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白通吃,能文能武,这条锦鲤比杨超越还灵

师晶晶 南风窗 2019-12-04



中国的一众神仙圣人,谁的人气最高、粉丝最多、业务最忙?

 

非“忠勇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莫属。

 

用个更通俗的名字:关羽。

 

他是武神,是财神,也是门神;他黑白两道通吃,港片里,黑帮和香港警察都寻求他的庇佑。


 港片《雷洛传》中,黑白两道一起拜关公的剧照


往高大上了说,清朝历任皇帝全给他加码贴金,硬是创造了26字的封号。

 

往接地气了说,他是行业保护神,剃头匠、屠户、厨子、典当行、卖豆腐的,五花八门的职业都给他烧香。

 

求财求福、求雨求子、升官升学,保命保平安,关老爷无所不能。

 

曾经,他的光芒盖过孔圣人。据说清代有4万多座关帝庙,而孔庙只有1560座。

 

如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帝庙。日韩东南亚,纽约堪培拉,乃至赤道几内亚,关老爷在哪儿都香火旺盛。


  曼谷关帝庙

 

历史上风流人物众多,但像关羽这样,脱胎于历史,超凡入圣,受到官方民间共同推崇的,绝无仅有。


为什么那么多人拜关公?他是怎样被神化的?



千呼万唤“武圣人”

信神拜神,其实是有求于神。

 

古时候,“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样的三观太前卫了,没几个人能有此等气魄。人们有太多恐惧,只能借助超自然力量,祈祷自己别成为别人的“韭菜”。

 

在现实世界难以伸张正义,人们就指望神灵,寻求神对人间恶徒的降维打击。这种信念背后只有一个朴素的念头——活下去。

 

关老爷戳中了人们内心的恐惧和求生欲。

 

在民间,关老爷首先是武神,负责解决暴力中是生是死的大问题。在关庙碑刻里,关公常出现在战事中,是战场的保护神。


 关羽影视形象


按说关羽不算史上武艺最高强的人,甚至都不是《三国》里最能打的,凭啥力压孙武、姜子牙、白起、岳飞、戚继光这些战斗力爆表的“大神”呢?

 

主要还是因为关羽赶上了“好时候”,而且个人优势突出。

 

两宋期间,战争频发,生死不由己,想活就得能打。关老爷单打独斗的优势明显,形象气质符合战场需要,还是平民出身,有亲近感,总之值得信赖,是个好榜样。

 

宋高宗赵构又从官方立场吹一阵风,加封“壮缪义勇武安王”,把关公抬高到护国安民的地位,成了“国家保护神”。

 

也是从宋朝开始,历朝皇帝都热衷给关羽封号,到了清朝光绪皇帝那里,关羽的封号长达26个字。

 

清朝的皇帝们组成了关公粉丝团。雍正皇帝封关公为“武圣”,与文圣孔老夫子平起平坐,分享文武庙。



“死忠粉”乾隆皇帝还下令篡改史书,《三国志》记载,给关羽的谥号原是“壮缪侯”,但乾隆不满这个“缪”字,于是在收录进《四库全书》时,让人改成了“忠义侯”。

 

专业对口,武力值高,赶上好时候,又有皇帝强势公关,关二爷成为“武圣”水到渠成。这是战争环境的造就,底层民众的选择,也是历代皇帝的有意成就。



跨界的财神

中国传统士人的常见人设是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可神奇的是,除了“武神”,关公还是“财神”,甚至,他作为财神的名气还更大一些。

 

关老爷没有任何从商经验,风头却盖过了那几位拼实力发财的老板,比如比干、范蠡、赵公明。这很惊喜,很意外。

 

其实,关羽的“上位”纯粹是一次摸不着头脑的空降。他成为财神界的一哥,那是明清年间的事,主要和晋商有关。

 

关公是山西人,对山西老铁,那得有特殊照顾。晋商汇通天下,钱庄票号全国开花,里头都要摆一尊关公像。他们走南闯北,一边发家致富,一边把关公信仰散播出去。

 

晋商发家了,人们就把关公和财神联系了起来,好像晋商的发达是得到了关老爷的庇护。

 

各行各业红了眼,都想沾沾光。耍大刀的、开客栈的、剃头的、描金的,都把关老爷当成祖师爷。万千宠爱在一身,关公就此成为了商贾之神、祖师神。

 

嗯,古人的脑洞,得用“明学”来理解:“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人们在一众财神中和关老爷对上了眼,那是找到了认同感。做生意,信用当头;跑买卖,安全第一。忠义勇武,关羽是恰到好处的“形象代言人+保护神”。拜关公,就是上了信用和人身意外双保险。

 

往深了说,拜关羽为财神,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明清开始,商业、商人的地位开始上升,在百姓眼里,钱就是安全感。

