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变味双十一: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优惠0.5

曹柠 南风窗 2019-12-03


双十一越来越复杂了,是今年身边很多人的直接感受。


的确,随着双十一的“套路”日益复杂,所谓“千亿让利”宣传的背后成了心照不宣的营销战。对消费者来说,本来“天经地义”的优惠成了绞尽脑汁的“算术题”。



复杂的套路,疲惫的狂欢

不信?来做个简单的算术题:已知某店铺有以下三档优惠券:满200减20,满300减50,满500减100。它们均可与购物津贴满400减50叠加使用,但使用优先级顺序是先店铺优惠券再购物津贴,试求买多少钱东西的时候折扣率最大?


能答上来吗?其实也不太重要。因为在一个价格区间内折扣率其实都差不多。而且商家会通过控制物品单价使成交金额处在高位,目的无非是促使消费者凑到满减买更多东西。可是,凑来凑去也无非是打了个8折。



也就是说如果你买了300多块的东西,可能会为了凑满400减50而购买更多东西,但实际上折扣率几乎没有变,所谓“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优惠 0.5”。


按照往年的套路,双十一主要的优惠有五种,分为红包、津贴、优惠券、限量抢购和VIP折扣,而今年又多出来“盖楼”的新玩法。大额度的优惠往往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


这些复杂的规则本质上都是价格歧视策略的变种,对于价格越敏感的人就越愿意花时间利用规则来获得优惠。说简单点就是,土豪无感随意买,“穷人”才汲汲于小恩小惠。不知道热衷剁手的消费者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你的时间更值钱还是优惠券更值钱?



那卖家就开心了吗?不尽然。尤其是对于中小卖家来说,在价格战中的获利模式始终没有形成。


如果说双十一最早的定位是品牌卖家清理旧款、老款、滞销款的折扣渠道,那随着平台垄断价格战的形成,对于中小卖家的风险越来越大了,因为他们备的货品连一半都没卖出去,双十一后大量激增的售后投诉和退货也让卖家叫苦不迭。


中小卖家们说,电商平台就好比一个小型社会,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商家店铺被流量划分成了不同的等级。


“大卖家有更多资金,做推广拿到流量,卖出更高销量赚到更多钱,反过来能投入大笔资金做推广。而小卖家没钱没实力没流量,卖不了多少货,是恶性循环。”



总体销售数据很光鲜,但中小卖家们大多是陪跑,以为一天能卖光的货,却用了半年时间来清理库存,这样的惨剧屡见不鲜。



消费狂欢还是消费陷阱?

作为一种促销,消费狂欢的提法似乎无可厚非。然而,既然是狂欢。必然带着一丝狂躁和不安的味道。


如今,这份焦虑开始蔓延,传染了更多的人,表征诸如有人自问“双十一来了,我该买点什么”,更有甚者热衷于讨论“双十一不买东西我是不是亏了”。主客关系如此这般倒置,对双十一颇有微词的人恐怕不止我一人了。


当然,双十一走到第十个年头,唱衰的声音每年不绝于耳,但是购物热情依然高涨,玩法还在不断丰富,纪录还在不断刷新。仅阿里巴巴一家,交易规模就从2009年的5200万元,飙升到2018年的1682亿元,短短的几年时间,这个数字翻了3000倍。


2019年双十一仅半天就已超过2018年全天成交额


可是,一个社会在购物欲中沉迷不悟并非一件幸事。尤其是当购物光明正大地成为了幸福感匮乏的的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不由得怀疑,双十一是不是变味了?


早期的双十一是个奇迹,它最大的价值在于电商的启蒙课。彼时的2009年,网络购物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不到2%,而网购用户刚刚突破1亿。


多亏阿里神来之笔的灵感,直接把草根的“光棍节”加冕成了大众的“双十一”,年轻一代互联网用户心领神会,双十一成了罕见文化事件。


随后几年,品类日益齐全,体验日趋优化,双十一也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到了全民“剁手”。中国成为全球网购最为活跃的标杆市场,各界盛赞双十一,财经作家吴晓波称其“完全可以被写进当代中国的商业史卷之中”。



这股浪潮方兴未艾,但消费者、卖家、平台皆大欢喜的局面逐渐演变成消费者狂热剁手、卖家赔本赚吆喝、平台垄断撕逼的恶性循环。我们也应该停下来反思一下,“买买买”狂潮下得到的是什么,以及我们是不是已经陷入过度消费的陷阱。



你想要的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消费主义盛行久矣,天下苦于消费主义亦久矣。批判消费主义和消费社会从法兰克福学派的老前辈们就已经开始了,可是商业的逻辑依然我行我素,有过之无不及,到底是谁有问题?


这个问题在文化批评学者那里是消费主义批判,在市场营销人员那里则是内功秘诀,在媒体和学者眼里则是理解新代际消费者的密码。同一套逻辑,不同的解读,旁观的消费者应该做何选择?


