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落选诺奖,16岁瑞典女孩为何饱受争议?

曲牙子 南风窗 2019-12-07

瑞典“环保女孩”格雷塔·桑伯格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阿里。2018年4月2日,他以42岁之龄接下总理大位,上任后做了一系列事情:释放数万名政治犯,承认政权过去曾对反对派施加酷刑,结束了和厄立特里亚持续20年的战争状态。


获得201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阿里(图源:诺贝尔奖官网)


此前呼声甚高的瑞典女孩格雷塔·桑伯格错过诺奖。


不过相比于阿比,后者更为世界所熟知。



16岁的环境活动家

这位今年还只有16岁的瑞典学生,已经是全球知名的环境活动家。她从15岁起就开始为气候问题奔走抗议,号召罢课并且四处演讲,因此频频登上媒体头条。其影响力之大,“吸引”了上百万人参与了她所发起的罢课和抗议活动,这样的行为使得《时代》杂志将她评为2018年全球25位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之一和2019年百大人物之一。



乍一看,和平与环保之间的关系似乎不近,过往的诺贝尔和平奖,也主要表彰保障人权、呼吁减少核武器和降低战争威胁人士。不过颁给环保人士也并非无例可循,2007年和平奖就曾颁发给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表彰他们在传播人为气候变化知识上做出的努力,并为应对这一变化所需要的措施奠定了基础。


2008年10月18日,阿尔·戈尔参加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气候项目”会议


有了先例,诺贝尔奖对桑伯格的提名也就顺理成章。她在今年3月被瑞典议会的两名代表和挪威议会的三名代表提名时,理由正是“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制止全球变暖,它将成为“战争,冲突和难民”的原因。


中国人对格雷塔·桑伯格不会陌生,关于她的一条视频流传甚广,那是今年9月23日她受邀在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发表演讲。


视频中,桑伯格面对台下坐着的上百位各国领袖和政府首脑,眉头紧皱、怒目圆睁、语气强硬:“你们用空谈偷走了我的梦想和童年,现在还要在年轻人这里寻找希望,你们怎么敢!很多人在饱受磨难在奄奄一息,生态系统正在崩塌,而你们整天只知道谈论金钱,和经济永恒增长的童话,你们怎么敢!”


格雷塔·桑伯格在9月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发表的演讲


国内中文媒体中,她的图片有不少也是从这个视频中截取,狰狞可怖、歇斯底里,一副偏执狂的样子,与未成年少女似乎该有的可爱形象毫无关系。


这种形象基本上推动形成了国内舆论场对她的几乎一边倒态度。她被描述为被人操控的懵懂少女、双标的白左、只会空谈的表演家,更多批评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这一在国内广泛传播的形象,FT中文网一篇文章认为源于华人自己创办的华文日报《欧洲时报》,而新闻实验室《对16岁气候活动家的抹黑与误解》则分析道,这些报道有不少是从欧美极右翼网站“进口”而来。


这一形象进入国内后,舆论对她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两点:偏执形象、空谈作秀。


这张在网络流传较广的照片中,网友指出桑伯格“用着一次性纸杯、塑料沙拉盒以及冷藏船运到欧洲、然后冷链储存冷链配售的香蕉”


不该被强调但不得不提的是,她的形象与她自己的性格和精神有关。在TED演讲时,桑伯格自称被诊断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社交障碍),强迫症和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社交焦虑,患者有正常说话的能力,但在特定情境下就是说不出口。)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她在公众面前的环保呼吁如此执着而“狰狞”。


但外表不是问题的重点,更激烈的,也似乎更有“道理”的批评直指桑伯格只会空谈,无助于环境问题的真正解决,“还不如多种几棵树来得实在”。



“还原”桑伯格

这种批评有道理吗?这里需要先问三个问题。


第一、桑伯格所痛陈的气候变暖问题是不是一个真问题?第二、她的环保主张是什么?对吗?第三、她部分放弃学业投身社会活动,四处奔走演讲,究竟是不是无价值的空谈?



