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垃圾分类,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何承波 南风窗 2019-07-26



上海垃圾分类有两张面孔。


在网上,垃圾分类是个网红IP,源源不断的段子、表情包,像病毒一样传播着。没人会想到,“垃圾分类”这个毫无网络气息的词汇,最终成为近期中文网络上最大的网络迷因。


“你是什么垃圾”,这句话以郑重的口吻,随口一说,便有一丝存在主义的意味,既荒诞又真实。



01

老和少


网络迷因的创作和传播,是有立场和态度的。它试图开涮强制垃圾分类下的某些不合理,但并无过多的对抗意识。垃圾分类是件严肃、政治正确的事,没人会否认环保的意义,但又难以照单全收。


当然,网络迷因是会变异的,“你是什么垃圾”,经过了无数次病毒式的扩散,最终沦为了一句意义虚无的网络用语。它派生于垃圾分类,但已经与宿主无关。围绕垃圾分类产生的段子手,也不再是上海的围观者。


与这种消解相反,线下却是另一种风景。穿着黄马甲的大爷大妈,用严肃和权威的神态告诉所有人,这场运动是不容置疑的。


他们不是系统的一员,而是业委会成员,是楼组长,或者只是普通的居民,凭借着对垃圾分类的热情,他们自发地投入到垃圾分类的大军,自告奋勇地担起了监督管理的职责。



分化是显然的,年轻人和老一辈对垃圾分类的接受度大不一样。我在上海三天走访二三十个小区,基本印证了这一看法。


去上海前,我的设想是这样的:垃圾分类,年轻的支持者可能更多,因为他们对环保有更高的热情,知识构成上也会比老一代更丰富。而老一代人的学习成本会更高,接受起来或许就更难。


但多个小区的居民给了我确凿无疑的答案:垃圾分类,老年人比年轻人分得好。用赵本山的话就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老人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人大立法的,要遵守。


7月3日,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龙华社区,志愿者向居民介绍自制的垃圾干湿分离器


这种意识在老一辈中比较普遍,扬波大厦几位七八十岁的居民告诉我,小区老年人知道,面对集体,牺牲和服从,是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


年轻人接受起来则没那么容易,转而把某些或大或小的不适应,释放在网络空间里。



02

奖和罚


分化是垃圾分类政策的强制性所引起的激荡。


经过这么多年不温不火的垃圾分类实践,种种社区动员和激励政策无不是温水煮青蛙。当然,这不光是上海独有的问题,全国都是这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上海就开始了垃圾分类的探索,新千年伊始,原建设部确定了八个试点城市,上海位列其中。



2010年开始,上海垃圾分类开始提速,经过四五年的发展,试点小区从100个拓展到1万多个。


上海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效果还是不够理想。上海发现,实施多年的奖励措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上海以绿色账户来激烈居民做干湿垃圾分类,积攒的积分可以换取一些生活物品。这只提起了部分居民的兴趣,而真正的垃圾分类,却依靠保洁员的二次分拣。


这种主流的垃圾分类模式,得到了政府的助推,很多地方的垃圾分类和减量效果,实际上跟保洁员的补贴直接挂钩。


在最近一期综艺节目跑男中,就进行了主题为“垃圾分类”,体验保洁员分拣垃圾的活动


这就给社区动员造成了巨大的难题。基层组织上门宣传、监督,名不正言不顺,面对瘫痪下去的垃圾分类系统,也无能为力。


奖还是罚,是所有城市在试点垃圾分类时的必然困境。


2017年,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后,中国城市再次开始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如今普遍感到恐惧的46座城市,就由这个方案提出。



垃圾分类的热情,远不止于此。据媒体统计,截止到2018年9月,全国有104个地级市和342个区县都在试水垃圾分类。


方案明确提出了以奖促分的思路。无一例外,“积分奖励”作为创新机制,在所有试点区域遍地开花。


北京试点的3000多个小区里,一公斤厨余垃圾可以换得2分,一公斤可回收垃圾可积10分,满30分,居民可兑换洗衣粉或卫生纸。


每个人都是污染者,要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但奖励模式,摆明了是促进垃圾生产的逻辑。


6月6日,北京市东城区崇外街道新怡家园社区的居民学习使用智能回收设备

 

奖励模式的有效性引起了广泛的质疑。资源循环率不高,减排量控制不下来。所有号召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强制手段正式登台亮相。


上海静安区一位业委会主任告诉《南风窗》记者,以前上门宣传,居民多是给白眼,更多情况是,他连居民的家门都没办法敲开,有效宣传几近为零。



今年年初,上海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垃圾分类正式立法,并宣告了强制时代的到来。


业委会主任再次上门时,他特别强调了这是政府和国家在做的大事。“我是去号召他遵守法律,不用再费劲地跟他谈什么环保问题了。”


一时之间,应声者众,局面大为改观。就这样,上海打响了第一炮,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03

多一点耐心


上海垃圾分类的强制性,集中体现在定时定点的集中监管。把分散丢垃圾可能会耗损的巨大人力成本,收缩起来,把可能存在的监管漏洞一一堵死。


一个小区一两个投放点,楼道和地面垃圾桶全部撤走,街道上的垃圾桶也逐步减少。如此一来,丢垃圾的日常行为被逼向一个透明可见的真空环境。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正式下放到居民。



为此,成百上千的社区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黄马甲大军。为了可追责,各小区还纷纷装上了监控。


这是定点的逻辑,从横向空间上来缩减监管成本。定时则在纵向上做压缩,设定了每天两个时段,其余时间,厢房保持关闭状态,有垃圾也得先存在家里。


可以说,上海的垃圾分类有那么一些不太友好的地方。


这种强制性也体现在分类体系上。干、湿垃圾,是基于后端处置系统而诞生的标准。不可否认所有垃圾分类都服务于后端处置,但如何转换为一个更易解的知识框架,传递到民众心中,是上海市急需解决的难题。


因此诞生的调侃就是,你以为的干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干垃圾,湿垃圾,也不是你想象的湿垃圾。这是上层决策端和市民接收端的错位。



以社畜自居的年轻一代,感受到了某些不适应的地方,而这种细微的心理感受又在网络吐槽和段子的传播中,逐步消解。


网络的狂欢里,是这一代年轻人应对这场全民工程的基本姿态,与其说是拿垃圾分类开涮,不如说是自嘲以降低姿态,在这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中找到自洽的位置。


图源网友:魏则楷


没人会否认垃圾分类本身,所有的不适应,最终交付于时间,消散于习惯的养成。


事实上,垃圾分类成功的国家和地区,无不采取了这样的源头强制性。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任何垃圾分类的成功范本,无不走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伴随着反弹和回落,伴随着缓慢的进步和改善。所有一蹴而就的尝试或许都是枉然。


社会习惯的养成,是润物细无声的,给民众一点耐心,慢慢来,一切将变好。




作者 | 本刊记者 何承波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排版 | GINNY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热文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