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残酷的小欢喜

曹柠 南风窗 2019-12-11


今年的国民口碑剧《小欢喜》迎来大结局,完美收官。


如果一部电视剧只是消费观众的感情,那不值得我们花时间讨论。特别的地方在于这部剧在当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父母和孩子两端做了不少心理建设。


在制片人徐晓鸥看来,现实主义剧集不应该构成对社会焦虑的消费,而应该为焦虑提供出口:“我们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和逻辑,两代人可以通过剧集来沟通情感。


总制片徐晓鸥


中国家长最爱讲“我这么做是为你好”“看看人家的孩子”,看完后可能少一些“我觉得”,多一些“你说呢?”,而孩子看完后可能会说,“你们也学学人家的父母吧”。



一部不需要快进的现实剧

如今的电视剧观众挑剔且没有耐心,在视频网站上,倍速观看、只看某演员的片段等功能应运而生。


但这实在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大量剧集要么灌水,把10分钟的戏生生拖成了40分钟,充斥着大量狗血、俗套的剧情;要么程式化,“甜剧”“爽片”泛滥,说的是那些不考虑逻辑,只注重煽情的模式化创作,只要让观众看爽了就算完成任务



教育题材是长盛不衰的热点,但能实打实描绘真实生活、反映社会心理、平心静气讲道理的好剧并不多,《小欢喜》在这点上值得表扬,网友甚至惊呼“过于真实、引发不适”。


现实主义题材没有大IP,创作难度高,因为要接地气,考验的是对生活的洞察力和表达的细腻。只要有一点瑕疵,观众就会瞬间出戏。


比如其它教育题材的作品,明显更为粗糙:《少年派》里,林妙妙为了直播要放弃高考,甚至一度以跳楼威胁父母,而《带着爸爸去留学》里,孙红雷饰演的父亲在机场用几句蹩脚的中式英语和一首《鸿雁》就能顺利过签。


《少年派》中,林妙妙为了直播放弃高考,以跳楼威胁父母


真实感对现实题材的剧尤为重要。《小欢喜》的故事背景没有虚化地理空间,就以北京作为基础,营造出一线城市中产家庭的生活状态,比如方圆(黄磊饰)一家的经济状况,夫妻俩都是公司中层,一套房、两台车、百万存款,表面安逸而实际脆弱。比如方圆和乔卫东(沙溢饰)的每周聚会人均消费一千,听起来挺贵但符合实际情况。


片中有一些闲笔真实而精彩。例如黄磊因为金庸去世的崩溃,刘静(咏梅饰)和英子(李庚希饰)机缘巧合的忘年交等等,这些情节平淡无奇,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对于主线剧情也没有推动,但却因为真实感人令观众格外受触动。



在“大IP+流量明星”的模式大行其道的影视圈,一部接地气、有诚意的《小欢喜》热播之余甚至能二次传播,应该也是观众们的欢喜了。




叩问理想的教育

《小欢喜》核心主题是教育中的亲子关系,基础世界观是: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爸妈,有什么样的爸妈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编剧借宋倩(陶虹饰)之口说出“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家庭教育有很多种形态,但说到底都是关于爱。剧中三个家庭不同的教育困境代表着三种爱的困境:官员家庭的空降父母是爱的缺失,离异家庭的单亲妈妈是爱的控制,平凡家庭的扼杀爱好是爱的错位。



季杨杨(郭子凡饰)生在官员家庭。他内心柔软,但长期与父母分离,只能故作高冷。爸爸是区长,说话总是像领导在指导工作,因此杨杨最恨的就别人打官腔,也不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心事。


季胜利(王砚辉饰)想用严父慈母、孝道伦理那一套去游说是不可能奏效的,高三一年让这位父亲明白,儿子的性格是爸爸的性格的映射,要修正孩子就得先改变自己。


宋倩和英子的关系更明显。为什么英子在抑郁之后会选择离家出走,甚至想跳海自杀?为什么明明已经看过的电影,为了让妈妈高兴,还是愿意再看一遍?抒情以威胁别人为方法,讨好以伤害自己为代价。



这不正是宋倩在丈夫离家6年的过程中形成的极端性格吗?没有安全感,所以控制欲极强,为了唯一的寄托,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而爱的错位则是两代人的经历造成的。第三个家庭里,方圆读了政法大学做了法务,童文洁(海清饰)读财经大学做了会计。这是那一代人典型的成长轨迹:知识改变命运,职业选择枯燥但稳定。


到了他们下一辈,情况完全不同了。方一凡想要唱歌跳舞,英子热爱天文,杨杨想做赛车手。他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父母却未必能一开始就理解孩子。


财富的积累和价值的进步,让父母允许孩子做出这样的选择,让社会为追求自我的年轻人提供了舞台。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谈论亲子关系时写道:“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在我看来《小欢喜》最大的价值就是提醒父母:过去总在反思教育方式,方法手段,但这些只是技术层面的,真正需要反思的是父母自身的性格以及亲子相处的模式。最好的爱,是自由的爱,就像纪伯伦写的: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在许多教育议题上,《小欢喜》也做出了可贵的讨论。


比如性教育观念的普及,片中的父母的方圆和童文洁,和儿子讨论性,并指导儿子如何保护女孩,这在国产剧中还是初次出现。



再如青少年心理健康,片中的孩子多少都有些心理问题:方一凡的幼稚、林磊儿自闭、乔英子的抑郁、季杨杨的冷漠。而随着剧情深入,观众会发现孩子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都能在家庭上找到。


