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4,一个都不少,平安回家!

点点关注呗👉 萧山网 2022-05-18

刚刚,随着5架飞机相继落地萧山机场,浙江第五批返浙医疗队胜利凯旋!



24名由区一医院、区三医院、区中医院、萧山医院四个医共体医务人员组成的萧山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也胜利归来!



“2月9日,我们24人一起去武汉,今天,我们24人一起回萧山。”萧山援鄂医疗队领队、区中医院大内科主任边铁群激动地说。

50天里,萧山的白衣战士们,不分昼夜奋战在光谷院区的救治、护理一线,他们用爱和奉献,展示了萧山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打赢了这场疫情攻坚战。


十里夹道,手持红旗!鞠躬告别,一路平安!
今天上午,武汉市民自发走上街头为这群来自浙江的英雄送行!



离别的不舍,最深的谢意最高的礼遇,都凝结在这条路上


当生命在召唤,他们义无反顾,成为最美的逆行者,他们,是英雄他们,值得我们敬佩!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



屡创第一的萧山团队


这是一支年龄跨度最大的团队,最年长的萧山区中医院大内科主任边铁群已58岁,最年轻的萧山区三院护士陈飘维还不到23岁。

这是一支精干的队伍,在光谷院区他们冲在一线、屡创第一:萧山团队所在医疗组治愈了第一例出院患者;第一高龄92岁的患者由他们主管治疗并且疗效显著;首批患者的第一根腕带是萧山区一医院主管护师胡佳佳亲手佩戴;第一位患者的血标本采集、第一根鼻肠管/胃管的留置、第一次外出CT检查……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完美地演绎着萧山精神。



细致严谨的“消杀(萧山)天使”


“零感染”是“打胜仗”的基础和前提。在光谷院区,有这样一支巾帼英雄,被爱称为“消杀(萧山)天使”。

为了防止驻地交叉感染,区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胡漂科学设置了宾馆房间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划分,制定了医护人员出入宾馆房间的流程。萧山区中医院副主任护师郭利琴分管医疗队的院感防护消杀,从制定感控制度、培训医护人员到防护用品穿脱督导、暴露应急预案完善,每一项、每个环节都要再三确认。区一医院主管护师戴灵、区三医院副主任护师章秀中每次在外围消杀时总是细致地不放过每一个角落。护师陈飘维、华立飞、任玲琳柔弱的身躯中蕴藏着巨大能量,每天得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对病区走廊喷洒消杀和拖地,一圈下来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用爱谱写的天使情怀




站好最后一班岗“说再见”




昨天下午1点,匆匆吃了午饭的胡漂在光谷院区“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好电子病历的检查、质控工作。“我们虽然要回家了,但交给我们的工作一定要圆满完成。”胡漂说。



胡漂是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医生。虽然经历过多场传染病的战役,但初到武汉时,她还是充满了焦虑和忐忑。“整个城市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这是胡漂对武汉的初印象,整个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空旷的路上只有医疗队的车一辆辆飞驰而过。


而就在昨天,胡漂坐上“班车”去医院做交接班时,她望着车窗外,欣喜地发现,武汉已经慢慢恢复了生机。“路上已经车水马龙,甚至还有了堵车的状况,地铁站中也不断有人流涌出,一家家店都开了门,城市又有了‘烟火味’。”班车上一扫往日的沉寂,大家的心情格外舒畅。“一来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二来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胡漂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这个需要打包,这个需要随身携带。”昨天下午,区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孙金明,虽然手头整理着行李,但却一直“心不在焉”。由于医疗资源整合的需要,前天,萧山援鄂医疗队所在的光谷院区正式“清零”。尚未痊愈的6个住院病人转到了同济医院中法院区,而孙金明一直记挂着原38床的92岁老太太。


“老太太刚进来的时候,因为基础疾病较多,还患有老年痴呆,情况一度不太乐观,好在后来慢慢恢复了。”孙金明说,老太太年纪比较大了,考虑到基础疾病较多,还是需要再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因为心里放不下,孙金明还辗转去中法院区医生处了解情况,得知老太太一切都好,他才终于安心打包行李。“突然通知我们可以回家了,确实挺开心的。”孙金明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终于在武汉吃了一顿舒心又“落胃”的晚饭。


前几天,萧山医院的护士许晓玲看到一批批援鄂医疗队开始返程,看见送别的情景,眼睛有些发涩,有感动,也有羡慕。“没想到这么快轮到我们回家了。”许晓玲说,这段时间天气越来越闷热,层层防护下,在没有空调的隔离舱,好像包子在蒸笼里,好在队里想得周到,在护士站放了冰块,受不了了就去冰块上摸两下,缓解一下燥热继续工作。“回到杭州我想第一时间去吃点喝点,哪管什么巧克力高热量,碳酸饮料不健康,如果能吃一碗片儿川也是极好的。”1993年出生的她,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奶茶、巧克力都是“最爱”,她想回到家,把“最爱”统统打卡一遍。


“我要帮忙打包行李去了!”“很多东西要快递,等着打包呢!”……拨通了好几个援鄂医疗队人员的电话,匆匆说不上两句话就忙着收拾去了。“我们来的时候宾馆什么样,走的时候也就什么样。”大家说的这句同样的话语,是医疗队送给武汉“最后的礼物”。





重症病区里的50个日日夜夜




“我们胜利了!关舱大吉!”3月29日下午,结束了50天的“战斗”,郭利琴和战友们录了一段视频,为援鄂之旅画上了句号。



“这一仗打得不容易啊。”郭利琴是区中医院急危重症科护士长,也是杭州第三批援鄂医疗队1队护理的副总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20多年,深知危险重重。光谷院区是武汉收治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隔离区。到武汉的第一天傍晚,大家就接到了立刻上岗的命令。


