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攻坚“重症堡垒” | 东大人站好最后一班岗!

共同战“疫”的 东南大学 2020-08-19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渐缓解

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队

陆续撤离武汉


但有一支20人的专家团队

作为国家专家督导组留守武汉

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


其中就有来自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两名医学专家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邱海波是二十人专家团队的一员。攻坚“重症堡垒”,他始终冲在最前线。




前段时间,两张照片刷屏网络。一张是武汉解封后仍留守在武汉重症病房里的“重症八仙”的树林合影,一张是出征前后邱海波的照片对比。网友用“一夜白头”表达对邱海波的心疼。


对此,邱海波一如既往地淡然:“‘重症八仙’照片是想让大家看看我们本来面目,因为平时总是穿着防护服。当时临近武汉解封,这张照片也给大家信心。‘一夜白头’照片,真的是曝光问题。武汉前期确实让人焦虑,但是现在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形势向好,应该不用担心。”



目前,邱海波驻守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这一重症定点医院,和同事一道奋力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他用“争分夺秒,不放弃每一个重症、危重症病人”来概括武汉前线一如既往的信念和攻坚的决心!


“30多年我一直说‘重症病人的生命是在病床边上盯出来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更是如此,因为很多病人从轻症转为重症几乎没有征兆,所以更需要我们前线的重症医护‘紧密盯人’。”邱海波对这样的日夜奋战早已习惯。



“团队作战”是邱海波对记者强调的一点。“我们和武汉医护携手,共同诊疗。从不觉得我们作为国家专家组成员就真的是高高在上指导别人,因为武汉医生的水平也很高,我们是一起探讨的。”他说,没有共同的理念、行动和水平,团队一定无法携手共同战胜病魔。


邱海波特别想念东南大学中大附属医院重症团队的“家人”:“在这次战‘疫’中,我们团队得到更大的历练,每个人都坚守职责、独当一面、协同作战,都是好样的。”



回来第一件事想做什么?“当然是赶紧回归医院的重症救治日常。重症病人在等着我们,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这就是医生的本职和宿命。”邱海波说的是大白话,也是真心话。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潘纯与邱海波一起,在二十人专家团队中,展现东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咬牙扛住,扛住就能胜利!”这是潘纯常对自己说的话,而这句话在武汉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得到了最好印证。


“我们眼下的主要工作是尽可能挽救更多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潘纯说。



目前,武汉危重型病人全部集中到四家医院。由于这些病人大多数年龄偏大,并发症较多,且病程较长,如何对这类病人进行后期治疗无疑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压力。专家团队的留守将给予武汉当地医院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对病患的筛查管理提供了规范指导。


还记得1月26日驰援武汉时的场景,疫情肆虐,各地专家纷纷前往武汉支援。“那时候压力真的很大。”潘纯说,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团队成员一次次调整物资分配和病患救治方案,正是为了保证病人治疗和医护人员“零感染”。



4月5日,潘纯和团队成员迎来了金银潭医院第一例撤除ECMO康复出院的患者。“在治疗的78个日夜里,患者经历了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和血流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这不光是对医生医术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团队协作度的考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临时组建的、非整建制团队来说,能够将他成功治愈出院,是非常难得的。”


目前,潘纯所在团队负责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ICU病房中还有5个ECMO患者,“相信在我们团队的坚持努力下,我们很快就能迎来胜利曙光。”


致敬最后的坚守

共盼胜利的曙光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习近平推荐的书,你读过几本?
地球给你发了一个警告!
院长开讲!东大最强天团来袭!
大咖“云”集!重磅来袭!东大读书节等你来!


内容来自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荔枝网编辑 | 林凯贤

致敬坚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