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根头发引发的血案

南风窗记者荣智慧 南风窗 2019-04-17



头发的重要性,放之四海而皆准。长有长的意义,短有短的功效,有和无、真和假之间也横亘着巨大的分水岭。鲁迅在《头发的故事》里就说,“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




2019年2月20日,美国纽约市人权委员会公布了一项指引,禁止发布歧视黑人常见发型的政策,并把这种政策定性为“种族歧视”。


委员会的报告指出,之前一些公司针对黑人的发型的政策,构成了“刻板印象”,给人造成拥有这些发型是不专业的感觉,包括爆炸头(Afro)、粟米头(Cornrows)、雷鬼头(Dreadlock)等等。



违规的公司将面临高达25万美元的罚款。


头发的重要性,放之四海而皆准。长有长的意义,短有短的功效,有和无、真和假之间也横亘着巨大的分水岭。鲁迅在《头发的故事》里就说,“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


  圆颅党和嬉皮士 


现代美国人认为,短头发意味着好品行。这种看法也许可以追溯到他们的清教徒祖先。


奥利佛·克伦威尔和他的清教徒都是一色的“小平头”,因此常被人叫做“圆颅党”。而皇家军队都是长发如魔,人们却叫他们“骑士”。那场英国内战里,查理一世丢掉了头发和人头。一大群整整齐齐的“圆颅党”登上了美洲大陆。


电影《克伦威尔》剧照。


长头发令人愤怒,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长头发的嬉皮士成群结队,大呼小叫,把大多数淳朴的美国人民气得够呛。批评男士的头发太长,最早“上纲上线”的人可能是圣保罗,他说“男人蓄长发是耻辱之举”。从那以后,教会针对长发男性展开了长期战争。入教的人必须剃发以示虔诚。


不过,不知道圣保罗有没有为耶稣的发型而悲痛万分。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国会议员蒂普奥内尔特意命令一位助手做了个发型调查。“我们发现,自从基督时代以来,男性在90%的时间里都是蓄长发和留长须的,”这位来自马萨诸塞州的短发议员说,“西方世界转向短发和剃胡须的习惯,是在普鲁士大胜法国之后才兴起的。美洲所有伟大的英雄都留长发。美国人没有必要为此感到惊慌。”



  假发热 


假发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最有权势的男人戴上假发,就会带动一股“时尚”风潮。法国的路易十三世,跟法国的许多男人一样,部分脱发,1624年,他23岁的时候就谢顶了。于是搞了一顶假发。


路易十四从1643年到1715年统治法国,晚年的秃头令他十分恼火,只有他的理发师可以看见他秃头的样子。每天早晨,他只允许仆人通过床上的幔帐把假发递进来。“太阳王”的大码假发风靡一时,满朝文武竞相模仿。


路易十四画像。


在17世纪中期的英国,大型假发也是受欢迎的东西。强盗们抓住小孩,剪掉他们的头发,拿去卖给做假发的人。在黑死病的年代,买假发的人不免心下惴惴,想赶时髦,又怕染病——万一这些假发是从死在街头的尸体上剪下来的呢?


假发越来越多,大厦门口都专门建了衣帽间,以便于人们打理这些繁琐的“时尚”物品。整个18世纪,所有的英国士兵每周都发一磅面粉,用来给假发扑粉。英国法官迄今仍戴在头上的、编有辫子的假发,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皇家律师》剧照。


哈佛大学坚决不向“时尚”妥协。17世纪中期,哈佛大学明令禁止“长发、刘海、前缀、卷发、起皱的头发、分头或者往头上扑粉”。


假发的丧钟,是法国大革命敲响的。法国市民可不客气,看见“腐朽”的假发就剪。


《绝代艳后》剧照。


1795年,英国对假发征收重税,让这股假发热降了温。佩尔·班因德在《遮盖物和道德》一书中说,当时的税额是一个吉尼,任何走在街上戴假发的人都被称为“吉尼猪”。拜伦爵士有一头自然的长发,他成了新的时尚icon。


美国竟然一直不流行假发。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美国驻法国大使本·富兰克林找不到一顶合适的假发。有一次,他受法国皇室召见,赶紧买了一顶假发,假发中看不中用,体验极差,擦伤了他的头,富兰克林一怒之下干脆不戴了,头戴一顶海狸帽登门造访。


结果火了。富兰克林用自然的、稀疏的头发,配上圆形的海狸帽,正符合人们对革命者形象的想象。甚至有人说,他代表了美利坚合众国那种不为潮流所动、独树一帜的伟大精神。




  头发引发的血案  


头发在别的国家顶多是“要钱”,但是在中国,“要命”。


头发的故事里,神奇莫过于“神鞭”。《神鞭》是冯骥才的中篇小说。傻二是个天津人,平日憨憨傻傻的,但一头祖传的辫子功却不含糊,先后打败了武术界的祖师爷和日本武士。名流绅士们送来了“扬我国威”的匾额,连洋货店的掌柜也惦记买下这条辫子卖给洋人。


义和团起义,傻二跟着去打洋人。挡不住洋枪洋炮,辫子断了,傻二的信心也没了。民国三年,全国男人都得剪辫子,傻二也剪了辫子,加入北伐军,成了一名神枪手。


原来,傻二的祖先练的功夫,必须要剃光头。清兵入关后,男人要留辫子,傻二的祖先把功夫改用在辫子上,这才创出了“神鞭”绝活儿。傻二加入北伐军的时候说,“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就得割。我把‘鞭’剪了,‘神’却留着。”


历史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和徐克的电影《狮王争霸》里黄飞鸿扔掉李鸿章赏赐的狮王金牌,陈嘉上的电影《精武英雄》里陈真说“要击倒对方,最好的方式是手枪”有异曲同工之妙——头发是一个“过去式”的象征。新的世界到来了,强制性地要求人们告别旧功夫、旧肉体。


断手断脚,劳动力就丧失了。只有头发,才是最合适的“替身”


鲁迅在《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里,没少为留发和留头操心。阿Q也曾为此如坐针毡,犹疑彷徨。


这并不是夸张。孔飞力的著作《叫魂》,可以概括为“一根头发引发的血案”。1768年发生在中国的剪辫案,引起了全国性的民众恐慌,更引发了皇帝乾隆的高度关注,以及整个官僚系统的剧烈震荡。


《神鞭》剧照。


利用头发“偷魂”“叫魂”的巫术,真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罗生门”般的案件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深刻冲突,群众的权力幻想、满汉之间的利益博弈,还有君主-官僚-平民之间的复杂关系。


头发虽小,联系万千。调侃中见痛苦,欣慰中见悲哀。围绕头发的斗争,也许一直存在。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荣智慧 rzh@nfcmag.com

新媒体编辑 | 杨露 yl@nfcmag.com

排版 | GINNY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文推荐



南风窗读书会系列活动(第四期)现已开启报名

(已添加“阿窗”进群的粉丝不必重复添加)



快递到家,享受最佳阅读体验


点击发现更多好物


觉得文章好,点赞一个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