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承认吧,你根本不懂爱

肖瑶 南风窗 2019-12-23


古今中外的作家对爱情都不吝溢美,却从来没有一则理论说得清楚爱情是什么。


我们不知道“爱情”两个字是什么时候变成了“吃人”的。“房思琪”的悲剧是缘于“爱”,伤害和摧残到底发生在爱前或是后,已经不重要了。


延续到现实,为爱自杀、婚内谋杀等骇人听闻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


江湖上盛行的“PUA”,传到中国被扭曲成了一场恶性诛心术,不少人将它视为游戏感情的工具,甚至以俘获的异性数量、榨取钱财的多少,造成对方自残的多少为自我标榜的“成绩”。


爱情是世间至高的力量,但它极大依赖一个人自身人格的完整和独立,否则,将反噬人。


现代人纷纷自嘲“爱无能”的今天,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畸变的爱还算爱吗?当爱情带来的伤害大于幸福,人类在哪里还可以找到真正的“爱情”?


《爱情笔记》

(英)阿兰·德波顿 著

孟丽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04

一段爱情的产生、发展,以至结束,我们都太熟悉了。


这看上去像是一则普适公式,正如英国作家德波顿想要告诉人们的:它庸常,且必然。


在《爱情笔记》这本书中,德波顿并未一板一眼地分析理论,而是用一次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全纪录,描述了一段典型的恋爱模式:


邂逅,迷恋,获得平凡中的幸福,旋即是熟悉后的倦怠,在爱的迷途中迷失、痛苦、自怜、辗转反侧,最后移情别恋,挽回无望,醒悟。


最终这一切都会结束,就像皮肤的新陈代谢功能,回到如初。



读者自然能体会书中的庸常而不断循环的恋爱过程,那为何还要读这本说了与没说一样的故事书?而不是去修习恋爱法则、研究亲密关系之道?


因为德波顿正是想通过描述“无差别”的恋爱过程来告诉人们,爱情有如塞壬的歌声那般美妙,却也如鸦片般令人丧失理智,绝对理智的爱或许是不存在的,唯一的抗衡方法,就是不要去追究爱情的本质。


没错,爱恋的迷人之处,在于使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他人需要,而正因为这需要,我们才会尽情投入地、放心大胆地去爱。


德波顿却引用奥斯卡·王尔德的话,给所谓爱情理想主义者浇了一瓢冷水:每一例相爱都是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伟大胜利。


“我们跌入爱河,祈望不要在心上人身上发现我们自己的劣根——胆怯、脆弱、懒惰、无信、妥协忍让、粗鲁愚蠢。我们给心上人戴上爱的饰环,认为心上人能够超越我们犯下的一切错误,从而可亲可爱。”



爱情固然是“需要”与“被需要”的相互抗衡,却并非如古今文人骚客歌颂的那般绝对纯净,它不仅是一种恋他需求,更是一种自恋需求。


但在这场相互拉锯的磁场里,“平常心”一直是稀有品,失衡的爱恋、畸变的爱每天都在发生,并且被人们用一种美化视角打上“虐恋”、“苦恋”等标签。


书中用一种男女恋爱中常见的“马克思兄弟式思维”来解释这种畸变:人们既渴望爱情,又不可能接受爱情。因为害怕当心上人真实的自我显露出来时,接踵而来的将是失望。纵然那种失望也许是早已产生但会继续投射到将来的。


“马克思兄弟式思维”模式是一种“借助于自我喜爱和自我痛恨之间的平衡”,如果自我痛恨占了上风,那么接受爱的一方就会断言心上人不适合自己。


反之,如果自我喜爱占了上风,那么双方都会被动接受这样一种看法:爱得到回应不是因为心上人低贱,而是自己原本值得爱恋。



一旦陷入“自我喜爱”与“痛恨”之间的失衡,人就会逐渐在一种丧失自尊和自我意识的扭曲磁场中拉锯。


爱上不适合自己的人,对方虐待他们,或让他们的情感得不到满足,都是一种感情暴力。而深陷其中的人潜意识里会将这种暴力带来的痛苦与“爱情”联系在一起,痴痴地盼望着心上人会改变,甚至幻想能够重塑他们。


抽丝剥茧的爱情可以在恍惚随性中开启,也可以在绝望和迷失中毁灭。德波顿的爱情在假装中疏离结束了,更多人在爱情消殒后,甚至用死亡来给予爱情一个象征,用形式来确认事实。


爱情可以是细水长流或热烈痴狂,但终究要警惕丧失原本的“我”的存在。逐渐地,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爱情的不可控,于是幻想一种可以随时抽离的“亲密”关系。


但是这种关系,真的存在吗?


