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大电子,60周岁生日快乐!

止于至善的 东南大学 2022-05-01


今年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迎来了办学98周年暨独立建院60周年院庆

一路走来

他们薪火相传 漫漫求索

学术、科研成果颇丰

今天跟随官微

一同追溯他们的足迹




追溯!东大电子的历史足迹!


1923年

1923年,茅以升教授任工科首任主任。在茅以升、杨杏佛等七位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工科增设土木、电机两系。自此,国立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前身)电机系正式成立“电火花”就此点燃

茅以升

1952年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电信工程系(后为无线电工程系)创设电真空专业,这是我国第一个电真空专业。1955年该专业改名为电真空器件专业,由陆钟祚、闵詠川教授领导。


陆钟祚(1913-2001) 著名电子学家、教育家,1913年11月生,江苏苏州人,193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电机系。我国高校第一个电真空器件专业和电子学研究室的创建者,先后任无线电系副主任、电子工程系主任、电子学研究所所长。



闵詠川(1916-1979) 著名电子学家。1916年1月生,江苏省武进县人。1939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电机系,与陆钟祚教授等组建国内第一个电真空器件专业。

1960年

1960年,陆钟祚教授在校报上发出激荡人心的呼唤——“向无线电电子学进军”


1961年

1961年,南京工学院电真空器件专业从无线电工程系分出,单独成立了电子器件系,陆钟祚、闵詠川教授出任第一任正、副系主任。

1977年

1977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电子器件系改名为电子工程系(电子学研究所)。

2003年

2003年,东南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2006年

2006年,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撤系建院,正式成立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厉害!东大电子的高光时刻!



01

建国初,东大电子哪位教授的团队修复了国家急需有轨电车电力系统汞弧整流管?

点击空白处 上下滑动查看答案

闵詠川教授团队。他们成功修复国家急需有轨电车电力系统汞弧整流管,支援了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的电力交通事业,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02

70年代,东大电子打破国外的禁运和封锁、填补了国内电子对抗专用器件空白,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的产品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 上下滑动查看答案

波长10cm的储频行波管。70年代初,电子工程系的教师们与电子管厂工人一道,在缺少技术资料及设备的情况下,日夜加班,攻克难题,花一年多时间就研制成功了波长10cm的储频行波管,打破了国外的禁运和封锁,填补了国内电子对抗专用器件的空白,为空军部队装备吊舱式干扰机提供了关键的心脏器件,成果曾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03

东大电子在哪一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内偏高清晰度单色显像管”?

点击空白处 上下滑动查看答案

1995年。根据《人民日报》1995年10月5日第八版,《南京日报》1995年9月29日第三版以及《文汇报》1995年10月9日等报道,提高显像管高分辨率与降低功耗的矛盾,长期困扰着国际电子光学界,由东南大学电子学研究所研制的世界第一只“内偏高清晰度单色显像管“和”内偏高清晰度彩色显像管”,成功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04

中国激光领域最早获批的美国专利是由东大电子教授申请的。该专利项目是什么?这位教授是谁?

点击空白处 上下滑动查看答案

1985年4月1日我国专利法开始实施,电子学院凌一鸣教授在专利法开始实施当天以“大功率氦氖激光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中国发明专利,NO.85100563.2),1987年6月25日授权,直到专利保护期满。同时该项目于1986年3月26日申请了美国专利(Gas Laser Having Flat Discharge Cross-section,NO.4862476),于1989年8月29日获准,这是中国激光领域最早在美国获准专利权的发明。在此基础上,“高功率扁平放电管氦氖激光器及其应用”于2007年1月获国家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扁平管氦氖激光器及其实验室样机



骄傲!东大电子的科研成果!


六十年来,东大电子人潜心攻克核心技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始终胸怀一颗中国“芯”,先后承担和完成了一大批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近十余年来,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电子学院)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奖状



电子学院孙伟锋教授项目团队经过十余年砥砺研发,构建了高压智能功率驱动芯片设计与制备的技术体系。该成果实现了我国高压智能功率驱动芯片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并服务全球的重要转变,荣获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电子学院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实现MEMS工艺软件国产替代化,有力支撑我国MEMS大规模生产代工模式,研制出高性能气象类MEMS传感器,应用于国防军事、环境气象监测等领域。


电子学院实验室学生向温家宝总理展示便携式气象仪



电子学院研制的多功能气象仪在央视新闻中被报道


电子学院孙立涛教授团队在原子尺度实时观察电子器件的工作过程,实现器件的可视化制造,提出并实现了石墨烯在污水处理、口罩滤芯等环保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2020年,孙立涛教授团队基于石墨烯超大比表面积特性所研发的40多万只石墨烯基口罩于疫情爆发第一时间驰援了武汉。



//



电子学院光传感/通信综合网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团队深入研究分布式光纤传感与光接入网技术,与亨通集团产学研合作,“高可靠海洋光纤光缆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获得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成果用于构建国际海上丝绸之路海缆通信网络系统



电子学院先进光子学中心团队面向未来国家B5G超宽带无线通信、新体制雷达电子战系统对宽带光电信号处理芯片的需求,开展硅基光电集成芯片研究



电子学院先进光子学中心团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国家需求,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超分辨光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光子技术构建了高灵敏高通量生物传感芯片,为解析疾病发生机制、提高患者生存率等生命医学领域的重大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电子学院显示技术研究中心团队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偏振全息波导增强现实显示技术,先后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0),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21)等国内外奖项。



电子学院显示技术研究中心与荷兰飞利浦研究院合作,率先在国内开展信息显示视觉感知研究,并在亮度自适应调节、色彩匹配管理、视觉感知模型、主客观评测等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由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技术教研室参与研发的安检设备应用于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安全检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东大电子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的低功耗物联网定位产品在武汉方舱医院紧急投入使用,实现医院内人员和物资的实时定位和动态管理,大大提升了方舱医院的管理效率



优秀!东大电子培养的杰出人才!


六十年来,东大电子人秉持“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代代相传,青蓝相继,形成了求真务实、严谨创新的学术氛围,建院初期,教师们自力更生,修旧利废,开展教学实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今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更加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历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内外竞赛中屡获大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六十年来,电子学院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人文素养、突出的创新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理想远大和道德高尚的电子信息领域领军人才,培养出刘盛纲院士、韦钰院士、黄如院士、周顺圭、高涛、丁耘、黄学良、苏巍、孙洪军等一批杰出校友。

……


与时俱进!开创全“芯”未来!


六十年筚路蓝缕 风雨兼程

六十年风华正茂 厚积薄发

六十年砥砺沧桑 携手同行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布局建设“一体两翼”的发展新格局,以九龙湖校区为创新主体,江北新区和无锡校区为产教融合的设计与制造两翼,围绕国家高端电子元件的“可设计”与“可制造”两大瓶颈问题,开展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MEMS、光电材料与器件、新型显示、精密封装测试等专项攻关,继续推进电子信息领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蜕变,开启智能制造新业态,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开创全“芯”未来


微纳大楼

效果图

电子信息新大楼和实验室效果图和实景建设图


抚今追昔 青蓝相接

一代又一代东大电子人

肩负着国家的使命

谱写出时代的华章

 东大电子,60周岁生日快乐!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部分资料来源于东南大学档案馆、《东南大学史》

素材 |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配图摄影 | 张义林 韦朝洪 严宇腾

编辑 | 周静 东萱

分享、点赞、点亮1000个在看!

为东大电子送上生日祝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