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期结束了,但灵魂可以一直在路上

何子维 南风窗 2019-12-07


2019年10月1日,由10万名激情澎湃的群众、1.5万名身着戎装的军人和一系列重型武器组成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仪式,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上演。


这既是新中国的历史注脚,也勾勒着新中国的国运前程。


70年前的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此后,在这个漫长而充满了韧性的70年间,中国举行了15次国庆阅兵。



自春秋时期“观兵以威诸侯”沿袭而来的阅兵仪式,既是强化个人对于国家的一种需要,也令中国的叙事自有一种特殊的意味,放在今天,则成为世界看中国的一种方式。


面对“一穷二白”的家底,经过土地改革的斗争,计划经济的挣扎,再到拥抱市场经济的徘徊,新中国的建设者们一路风雨不改,新中国的成长一路化险为夷。


今天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些看似孤立的故事,在时代的迅速变迁下,相互连接。那些曾经难以安顿的灵魂,在社会的加速进化中,找到归属。那些感性可触的记忆,改变了现在。



世界看中国的“看”,不是来自于抽象的名词,也不是简单的视力的触及,而是饱含着丰富而具体的人、山水、食物的味道以及对往事的追忆。


世界看到的中国,一面是面临巨大的灾难与艰辛实验中的中国,它把中国人的很多特性,勤劳、忍耐、顽强、随遇而安,都一一呈现出来,让中国在其中寻找机会,特别是在20世纪,为自己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


另一面是最近一个时期,中国时刻都在创造经济奇迹。中国人一改过去那种对于稳定性的强烈依赖,带着对于各种新的生活的渴望,在强大的流动性中,表现出一种近乎胆大妄为的气质。



当然,尽管这样,我们仍然饱受批评,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与事乏善可陈。


在我们这个手机不离手的国家里,虽然手机APP似乎每天都在推陈出新,但其实真正的创新、真正令人兴奋的东西不多。就像不管你蜷缩在哪个角落,手机铃声总会定时提醒你,太阳已经照常升起。


我们应当承认,任何观看的方式都与背景有关。不管我们怎样试图通过“美”、“真理”、“天才”、“品味”这些看似通用的词汇去观看,都要受到知识与信仰的影响。而知识与信仰的限制,偏差难免。



这种“神秘化”的存在,即使在我们进入机械复制时代之后,仍然是一个难以直面的问题。就像早在19世纪,被称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的本雅明就敏感地认识到,摄影对艺术作品带来的革命性冲击,唏嘘所谓灵光消失的时代来临。


工业革命之后,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记忆的绝对性与唯一性被彻底颠覆,文字、图像、艺术作品逐渐被普罗大众频繁地通俗使用。


但我们无法逃过注视。


我们可以选择看世界的方式,那就是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包容。就此而言,我认为你很难再找到一份观察整个世界的杂志,能像《看世界》这样心平气和、真诚地从各种文化中去寻找不同的美了。



其实我们是在共同写一本大书。因为世界并不是单调地分割,只有打破僵化的界限和秩序,我们才能从混沌中摸索更多元的出路。


我们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像是对于一种身份的寻找和回归。我们写美国,写英国,写俄罗斯,写印度,写以色列……


它们之间有的在政治上或许不那么对付,它们之中有的在体制上有弊端,种族和宗教有矛盾,拥有一段受伤的殖民史。但我们不带任何偏见,以共享人类绚丽文化的初衷,呈现它们的新鲜、可视和美感。



我们在世界的叙事迷宫里,也试图增加时间感和空间感,激发想象力。我们写稀世工程,写神奇动物,写留学质感,写奇妙的小语种,写汇流的古文明……


它们或昙花一现,或源远流长,就像古埃及的法老早已被人遗忘,大金字塔依然矗立,就像古罗马的历史已然尘封,大斗兽场依然人潮汹涌,它们最终都汇入了人类文明的汪洋大海。


我们看一群人买房、买车和买养生,看一个地区的食物、动物和文艺生活,我们注视着这个世界,注视着事物和人世间的道德规范、正义公理,关于生与死、创造与毁灭、过去和未来。


这其中其实隐藏着我们对熟悉的现代城市生活的质疑,隐藏着我们对当下世界的验证和思考。



18 世纪以来,人类以“进步”为关键词,从而有了公共交通等现代城市的标志,有了看上去包容和连接了的一切,就像礼节、距离感、国际化语言,有了被驯服得很好的草木、休闲的公园和其他公共空间,它们被安排来服务人类。


对城市的崇拜,霸道而单一,穿过了整个 19 世纪,穿过了欧洲大陆,至今主导着我们。但是,当我们不断投身改造自然的热潮,也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


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热潮却难以为继了。中心城市危机四伏,田园梦想从未真正为它解围。现代人必须要接受属于大城市的符号体系,房贷、车贷、五险一金和出差,创造力缺失,不安之症却接踵而来,无论你走得多快,都不能满足更多出现的欲望。



我们是传统断裂的一代,对于自己所处的世界的过往所知甚少,如今有了某种探索的欲望,打开记忆的唯一正确方式就是“看”。


“看世界”这个动作本身鼓励我们内心充满一种“好奇心”,充满了对万物的热情,寻找今天的我们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跨越着时间、空间和人事,建立起不同文明之间的宽容和理解。


艺术和山海分享同一个源头,游戏精神和科学精神同气连枝。这是一种新的世界观,一种行走的生命理念。


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我们总觉得,人类有着超越人类的倾向。


来吧,我们一起看世界。



  《看世界》杂志2020年全年订阅开启  

  点击下图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订阅  





作者 | 何子维

排版 | STAN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