还有一个往往被忽略的亮点值得一提,那就是该剧中学校所起到的作用。


一方面,中国的父母习惯了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做甩手掌柜。另一方面,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迫使很多父母不得不重新介入孩子的成长。再加上在中国的家庭里,往往大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有口难开。这种阶段性认知失调就造成了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上的冲突。



片中,理想的学校环境应该和家庭互补,成为孩子的缓冲层和家庭问题的修正区。例如在高考前夕,学校组织了家长会,请心理专家辅导家长,科学认识早恋和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还采用了一种类似家庭心理咨询的活动使得孩子能够对父母讲出心里话。这些都是十分积极的引导。



中年人的崩溃

除了教育和家庭,中年人的职业困境也制造了该剧的一大话题,虽然没有浓墨重彩,但寥寥几笔足以动人。童文洁是职场女精英,但是当家庭的压力袭来,自己面对性骚扰,为了养家甚至想要委曲求全。


单身妈妈宋倩本来是特级教师,为了陪女儿高考只得辞职做兼职,而且如果不是买房早可以收租,她又怎么可能做到这样?


刘静作为领导的爱人似乎很潇洒,但仔细想想,她跟着丈夫回京,突然就到天文馆上班了,而丈夫调动她可能又要离开,她成熟睿智的背后做了多少牺牲?



但要说最动人,还是方圆。本来是公司元老,因为公司兼并被扫地出门,刚失业的他不敢告诉老婆孩子,只能在商场打发时间,再装作刚刚下班的样子回家。


《小欢喜》在2018年9月开拍,10月30日金庸去世。金庸的武侠是陪伴黄磊那一代男性长大的文化象征,金庸离世,黄磊猛然觉得自己的青春结束了,他一定要把这代人的感触放进戏里。


他在童文洁面前哭得像个孩子,嘴里念叨着:“我特别难受你知道吗?金庸怎么就去世了呢?年轻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至少也能做个像令狐冲、杨过这样的大侠,最后我怎么就变成岳不群了呢?


播出当晚,无心插柳的“黄磊再现成年人崩溃”,却在微博抖音上成了热搜。



离异家庭、官员家庭都不是生活的常态,而方圆和童文洁则代表了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城市家庭的日常生态,没有大悲大喜,也没有过不去的难题,既不闹离婚也不争财产。他们所享受的是那种小富即安的欢喜,那种带着小市民气息的生活。


但他们的脆弱就在于中产阶层难以继承的,跌落突如其来:两个孩子要高考,父母被保健品传销骗,夫妻双双没了工作,不得不卖房周转资金。


这也能理解为什么童文洁一开始不想让儿子学艺术,而是好好考个大学学门手艺。


她是这么说的,“我能做的就是把我已有的这些经验,这些知识,用我们知道的尽其所能地帮他选择一条相对正确,相对大众,相对保险的,将来不被饿死的一条路。”



张学友《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有一句歌词值得玩味:在四十岁后听歌的女人很美,小孩在问她为什么流泪,身边的男人早已渐渐入睡。简直是中年爸妈们的真实写照。


任性,不再属于中年人,即使生活面目全非,还得挑着场合崩溃。


希望孩子除了控诉原生家庭,也会为中年父母心疼,毕竟,有多少孩子见过自己父母狼狈的样子呢?


人生的考试,难得欢喜

《小欢喜》的名字是黄磊取的。什么是小欢喜?黄磊解释说,把孩子养到18岁,这就是一种欢喜,因为作为父母的责任完成了,不管社会评价体系如何变化,作为父母都是欣慰的。


高考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父母对孩子的抚养责任基本在这一刻结束了,要向社会交出一个社会人,高考其实是整个家庭的“大别离,小欢喜”。



中国家庭的欢喜来自于不停的“应试”,中考过一小关,高考过一大关,找工作过一关,结婚生子再过一关。每过一关就欢喜一下,得意了当然高兴,失意了也没多大事,反正是过去了,剩下的时间就在“熬着”。


翻过一座山,下山,再翻下一座山。这就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那为什么说《小欢喜》残酷呢?


因为太真实了,揭露了生活的常态,但又结束得如此完满,仿佛每个人的生活都能如此。方一凡学了艺术,林磊儿能考上清华,英子抑郁症好了学自己喜欢的天文,宋倩能和乔卫东复婚……



《小欢喜》原著作者鲁引弓跑了几十所学校,采访了三百多位学生、家长、老师,深知现实比电视剧更残酷,“你上一天班,读一天书,骑着车、挤着公交、地铁,风尘仆仆回到家,打开电视,这时候想看到的电视剧,肯定是欢喜的。”


生活没有大结局,现实题材的瓶颈就是,很多提出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方案,这是创作者的困惑,也是观众的困惑。


创作者的焦虑很克制,观众的焦虑却很难控制。《小欢喜》就像是一个梦,因为栩栩如生,所以迟迟不愿醒来。


“你因为一生中有很多小小欢喜的累积,你不遗憾,不恐惧,你就会有大欢喜”,黄磊说。


“人生有苦有乐,你有一个好的家庭、好的关系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没那么难”陶虹说。



残酷的是,大欢喜太难,小欢喜似乎是我们唯一可以期待的东西。


但谁能说这种精神胜利法似的自我宽慰不是幸福生活的真谛呢?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尘世中的你我,难以心无挂碍,亦不能不恐惧、不焦虑。


既然十有八九不如意,只能珍重片刻小欢喜。这场人生的大考,你到第几关了?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曹柠

排版 | STAN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猜你还想看


围观

雅加达急速下沉,印尼宣布迁都


故事

麦家的自我救赎


热文

私募爆雷,割了富人的韭菜




点击购买最新一期《南风窗》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