《假性亲密关系》

史秀雄 著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9

心理学者史秀雄在《假性亲密关系》里给予了爱情之于人类必要地位的肯定:爱情是人类孤独的解药,就像呼吸的空气一样不可或缺。


然而,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国人,在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中,“爱情”是缺席甚至被禁止的。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远远次要于智力与技能教育,没有人教过我们,爱情如何发生、发展,如何结束,如何面对它带来的喜乐哀愁。


我们只能在一条寻觅和试错的路上,不断修正对于爱情的误解,也在这过程中陷入一段段“假性亲密关系”。


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


你有没有曾体会这样的感觉:和最亲近的家人或伴侣待在一起,纵然不离不弃,也鲜少发生矛盾,却难以真正建立一种深刻的、自由的、能够互相响应的联结,好像总是“差点什么”?


不单是爱情,被人类认定的诸多感情模式,皆被定义为一种相知、相伴的亲密关系,但“相敬如宾”是真正的亲密吗?爱得“痛不欲生”,是真正的亲密吗?



书中从两个方面给予“假性亲密关系”定义:其一,两个人的生活已经非常紧密地关联在一起了,一切日常活动都围绕着彼此安排。比如同一屋檐的婚姻或家庭。


与此同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人之间开始有了越来越多无法探讨的话题、不敢表达的情绪,难以掩饰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潜滋暗长。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健康“爱情”的勋章,它定义爱情不是两个残缺的人互相慰藉,而是两个完整的人一起庆贺。它让人感受到力量而不是消耗,真正的爱情并非一种弥补,而是生命的锦上添花。


然而,我们用“亲密关系”定义了太多模糊不清的情感,“假性亲密关系”的出现,则是现代人类的一种感情模式投射,恐惧爱情,因为它造成了死伤无数。


更理论性地说,它是一种防御机制(defensive mechanism),是伴侣双方“同流合污”用形式上的在一起来回避真正的亲密,回避双方彼此的坦诚、信任与接纳。



那么,为什么真的有人想要回避真正的亲密状态?


因为真正的亲密关系代表着付出、彼此共情和积累期待,也代表着恐惧和焦虑的可能。“假性亲密关系”的防御机制则使我们待在“安全”的、不会“失控”的状态里。


当假性亲密关系不咸不淡地维持下去,爱情缺席,但却未必造成伤害,这甚至是一种理想状态。


然而,在假性亲密关系中,双方营造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封闭空间,把人困在一种密闭的情感空间里,且在这种错觉里逐渐迷失,最终陷入糜离和沉沦。


甚至于,当“爱情”从传奇化为腐朽,对身心皆造成了不可逆的戕害,要如何才能从暴风雨般痛苦中的恋情中抽身,及时止损?


《如何不喜欢一个人》

(美)杰克森·麦肯锡 著

高娃 译

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7-4

杰克森·麦肯锡在心理治疗书籍《如何不喜欢一个人》中,把一段痛苦爱情关系的缔造者称之为“恶情人”,或“心理变态”。


在亲密关系中折磨你至深的那个人,往往会先通过理想化的没脑吹捧,让你在恋情中神魂颠倒,从精神到肉体都为他/她臣服。


只有先把你捧上天,之后才能让你为他们跌至尘埃。等你开始忘我地付出时,“心理变态”脑子里想的只有:“还成,这套还管用了。


而他们的杀手锏,就是像镜子一样映射、满足你全部的幻想,让你轻易把全部身心都扑在这段新恋情上,并在感情、经济以及精力上都倾尽所有。


你会把这个心理变态当做命中注定的“对的人”,并很快对那个人完全打开心扉。


这是一种恋爱中极为常见的信任与熟悉纽带,人的警惕,理性,在这种倾轧式的信任和熟悉中全盘崩溃。



感情是一种双向关系。当一个正常人陷入一段扭曲的恶性关系,他们也会本能性地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但真正的“心理变态”呈现的是无差别的施暴,他们会以一种让人几乎毫无察知的姿态,摧毁这段感情的核心。


他们的内心情感不能自足,不仅不可能给予他人爱与支持,反倒要从对方那里汲取爱与支持来为己所用。


然而,当下最常见的现状,不是不能辨别这种“心理变态”的出现,而是当事人即便遇到且辨别出来了,也会引以为耻。


“大多数人已久舒适地躲藏在俗世壁垒,对心理变态茫然无知。”


极度的羞赧造成他们愈发强烈的自卑、自我厌恶情感。利用权贵暴力的不对等性关系里,这也是一种“受害者”常见的逃避心态。



比如,读这本书常常会让人想起房思琪,那样一个天资聪慧的女孩,为何会沉浸在一段虐恋中不可自拔,直到精神分裂,自我毁灭?