我是党员,我先上。”郭利琴在百余人的护理团队中,第一个站了出来。第二天中午,穿上防护装备,经过5道门、4个缓冲间,郭利琴走进该院E1-4重症隔离病区,第一件事就是“排雷”。“重症隔离病区‘雷区’多,稍有疏忽就容易感染,所以扫除感染隐患不是小事,马虎不得。”郭利琴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她一边熟悉病房环境、查看病人信息,一边仔细观察、记录隐患。在她的提议下,护士站完善了应对突发紧急状况时的应急流程;清洁区的空气消毒换了等离子消毒机,更衣室的脏衣服得到及时清理……诸如此类的小改进,筑起了医护安全的屏障。


抓细节的同时,郭利琴也抓大局,是护理团的“大管家”。搭建团队构建,明确分工职责,制定流程,规范制度等等都由她主导。管理工作细小又琐碎,但她最在意的还是防护工作。有没有仔细进行手卫生,佩戴的N95口罩有没有严丝合缝,有没有按步骤穿戴防护装备……队友进入污染区前,她总会事无巨细地提醒和叮嘱,一开始甚至还会在摄像屏前“监视”队友,一旦发现不正确的防护操作,就会拿着对讲机“远程指导”。这样的“硬核”防护,让队友们很安心。


1997年出生的陈飘维是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士,也是萧山医护团队中年纪最小的。这50天里,她与团队中的大姐姐们一起,扛起了重症隔离区51位病人护理的重担。由于是封闭式管理,病人的家属不能照顾和探望,因此,护理工作既要协助医生做好医疗护理,又要像亲人一样送饭、喂饭,有时还要陪着聊天和谈心。


每天8小时高负荷的工作,陈飘维坦言:“有时真的吃不消,但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前几天,武汉温度陡升,即使穿短袖也不为过的天气,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小姑娘瘦弱的身体,发出了“警报”,头痛、头昏、心跳加速。在同事的强烈要求下,陈飘维被送出病区。但第二天,她又“满血复活”,准时上岗。


“小毛小病大家都有,作为团队的一分子,自己没有理由拖后腿。”陈飘维小小的身躯里有大能量。前不久,24岁的她向武汉援鄂临时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今后,我将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实提高自己,继续投入到医护工作中去。”她这样写道,也说出了萧山24位援鄂医护人员的心声,“回到萧山后,我们也将继续作战。





像照料亲人一样守护病患





“感谢你们在新冠肺炎肆虐武汉的高峰时从杭州赶来,把我们的亲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悉心治疗,不仅在生理疾病上,同时也在生活上给予关爱……”昨天,在整理手机相册时,章秀中又看到了这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心里泛起阵阵暖意。由于存在感染风险,信件不能带出医院,她特地把信的内容拍了照存起来,对她来说,这不是一封普通的感谢信,而是来自武汉人民的温暖。“这份温暖,是一定要带回萧山的。”



作为区第三人民医院外科护士长,章秀中在光谷院区驰援的也是护理岗位。在这50天里,她无微不至地照看着一批又一批的病人,为了更好地照看病人,她甚至自学了武汉话。“有一次,院里转来了一位90多岁的老婆婆,情况比较严重,一开始基本不和我们交流,问什么都没有反应。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听不懂我们讲的普通话。”章秀中说。为此,她特意利用休息时间学起了武汉话,立即拉近了她与老人的距离。经过治疗,老人的病情慢慢好转了,精神状态也好了许多。尤其当章秀中用武汉话和她打招呼时,老人会简单做些交流。看到这些,章秀中心里暖暖的。



和章秀中一样,在武汉驰援的这50天里,萧山医疗队的队员们工作很辛苦,但大家的真诚付出,也获得了更多真诚的回应。这,让队员们在异乡抗疫的日子,变得温暖起来。


“很多患者都很体谅我们的辛苦。” 来自区一医院的胡佳佳说,在给患者换氧气管的时候,当护士换好鼻导管,很多情况还可以的患者都会主动把管子带到耳朵上固定,让护士们走远一点。“这个我们可以自己来的,你们离远一点,别离我们太近了。”听着患者这些话,胡佳佳的鼻子都会有些酸酸的。她还告诉记者,在他们来到病房的时候,患者都会主动戴上口罩,用自己的行动减少医护人员感染的可能性。


蔡文亮是萧山医院内科医生,在光谷院区抗疫的这段日子里,病人,已经成为他和同事们在异乡的“亲人”。“疫情期间,有些患者入院比较匆忙,甚至都没时间带拖鞋等日用品。这时候,我们就会把自己的日用品分给他们用。”蔡文亮说,大家有的给患者送拖鞋,有的送洗发水,自己不够用了,就和同事们合着用。而患者们,也把这些外地来的医生当作了一家人。医生护士们被防护服包得严严实实,但患者可以仅凭声音,就能分辨出不同的医护人员。医患之间的暖心相处,让这段时间成了特殊的记忆,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湘湖春已至

萧然迎君归


致敬!
感谢!

欢迎回家


来源丨萧山日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健康萧山
欢迎回家的常驻小编丨萧网君


猜你喜欢

· 4月1日起,在地铁车厢里做这些事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 19公里彩虹骑行道,年底迎来收官!这里将成为萧山南部最美风景线

· 昨天凌晨,梵高知名画作被偷了

· 劲爆!万券齐发!5折住开元,5折吃大餐,你离优惠就差这一步

· @所有人,明天上午10点,杭州再发消费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