第一个问题恐怕最无争议。科学界对此也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地球正在变暖,并且这种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今年2月,有224名科学家和学者签署了一封公开支持信,称他们受到了桑伯格的启发,也是在科学上对这一问题的佐证。


在这个问题上,真正批评或嘲笑她的不是科学家,而是政治人物。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法国总统马克龙,都曾指责她夸大了否认气候变化所涉及的复杂问题。


不过,在认知上承认气候变暖存在并不意味着人们就能感知到它的重要。对此,豆瓣用户影沫的《浅谈格雷塔·桑伯格与气候变化游行:一个可再生能源学生的视角》一文倒是提供了一个颇具启发性的观察,她发现,北欧人民因为离北极更近,所以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她也亲眼看到冰岛和格陵兰的冰川消融速度加快,因而能够理解北欧人对环境问题的一腔执念。


另一个评论者也说自己“在挪威生活,这里的人和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出门不远就有森林大海,大家对环境的保护不仅出于利益,还有热爱。这基本上是社会共识。”



而意识到环境问题之紧迫的瑞典女孩桑伯格对环保积极发声,并无不妥,但很多人对她的批评在于她没有提出有实质性内容的计划,只是表达情绪。


那么,桑伯格究竟说了些啥?总结她以往的演讲,基本上可以归纳这么几句: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刻不容缓,但是人们却不重视这个问题,媒体上鲜少讨论。环境问题是代际问题,当前这一代成年人对气候变化和下一代的生存环境负有责任,如果成年人不行动起来,年轻人就要积极行动起来。


桑伯格确实没有提出更详细和清晰的主张,也没有具体讨论排放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优先排序环境问题就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她的主张走出瑞典,就要被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右翼批评,或被用阴谋论来解读。


这其中尤以普京的批评最具代表性,在10月2日的莫斯科“能源周”能源论坛上,普京将桑伯格描述为“善良的女孩,非常真诚”,同时暗示她被操纵以服务于他人的利益。他说,“没有人向她解释,现代世界是复杂且不同的,生活在非洲和很多亚洲国家的民众想要生活在与瑞典同等财富水平之中,那应该怎么做呢?”,“去向发展中国家解释一下,他们为什么应该继续生活在贫困中,而无法像瑞典一样。”


普京质疑:“非洲人也想过瑞典人的好日子,怎么办?谁来去跟他们解释他们还要再穷20、30年,包括他们的孩子?”


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穆罕默德·巴金多也“抱怨了气候变化运动家对石油行业的“不科学”袭击,称其为“也许是最大的威胁”。


因为减排和发展之间的必然矛盾,桑伯格的环保主张一定会受到基于发展角度的批评,但真正要光火的不该是发展中国家,因为桑伯格的矛头基本是指向发达国家的,她在TED演讲时说:“很难指望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真正在乎气候危机并作出行动”,几乎就意味着她寄希望于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作出表率。


但是囿于年龄和知识储备,她没有能力再就这个问题展开下去。这指向了不少人对她的另一个批评:她不该在如此小的年纪就投入太多精力在社会活动上,空谈是无价值的,环保还得靠实干。


对此,桑伯格自己也知道,她曾说:“有些人说我应该去上学才对,要好好读书成为气候科学家,这样就能够去解决气候危机。但是气候危机已经被解决了,我们已经有了解决方案(指巴黎气候协定等共识),接下来应该要做的,只是行动起来做出改变,而当大家都不采取行动来拯救未来时,我为什么要为很快就会不复存在的未来而读书。”



在桑伯格看来,解决办法早有了,只不过你们这些大人没想着去办,所以还得青年上,通过社会活动,推动环保议题进入公共讨论空间和政府决策机制中。


这在公民参与活跃的欧洲社会也属平常,影沫在文章中提到,格蕾塔一开始搞周五罢课在北欧倒也无伤大雅,因为北欧孩子平时会花不少时间在社会活动上,至于偶尔搞点罢课游行,呼吁社会关注环境与气候问题在当地也不是多么大的事。


这件在欧洲人看来颇为普通的事情,放在中国成为了一件“大事”。在国内公众的潜意识里,一个没有决策地位的普通人(还是一个未成年人),根本不可能对社会议程及决策发生任何影响,所以她的谈只能是“空”的,还不如蚂蚁森林来得实在。


但桑伯格的活动是有意义的,2019年6月,英国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自从桑伯格发动抗议活动以来,公众对环境的关注一度飙升到创纪录的水平。这其实印证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的实证研究发现,即媒体对某一议题报道的越多,公众会意识它越重要。


更实在的成果也不缺乏:不少政治人物和名流对她表达了赞许,先后作出改善环境的许诺,来自美国的富裕慈善家和投资者捐赠了将近50万英镑,以支持灭绝暴动和学校罢工团体建立气候应急基金。


从这样的结果上来看,她的呼吁没有流于空谈。

 

 

作者 | 曲牙子

排版 | GINNY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猜你还想看


围观

涠洲岛女孩失踪40多天,他们还在等待


故事

诺贝尔文学奖“双黄蛋”揭晓!


热文

一年一个诺贝尔,日本凭什么?




点击购买最新一期《南风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