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6的人口创造全国1/4的GDP,南风窗将要研究这里的秘密

荣智慧 南风窗 2019-12-06


桂子飘香,膏蟹肥美,江南正笼罩着一派山明水净的浓浓秋意,正值收获的季节。


10月24日,长三角“强市”时代论坛暨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启动仪式在无锡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论坛上,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江南智造总局”也正式启动。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 年,是区域内三省一市全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一年。


为顺应这一国家战略,为区域转型提供一流智库服务,南风窗杂志社与无锡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继2019年5月研究院揭牌之后,本次正式启动标着研究院的日常工作全面走上正轨。


在论坛上,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经济专家、科技精英和知名投资人一起对长三角的产业协同、营商环境改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深度融入长三角的智库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三省一市的地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亿,分别占全国的1/26和1/6,经济总量19.5万亿元,占到全国的近1/4。


此外,长三角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群,创造了全国25%的进出口总额和34%的货物吞吐量,同时占全国26%的科研经费投入。


2018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此前,长三角一体化的民间呼声和自发行动由来已久,政府层面的工作机制也已经在多个综合和专业领域里如火如荼地展开。早在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已经把“长三角一体化”的学术概念正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


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发展手段,无论对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还是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此外,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一体化,也是一次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地理版图的重塑。在这一历史进程里,作为一家主流政经媒体,《南风窗》可以做什么?


显然,和区域内的改革者、创新者和劳动者同行,观察并探索长三角一体化的策略和经验,为区域发展提供一流的智库服务,是时代变革赋予《南风窗》的使命。因此,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应运而生。


无锡市委常务副秘书长、无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良


南风窗杂志社扎根无锡经济开发区创建“长三角研究院”,不仅是在近距离观察、分析、思考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更是在“贴身”关注中国“城域经济”的风向标、产业转型的新锐先锋,探索和总结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在启动仪式上,无锡市委常务副秘书长、无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良、无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蔡文煜、南风窗总编辑李桂文和南风窗副社长高延晶一起共同按下了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江南智造总局”的启动按钮。南风窗副总编、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院长李龙主持启动仪式。


2019年10月24日,无锡市委常务副秘书长、无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良,无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蔡文煜,南风窗总编辑李桂文和南风窗副社长高延晶一起按下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江南智造总局”的启动按钮


马良在致辞时提出了三个“新”的说法:首先,“新”在空间上,无锡经开区是新的城市核心区,将打造无锡发展的新的引擎和动力源;其次,“新”在产业上,无锡经开区一开始就致力于培育和发展新的信息产业;第三,“新”在媒体上,无锡经开区和南风窗一道,推动媒体转型升级,建设新型智库,拓宽了研究领域。


三个“新”的互相叠加,将使得经开区和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一起,在新的时代、新的区域,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取得新的发展成果。马良说,“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理念,所以共同做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最后迎来共同的收获。”


李桂文在致辞中说,“无锡经济开发区是无锡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能级的战略支点,更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先锋和范本。展望未来,这里大有可为。”“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冷静的力量’,与无锡经济开发区一同成长,与长三角一同成长,与崛起的中国一同成长。”


政府能做什么?

长三角“强市”时代论坛上,嘉宾的发言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强调制度、区域等基础性条件的“一体化”,一类是强调科技、资本与人才等要素的流动。


也就是说,在长三角的竞争以“市”为单位,“强市”百舸争流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从“一静”——基础整合和“一动”——要素流动这两个方面,动静相宜,辩证地看待问题。


原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浙商研究会名誉会长曹大立从比较宏观的角度阐了“长三角如何更高质量地一体化”,并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颠覆性的认知——很多区域都在讲“补短板”,而忽略了“比较优势”。因此,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到底是把自身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还是把“短木板”加长,是政府和决策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原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浙商研究会名誉会长曹大立


人们最关心的“制度”问题,也得到了探讨。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地区提出的要求均为“协同发展”,唯独对长三角提出了“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是由于较之“一国两制”和“首都功能”的特殊性,长三角最有一体化的“基础”。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唐江平指出,长三角的制度创新,在于先行探索打破行政区域的制度壁垒,解决行政边界妨碍市场边界的问题,最终达到引领全国“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的目标。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唐江平


而对于长三角的组成部分“三省一市”来说,如何在一体化中发挥优势、协同发展,也是一个需要重新梳理的问题。


江苏首次提出了“江苏全域一体化”的概念。江苏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坚决执行者,一是要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二是要加强同浙江的两翼联动,同时要更好地辐射和带动安徽发展。专家表示,江苏推进全域一体化,是着眼于现实基础,着眼于内部优化,以局部的一体化促进更大范围的一体化、为整个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做出积极探索。


就在上个星期,安徽省全省城市“入长”(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引发了舆论的热议。相比其他省市的“亮眼”成绩,安徽又该如何规划发展策略?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政法部副主任戴传利强调了安徽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以及科技创新优势,同时,安徽和其他省市更要加强基础设施、关键产业、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的互联互通。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政法部副主任戴传利


资本、技术与人

在整个长三角大型都市圈里,要素流动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在其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经济腹地等多级分层空间配置和扩展。各城市因区位和发展水平不同,要素存量和增量差异较大,都市圈内要素流动互补就显得非常重要。


像苏锡常地区和上海,就存在着一定的分级空间甚至“虹吸效应”,针对这种状况,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提出了“沪宁科技创新走廊”的说法。借鉴G60科创走廊建设模式和经验,以上海与苏锡常为主线,打造“沪宁科技创新走廊”,还要整合上海与苏锡常园区创新与产业资源,深入挖掘苏锡常产业与功能比较优势,打造区域产业园区联合体。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


而对于上海来说,这一情况正好“倒过来”。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第一梯队的上海,生态圈比较完备,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良好,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全国领先的水平,那么又该如何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协同发展?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宋海涛给出了一份“交大人工智能助力长三角协同”的方案,通过搭建长三角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布局,以上海、苏州、宁波为基点,以“政产学研用”为合作模式,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步伐。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宋海涛


除了技术的流动,资本和人才也有决定一个城市命运的深远作用。


上海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宽氪资本董事长黄辉以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为样板,建议各个地区应当借助资本与人才流动的力量,利用好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市场和人才聚集的巨大优势。同时,根据世界地缘政治、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应当更多把眼光放在欧洲和日本,利用欧洲和日本的高新制造业的优势,推动产业资本和股权资本的合作,通过跨境并购与投资,提高与补充本地高新制造业产业链。


上海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宽氪资本董事长黄辉


南风窗常务副主编、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首席专家谭德波主持了论坛。在论坛最后,由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徐瑗致谢,向社会各界对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予以的支持表示了感谢。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荣智慧

排版 | 奈雪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点击购买最新一期《南风窗》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