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和我的东大 | 林鸣: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

以人才报国的 东南大学 2022-10-19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凝心聚力,成就伟业


他是学弟学妹们眼里亲切的林学长

是稳健务实、心怀家国的林校友

是潜心科研、敢为人先的林院士


他,就是东南大学1978级校友林鸣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人物简介


林鸣 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江苏兴化人,1978级港口水工建筑专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



东南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

我和我的东大

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我们将以东大智慧、东大力量,构筑起未来的中国脊梁。


6月6日上午,在东南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上,林鸣院士作为校友代表讲述了“我和我的东大”故事,提起那项跨越伶仃洋的世纪工程,一桥飞架三地的磅礴壮景再次浮现在大家眼前。



向上滑动阅览

我是1978级校友林鸣。

我的父亲就是南京人,因此我与南京的缘分是流淌在血脉之中的。44年前,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来到南京开启了求学之旅;20年前,我又回到南京,建设了南京长江三桥;而今天,我再次回到南京,站在了校庆大会的现场。我这辈子建了很多桥,桥梁指引我不断走向远方,也连通了我回家的路。

昨天,我看了同学们演出的关于港珠澳大桥的话剧,那段岁月又重新浮现在我眼前。大桥建设之初,我们只是一个初学沉管技术的团队,面对的是一条多方面没有先例可循的深埋沉管隧道。我们原本计划与国外专业公司进行技术合作,但是数亿元巨大预算差额,让我们决心走上自主攻关的道路。我们的中国工程师从零开始,用两年多的时间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用近四年的时间完成了33节沉管隧道的安装。第一节沉管安装,我们不眠不休地花了整整五天四夜;最后一个接头的安装,我们只用了不到1天。而在国外,类似的安装至少要6个月。我们用7年的时间为国家完成了港珠澳大桥这项超级工程,也让我国在沉管隧道领域一跃成为世界领军国家之一

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我相信港珠澳大桥的奇迹只是一个起点,越来越多的东大人将继续投身祖国的建设伟业中,我们将以东大智慧、东大力量,构筑起未来的中国脊梁。



原创剧《奔向远方的彩虹》

东大学子眼中的港珠澳大桥

我们中国人,现在真的可以拍着胸脯对全世界说,我们造的跨海大桥,那就是最好的!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集桥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其建设难度之大,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也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伟大工程的背后,需要的是责任和担当。十余年里,数千名无畏风雨、勇攀高峰的桥梁建设者迎着风浪勇毅前行,在伶仃洋上绘出一道彩虹,在大海深处写下雄壮诗篇,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彰显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奋斗精神。以林鸣校友为代表的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东大学子。


滑动查看更多演出精彩瞬间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JOIN艺术团的同学们根据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过程改编打造庆祝建校120周年原创献礼话剧——《奔向远方的彩虹》,通过同学们的视角和理解去刻画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以林鸣院士等为代表的4000多名建设者的真实群像,致敬中国桥梁建设者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


校庆前一天,林鸣院士专程来到九龙湖校区焦廷标馆观看话剧演出。演出结束,观众席上的泪水交织、掌声雷动。林学长在学弟学妹们的欢呼中走上舞台,与剧组主创人员一一握手,剧组向林院士送上了精心准备的话剧定制礼物。



“新闻里看到的林院士,是一名非常有魄力的领导者,但亲眼见到之后感觉他是一位十分有亲和力的学长。演出结束之后,林院士一上台就对所有的剧组成员深深鞠了一躬,这让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感动。林院士作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这项世纪工程的总指挥却如此谦逊朴实,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至善风范。”剧中人物林明的饰演者、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江宇杰如是说。


在林鸣院士走出剧场那一刻,同学们发自内心地喊道:“谢谢您,林鸣院士,欢迎学长常回来!”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奔向远方的彩虹》视频



“漂浮技术的工程展望”学术沙龙

止于至善的强国交通人

实现漂浮技术突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创造历史的机遇。


港珠澳大桥勾勒的世纪彩虹在那片奔涌的伶仃洋浪花中傲然伫立,而林鸣院士对海上工程的探索却未曾就此止步。


漂浮技术,是融合了港口工程、海洋环境和工业工程三个领域的新型交叉学科,其意义在于可以代替传统的填海造田工程。



此次回到母校,林鸣院士与母院师生一同回顾了世界各国填海造地的情况。填海造地这类传统工程对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可逆的巨大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突显,而漂浮结构恰有望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林鸣院士正在着力钻研的新征程。


在交流的结尾,林鸣院士掷地有声地说道:“实现漂浮技术突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创造历史的机遇。”那一刻,大家仿佛亲眼看到了攻克海底沉管隧道核心技术难题时的林总,看到了誓要在世界制定“中国标准”的大国工匠,看到了科技报国、止于至善的强国交通人。



在和林院士的交流互动中,东大师生围绕各国漂浮技术发展、资源结构优化、港口规划与布局、相关学科教学改进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拓宽科研思路,展望我国漂浮技术的未来发展





百廿东大

栉风沐雨 薪火相传

一代代东大人

始终胸怀“国之大者”

用东大作为、东大智慧

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未来必将承百廿荣光

同心聚力、勇毅笃行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

作出新贡献、创造新辉煌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供稿 | 交通学院

配图摄影陈可心 韦朝洪

编辑 | 曾露娇

责编|东萱

分享、点赞、点亮1000个在看!

承百廿之荣光,启未来之新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