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村的变化 | 从村民到居民,我家的生活全面“升级”

来陈华 萧山网 2022-05-18


之前,对于身份的转变,我一直没有实感,身份证上也仍然写着“襄七房村”,就连在外自我介绍,也习惯了报上村名。


直到2019年,村里最后一间自建房被夷为平地,所有村民都住进了高楼;村集体建设的第三个安置房项目完工,前两个安置房也迎来整修和改造,小区有了跑道、花园和健身场所;家家户户刮起“垃圾分类”风潮,环境越来越好,社区活动也日益丰富。



这时,我才发现,原来田野上放风筝、地里摘野菜、院子里冲凉、河道里洗澡的日子早已隐入回忆长河,变得模糊不清了。不管从生活水平还是居住环境,我们都已经完成了从村民到社区居民的转变,生活更是迎来了全面“升级”。



其实,对于身份的转变,大家一开始并未接受,甚至有些不习惯,我妈妈尤甚。从三层的小楼房到150平米的单元房,搬家就是一项大工程。百来方的地方承载不了太多物品,丢弃和换新成了大难题。更别提,我妈妈是个“杂物收藏爱好者”。自建房3楼,一整层都堆满了纸板、各类礼品袋、废旧家电、破旧沙发等物品,甚至还有十几年前的磨盘。这些显然不符合新家的准入标准,妈妈不得不抛弃她的“心爱物”,并逐渐更新观念。慢慢地,她定期将“收藏物”拿去社区回收亭进行回收处理,更是成了我们家垃圾分类的“先行者”,每日定时定点投放垃圾。

除了居住范围的缩小带来的不习惯,邻里之间关系的改变才是令妈妈最难适应的。“以前大家住在一条街上,一声叫唤,左邻右舍都出来帮忙,自从住进了高层,一关上门就变成了独门独户,热闹不复从前啊。”妈妈感慨道。然而这样的情况并未持续太久,自中央广场建成,社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重新将大家的心凝聚起来。


一次,我们一整幢的住户还在一楼办起了专属的“团圆饭”,操办、布置都由住户自己完成,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大家的心越来越近。自此,妈妈又恢复了串门活动,不是带回了13楼阿姨亲手做的菜包饺,就是拿来了15楼阿姨采摘的橘子,还有煮玉米、腌白菜、番薯等等,家里的吃食一下子丰富了起来。


除了串门,妈妈还多了一项活动,便是跳广场舞。每日一吃完晚饭便兴冲冲地跑到广场上,跟着专业老师学习舞蹈,锻炼身体。她所参加的舞蹈团由住户自发组织,社区管辖,时不时还要去表演和参赛,业余生活可丰富了。近来,在社区的带领下,小区内建起了很多“社会组织”,更是经常性的举办一些公益活动,为有需要的人服务,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曾经是村民,现在是居民

这不仅仅是称呼上的不同

随居住形态改变的

还有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

有物质上的回馈

也有精神上的小失落和不习惯

但不可否认的是

生活蒸蒸日上,获得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






图文 | 记者 来陈华
为幸福生活打call的常驻小编 | 萧网君

猜你喜欢
· 浙江新增16例确诊病例,杭州无!萧山这些新变化请注意!
· 萧山区餐饮行业协会祝全区人民新年快乐!
· 我们村的变化 | 一件件民生小事,点“靓”东复村村民幸福生活
· 家的味道 | 除夕夜,来品品我家的大包子!
· 回家之旅 | 倦鸟思归,年染诗画浦江

权威/突发/热点/民生

有态度 有温度


萧民声爆料:0571-2285432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