爱情可以成就人,也可以毁灭人。比强奸罪行更为可悲的,是一开始就建立在痛苦之上的爱情,是打着爱的旗号,让另一个生命心甘情愿地接受、消化了这种罪劣。


麦肯锡向读者强调:你要知道,你会成为心理变态的目标,绝对不是因为你傻,而是因为你拥有许多优秀的品质。


心理变态的理想目标往往是慷慨、宽容并且有些浪漫和理想主义的人。


断绝与心理变态者的联系,就要从不再美化他们开始。当他们开始让你检讨自己,就应该及时出发心头的警报,一旦感受到丝毫令你抓狂的嫉妒、困惑和自我否定,就应该提醒自己:这不是爱。



书中专列一章来介绍“疗伤之路”,包括生理、心理的自愈,在这里就不作赘述。当一个人已经历价值崩盘、生之信念动摇,“疗伤”的意识已经是一种重生。


爱情这东西,期待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价值失衡,古人盛赞的“直教人生死相许”是一种浪漫化的艺术幻象,而更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培养意识:


创伤没有让你失去你本拥有的美好天性、幸福可能,它只是让你看到更全面、复杂的人性,敦促你训练一种更坚定且理性的心智,去面对爱情及爱情之外的广阔事物。


《爱的艺术》

(美)艾·弗洛姆 著

李健鸣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4

如果图书界列一个“因为名称烂俗,而险些错过的好书”排名榜,《爱的艺术》一定排得上号。


在弗洛姆看来,爱是一门艺术,是整体人格的展现,以及人类对生存问题的回答。爱,这门艺术与人的成熟程度有关,人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专心的投入和养成耐性来学习修炼这门艺术。


要认识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就必须拥有爱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当然,它与当代PUA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弗洛姆所称的爱的能力,是更内在的东西,它是像个人修养一样,可以培育的东西。一份独立、成熟而自足的爱,需要经过思考和实践的洗炼。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性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什么是成熟的爱情呢?那就是在保留自己的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成熟的爱情能够使人克服孤寂,同时又能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个人的完整性与独立性。



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够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自己。”


假爱情的形式非常之多,比较常见的形式有:偶像化的爱情,它的本质不是伟大,而是饥渴;还有多愁善感的爱情,它往往存在于想象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同另一个人实实在在的结合之中。


每个人看似与他人接近,但实际上都是孤独的。不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他们都通过享受物质、购买艺术生活,去减少绝望。


在今日的西方社会,爱情必然是罕见的现象,因为在一个以生产和消费为最高准则的社会,只有那些不甘心同流合污者才能做出有效的抵抗。


现存的社会结构将进行重大和激烈的变革。因为只有到那时,爱情才能称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零星出现的个别现象。




正经读书是南风窗传媒旗下的知识社群品牌。依托阅读小程序和线下读书会,权威导读纵览最新精品好书,坚持打卡养成高效阅读习惯,当面交流汇聚智性阅读共同体。


正经读书致力于服务终身学习者,从新闻到书本,从热点到洞察,在碎片化时代重塑自洽的世界观,在躁动浮华中坚守冷静的力量。


我们不贩卖焦虑,也不生产鸡汤,我们精挑细选,朝夕相伴,领你读书、助你读书、陪你读书。读书,我们是正经的。


正经读书会·广州 


NO.1 《爱的艺术》导读:我们学会爱了吗?(12.16-12.21)


我们将《爱的艺术》分为6个子主题,每日更新1篇,为您导读,扫码入群即可参加体验,分享想法或评论他人想法将获得额外积分,坚持打卡6天将获得读书会免费会员资格,获得线下读书会入场券。


线下读书分享会


时间:2019年12月21日周六 下午2:30-4:30

地点:广州市海珠区悠悠生活馆( 万胜广场B1层)


分享嘉宾


何焰:南风窗记者、《上财猥亵事件75小时》作者

高月琴:乡村妇女发展专家

梓枞:作家


活动形式


书籍导读+嘉宾分享+主题讨论


活动提供茶歇,名额有限,参与小程序阅读打卡即可免费参加,读者可以加入读者群,扫码入群。

扫码进入书友群

扫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




作者 | 肖瑶

排版 | STAN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猜你还想看


围观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应看懂这些“第一次”


故事

追踪“梅姨”


热文

昂山素季:掉落的“王冠”


点击图片购买 瘾·2020年日历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