 

那时的中国社会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钱财动不动就被偷了、抢了,拜关老爷其实是个无奈的选择。老话里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拜关公就是对“义财”的监督、警示。



任性人设惹人爱

神是人创造的,人们用脚投票,自发聚集在那些最通人情的神明面前。

 

关羽同志跨越千年,拥有如此多粉丝,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通人情,接地气。


 

历史上,他忠于同刘备的革命友情,拒不降曹,最打动人。围绕这份情义,后世演绎出了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关公战蚩尤等等情节,借着说书人的嘴传播开来。

 

其实历史上的关羽有着明显的性格缺陷,陈寿在《三国志》里说他“刚而自矜,以短取败”,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的喜爱,缺陷也是一种真性情嘛!民间也不以成败论英雄,败走惨死反倒能博得同情。


掀开历史的棺材板儿,发挥想象力,人们重新讲述,保留“情义”的核,再造了一个关羽,一个符合人们理想的神明关羽。

 

中国是人情社会,民间传说中描绘的关羽也是个情义大于原则的人。清小说《子不语》里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王太太遭遇丈夫家暴,还不给饭吃,有天她饿得不行了,偷了邻居家的鸡,炖了吃了。

 

邻居上门理论,王先生大怒,拿起菜刀就要杀妻,王太太心一慌,就说鸡是马大哥偷的。

 

于是他们跑到村里的关庙,占卜谁是小偷。关爷爷的卦象显示,就是马大哥偷的。王太太免于一死,马大哥则被村里人唾弃。

 

马大哥不服,大骂关爷爷不灵。关公事后显圣,对他说,你将来注定要当官,现在说你偷鸡,不过是被唾弃;可要说王太太偷鸡,她立马就没命了。我宁可背负这不灵的名,也要救人的性命呀。

 

你看看,这么有人情味的神,当然值得老百姓爱的供养!

 

说实在的,一个有情有义的神才能有求必应啊,遇上个心肠硬的,求啥都白搭。

 

关羽的人设很实用,很任性,却又很浪漫。



远去的关羽

如果说保平安、发大财是关羽崇拜的原始冲动,由此连结起来的人际关系,则是这一风俗的副产品,或者说是文明。

 

从唐宋开始,关老爷就被当作乡里神看待。关庙是重要的社交场所,人们在这里聚集,求雨、祭祀、解决纠纷。

 

明清时期的山西会馆,经常也是关庙。走南闯北的商人,扎根后买房置地,建起会馆,方便同乡联络和相互帮衬。这些会馆后来演变成同乡的驿馆、学堂、祠堂和信息中转站。


 河南关帝庙


伴随着移民潮,从北到南,关公信仰传到港澳台、日韩和东南亚。这里的关庙大都记录着人们如何漂洋过海,创业守业,关庙又是怎样把他们团结起来,作为冠婚葬祭、调解纠纷、帮扶同乡的地方。

 

同拜关老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感情,这是关羽崇拜结出的果实。

 

到今天,关帝庙的香火还是那么旺,不过关羽崇拜却在走下坡路。

 

关羽的老家山西运城解州,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关帝庙,是4A级景区。旺季入庙得交70块人民币,进去后,导游带队领你看建筑,还会带你钻过一个大铜板的方孔,沾沾财气。

 

一个月前,这里举办了一场“全球华人武圣关公朝圣大典”,拉开又一年文化旅游节的序幕。

 

与关羽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荆州,2016年诞生了全球最大的关公像,高48米,重1200吨,这是荆州文化旅游的重大项目,号称百亿级别,门票120一张。

 

福建泉州的闹市里,关岳庙的香火旺得一塌糊涂。这里不收门票,逢年过节都挤满了前来求取好运的香客。



不过拜关公的少有年轻面孔,“90后”、“00后”不理解长辈的虔诚,只觉得这是愚昧无知。

 

求好运,他们有新玩法,比如转发杨超越,或者到微博锦鲤大王下祈福。可这和拜关公又有多少区别呢?

 

如今,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常常陷入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怪圈,民间习俗又遭遇着带有迷信色彩的尴尬,这是所有民间信仰遇到的新问题。

 

加速流动的社会,爆炸的人际网下,是被稀释的情感和关系。当我们重提忠义仁勇,反倒觉得有些陌生。曾经的“全能锦鲤”关二爷,终究会被杨超越们取代吧。

 

流动的历史,流动的人,流动的神明,流动的意义。时间的河,我们终究无法两次踏入。





作者 | 师晶晶

排版 | 一点点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猜你还想看


围观

特朗普不会被弹劾,可连任就难了


故事

强制猥亵立案侦查!李心草案离真相大白还有多远


热文

我们必须永远选择面向世界,而不是相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