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岁就被Fire是什么感觉

奤奤 南风窗 2019-07-26




别误会,此Fire非彼Fire。


34岁的美国人斯科特“觉醒”了。


他开始拒绝成人生活的标准模式:毕业后工作赚钱,拿出大量贷款买新车和房子,然后工作40多年来还贷,为自己预支的享受付出代价。


斯科特准备通过节省日常的支出,适当地投资,花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经济独立并提前退休。他说服了妻子泰勒。从此,原来的生活水准出现断崖式下降。他们甚至睡在父母的地下室两个月,以节省房租支出。


这是纪录片《玩火》(《Playing With Fire》)记录下来的一对美国夫妇的故事。他们是人数日益增长的亚文化群体——“FIRE”运动的践行者之一。



“FIRE”,是“Financial Indepengdent Retire Earily”(财务自由,提前退休)的简称。如同里肯斯夫妇一样,大多数的FIRE人群希望通过以最大的收入,和最少的支出,在法定的退休年龄前实现财务自由,从而能够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这群“FIRE”群体中,甚至有人可以在30岁或更早便步入“退休”的殿堂。



这股从全球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燃起的“火球”,从北美火到了欧洲、再到澳大利亚,也随着互联网的传播来到了中国。在美国,没听过“FIRE”,就说明你跟不上潮流了。社区网站Reddit上的“FIRE”页面,已吸引约44.6万的土澳粉丝。


“FIRE”运动,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01

精心规划的蓝图


“FIRE”运动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最开始,运动的主体是美国从事科技行业、软件编程工作的“理工男”。这群人最想实现的目标之一,便是尽早实现财务自由。


他们所谓的“财务自由”,是到达这样一个临界点:储蓄达到一年支出的25倍。


为何是25倍?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威廉·班根通过分析了美国过去75年来的股市和退休案例后,归纳得出:只要在退休第一年从退休金本金中提取不超过4%,之后每年根据通货膨胀率微调,即使到过世,退休金都花不完。


因此,财务自由需要的最少的资产金额为家庭年开销除以4%。


为了尽早达到这一目标,大多数的“FIRE”践行者都会适当地节省自己的支出。具体需要的资金,视你的欲望而定。这划分了“FIRE”的不同类别——“肥FIRE”和“瘦FIRE”。前者是指在践行过程中保持与以往较为相同的生活水准,而后者较为极端,可以说是达到“极简生活”的要求。



他们是行走的“计算器”,能够快速地运算,并经常使用自制的电子表格来跟踪其资产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为了资金的安全,他们多是采用投资组合,将钱放在不同的篮子中,以稳妥地获取收益。


彼特·阿德尼是“FIRE”运动早期践行者之一。他便是依照这个法则,算出了实现财务自由所需的金额。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他大约每年挣67000美元。节俭的生活方式加上有效的投资理财手段,使得他在2005年30岁时便退休了。


彼特建立了一个个人博客“钱胡子先生”,拥有38000个粉丝。在其中一篇文章中,他写道:“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意味着频繁的裁员和难以稳定的工作。作为现实主义者,我可以采取手段,使得自己不至于破产。



这是早期“FIRE”群体对环境的应激反应的缩影。


90年代末21世纪初,美国经历了第一场互联网泡沫。人性的贪婪,在荒诞的市场中被不断放大。处于风暴的中心的多数互联网行业工作者,经历了他们人生最戏剧化的时期——他们从手握膨胀的财富,一夜回到奋斗原点;从互联网行业抢手的“香饽饽”,到担心失业。而在缓和回春了一段时间后,又遇上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飘忽不定的环境造成的不安全感,是这个群体的“标签”。对于他们来说,从工作中获得价值已不是他们最大的追求。外部的世界既然不可控,那只能转而向内,把控好自己的生活。


于是,这群左脑思维的理工男们,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与数学运算,精心计算每一笔收入与支出,为未来规划了一个可控的蓝图。