莫非真的已经进入口红效应的吊诡循环?越是经济萎靡时期,人们会有更强劲的消费欲望,以通过消费来抚慰艰难的当下。



通过不高的花费营造一种触手可及、中产阶层式的生活方式,不少人获得一种当下并不算太差的幻觉。我身边就有朋友感慨,我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双十一换个电子用品增加一下幸福感。


别人买到了便宜货,我没买,那我就亏了。这种相对剥夺感成了人之常情。在汹涌的购物欲面前,再苦口婆心的劝告也显得冗余。我只是想指出:电商假借双十一制造了太多“虚假需求”。


如果说衣食住行的需求是一种基于使用价值的需要(needs),那经由广告、明星代言、网红带货生成的欲望则是一种不真实的想要(wants)。


为什么要限购?为什么要拼团?为什么要秒杀?因为商家不想留给你太多做决策的时间。双十一不问你“你需要什么”,而是告诉你“你需要什么”。资本担忧的不是社会充满欲望或欲望过剩,而是缺乏欲望或低欲望。



天使和恶魔就在一线之间,这些诱惑名头很多,第一个“美其名曰”叫科技,第二个叫生活方式,第三个最不新鲜,叫性价比。


科技快速迭代,你的设备当然要跟着升级,去年的手机越来越卡,换!新出的镜头功能升级,换!高科技电吹风三千一个,换!


生活方式大行其道。花钱可以买健康,于是国外保健品再贵买得也值,各种零食冠以低脂低碳也可以销量翻番;花钱可以买美貌,几千块的化妆品、美容器械买起来毫不手软。


但这和性价比一比都不算什么。人可以发明新的词汇代指略显粗鄙的内容,追求性价比,说白了就是贪便宜。这个乳胶枕我其实用不太到,但是现在只要5折,为什么不买?这个大衣我应该很少会穿,但是可以参与满减,买了又何妨?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我可是精打细算,有备而来,缺啥买啥,是一个理性消费者。还有人说,买买买我很开心,又没影响谁,花钱买快乐不好吗?


在包邮区生活的那几年,我也是一名网购达人,不仅日常比价买买买,逢年过节更是大杀四方,扫荡一空,看着债台高筑痛并快乐着,静候包裹来临时那片刻拆包的满足感。


这些冲动下的产物玩弄几天后多被束之高阁,直到拥挤不堪时下决心清理,送人、扔掉、转卖,曾经的心头宝多半逃不过被丢弃的命运。


理性的消费能带来使用的快乐,冲动消费却不能。要体验生活的丰富,不需要购买那么多东西,相反,太多的占有成为一种拖累。



换言之,消费狂欢给你带来的并不是物品本身的价值,而是那些隐藏在商品背后的心理动机:我占到了便宜、我犒劳了自己、我拥抱了新的生活方式。



新的消费观念正在形成,

双十一还能嗨多久

如此折腾,消费者的进化终于催生出新的消费文化和行为观念。


越来越多年轻的消费者开始热衷于购买体验而不是商品。他们往往有很强的“游牧”属性,不喜欢被定义,崇尚任性自由,故而需求也是差异多元,难以捉摸。


这些90后、00后成长于物质丰裕的年代,早已不愿意为了占有而进行补偿性消费。他们喜欢的是轻便、个性的消费模式。


他们喜欢小众精选,喜欢用品味来划分圈层;重视体验,甚至不怎么在乎价格;崇尚商品的价值观,而不是品牌;舍得花钱买认同,但在细节上却又保持节俭克制。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每每去超市购物,总是先列一个清单,上面写着日常累积的需求物品,然后按图索骥,拿上就走,在推销、促销、新品上市等商家小技巧面前亦是无动于衷。基本每次购物时间不会超过30分钟。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中国大陆主要城市消费观念与行为调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购物过剩现象突出,衣物过剩几乎成为普遍现象,51%的消费者家中有未拆标签的衣物。


中国的制造业一路凯歌,以物美价廉的世界工厂著称。大家也习惯了先丰富再精致的物质生活。有没有想过占有本身所带来的伤害?谁又能断言无休无止的占有会将我们引向何方?



在经济低迷的寒风不断吹拂的年代,双十一节节攀升的成交额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捡个便宜,犒劳自己无可厚非,可怕的是消费风潮下,处心积虑的富饶、过剩、浪费,从忧心忡忡到置若罔闻——消费天经地义,不消费自惭形秽。你没有权利不消费,正如你没有权利不幸福。


节制是一种美德,少就是多,做艰难的选择,过简单的生活。少买东西,买好东西,你的生活将越来越轻盈,越来越充实。



作者 | 曹柠

排版 | STAN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猜你还想看


围观

明知他是渣男,为什么还是管不住自己


故事

蔚来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马斯克


热文

填空:____岁的女人一枝花




点击购买最新一期《南风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