditional Love(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是一个出现在《圣经》中的概念,而我认为无论是在文化中、还是在建筑设计中,都应当争取达到这样的境地,这是我们作为建筑师的使命。但是实际上,我们经常向他人索取有条件的爱,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师更需要努力接近‘无条件的爱’。”


*‘Unconditional Love’ is a concept which appears in the Bible, and I think the culture of keeping it, inclu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must be able to reach to it —— unconditional love, this is our mission. But often we ask designers, clients with conditional love, then we have to try to approach to unconditional love.



而回顾槙文彦一生的作品,无不是“无条件的爱”这一原则的践行。50年之后的今天,代官山街区的建筑仍在同城市、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一起生长,螺旋体大楼的椅子一直在那里安静的等待着他的回头客;陪伴了中津小城二十余载的风之丘火葬场晚风依旧、草木幽然,见证了世贸中心浴火重生的4号摩天楼映照出多少哀思与想念;深圳大湾区破土而出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则早已成为当地“值得留恋的城市地标”……槙文彦的建筑从来不像是外表看上去的那般冷峻、不近人情,而是生命体一般有温度的存在。



在简短而亲切的交流互动之后,91岁高龄的槙文彦先生在助理的陪同下,缓缓走向站台,独自坐上了回家的公共汽车。城市的人来车往、与时间的无声流逝,都仿佛在彼时彼地的画面中静止。


祝愿老人健康。



撰文|vickie 

编辑|Z 



 About Archiworld 

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建筑旅行于心,世界之旅于行 

寻木石之道,解营造之惑



FOLLOW 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