02

一场逆流的反抗


随着“FIRE”运动的发展,追随者已拓宽到多个国家、不同职业的“千禧一代”。


网络上已有许多个“FIRE”运动的讨论社区与论坛,并诞生了一批意见领袖。来自世界各地的追随者搜寻、订阅了各种FIRE的播客与博客,相互交流经验。


只是,讨论的风向开始出现转变——为了逃避消耗精力的工作,以及远离消费主义的裹挟而投入“FIRE”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这是“FIRE”运动的理念与社会现状、社会心理相互交织与影响的结果。


日本学者森冈孝二的新书《过劳时代》,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从美国到欧洲,从日本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在他的文章《我们孙辈的经济可能性》中预言的“休闲型社会”并未到来,“过劳时代”却已经开始了。


我国也是如此。2015年中国适度劳动协会会长杨河清的课题组全国抽样所做的调查显示,仅仅27%的人是正常的工作时长,即每周工作40小时及以下,其他均是负荷过重,更是有接近20%的受访者是每周工作60个小时及以上。


工作时间长,从工作中得到的满足感却不见得多,追求自我实现的“千禧一代”越来越焦虑。从日本漂洋过来的词汇“社畜”,是人们在面对“996”工作制时常常用以自嘲的话语,消解被工作压榨却无能为力的情绪。



喜脉,“FIRE”运动践行者,是一位在香港保险行业工作的福建女孩。作为保险理财与规划师,她需要不断地与别人沟通,帮助别人做好财务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她常常接收到他人“苦于没有提前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的焦虑。


这促使她进行反思:“人们总是陷于过度繁忙的工作,而没能及时规划自己的人生,并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他们的这些焦虑启发我,想要提前做好计划,实现经济独立后,去做能够实现自己价值的事情。”


喜脉同时提到自己并无过多的物质追求。这是“FIRE”运动践行者的另一个重要特质。他们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简化生活。


这与目前的社会主流背道而驰。在今天这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媒体发达的大众消费社会,哄抢星巴克猫爪杯、争夺优衣库联名T恤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用消费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便需要得到更高的收入。为了得到更多的收入,又不得不多工作赚钱,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而“FIRE”运动的践行者,便是想要以“新时代的嬉皮士”的姿态,来打破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对于如何看待财富,受“FIRE”圣经”——《富足人生》(《your money or your life》)这本书的启发,这些践行者们有一种独特的视角:将时间、生命的消耗作为金钱的衡量单位。


打个比方。你月薪6000元,每天工作10小时,时薪便是30元。买一个奢侈品牌的包包3万元。你会愿意花生命时长的1000个小时,去换来表面的光鲜亮丽吗?



03

“FIRE”践行在中国,现实吗?


“FIRE”运动的星星之火,开始在中国互联网上闪现。多个讨论小组蜗居在互联网的一角,讨论着如何实现财务自由、提前退休。


只是,“FIRE”运动在中国践行,现实吗?


其理念之一“较少消费、增加储蓄”,似乎与中国人的理财习惯相吻合。尽管千禧一代的消费越来越多,居民储蓄率逐年下降,但是中国的居民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仍然十分靠前。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中央情报局2015年度《世界概况》,中国大陆在收入储蓄排行榜上位居前三。


但是,我们储蓄,不是为了提早退休,而是为了有更好的生活保障。


家庭结构、社会保障体系等与欧美国家的差异,使得“FIRE”运动在中国,或许会水土不服。



在家庭结构与观念上,中国家庭承担着大量责任,家庭观念较重,家庭结构相比欧美更为紧密。一个成年人一般上有老下有小,都要照顾到。


而在美国, 上下两代人相互承担责任的意愿并不那么强,家庭责任相比较轻。而且,媒体报道中许多“FIRE”运动的践行者是丁克族,这更是减少了这些践行者们的经济压力。


同时,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国民的投保理念,使得欧美国家更有践行“FIRE”运动的底气。


在美国,人们热衷买各种保险,如医疗险、意外险、房屋综合险等,个人购买这类商业保险的普及率比我们高。同时,较为完善、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社保覆盖面更广,社保保障的能力更强。


这一点相比欧美,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是我们不想“火”,而是我们“火”不了。


不过,这“星星之火”给予一个契机,让我们开始反思,除了为钱奋斗,我们到底想要怎样的一种生活?



作者 |奤奤

排版 | GINNY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热文推荐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