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连朋友圈都不发,要表情包做什么

莫奈 南风窗 2019-12-25


表情包已经攻陷了它曾没能踏足的最后一块阵地:微信朋友圈。


昨日(12月23日)在社交平台反响最热烈的一条消息,是朋友圈内加入了动图评论的选项。“放出你的表情包!”微信很久没让舆论场这么兴奋了,可是,那些已经远离了朋友圈的人,会因此重返吗?

 


表情包,拯救朋友圈?

动图选项的加入,最先应用于微信发布的最新iOS版本。


新版本里主要增添了三种新的功能:第一项是朋友圈动态评论区支持发表情包;第二项,是用户可以对微信朋友做权限区分。意思是,你可以给不熟悉的微信好友勾选仅聊天这一项,对他关闭朋友圈。在默认的情况下,聊天、朋友圈、微信运动等选项都会向对方放开;第三项,是发消息时可以引用之前的内容。



每次微信版本的更新,都会带来一定范围的关注和讨论,此次更甚。


表情包的流行,其实早已经渗透到不同社交平台,QQ、微博、知乎、还有微信的私人聊天场景,我们早习以为常。


现在终于轮到朋友圈,有在一旁看热闹的网友大呼:“终于可以在评论里斗图了”,欢呼雀跃;也有人担忧使用体验的问题,毕竟四五条充斥着表情的评论,就可以把整个屏幕占满,用户往下滑的时间和频率都会增加。


还有评论认为,一向以“克制”著称的微信,这次没有创造新的产品功能,反而是开始迎合公众的期待了。


表情包的出现,的确唤起不少人的使用热情,尤其是一些朋友圈的“沉睡用户”。表情包击中了对话者模棱两可的情绪,年轻人喜欢它的轻松欢快,老年人喜欢它的言简意赅。


在尴尬的状态里如果能发送一个表意模糊、可爱卖萌的动画表情,可以自嘲,可以轻松地开别人的玩笑,反正比文字的回应要来得快捷生动。



新版本的更新,也像是微信对其活跃度的一次自我“拯救”。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微信朋友圈使用率为83.4%,较2017年底下降了3.9个百分点。与之相反的是,新浪系的社交平台微博却不减反增,较2017年底上升1.4个百分点。


尽管朋友圈的使用率数据已经相当可观,但是种种迹象都在显示这股热潮的退却。加入表情包所附带的流量也许只能为朋友圈带来一两天的热度,这阵风潮过去,朋友圈的臃肿仍然是甩不掉的包袱,离开的人选择了用脚投票,离不开的人,难免感觉被困在一个了无生气的社交圈子里。



朋友圈疲惫

2012年5月,微信推出”朋友圈”功能,允许用户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个举动,使得微信从一个即时通信软件,向社交网络发展。当时新版本的介绍页里,写着这样一段话:


“如你所知,微信不只是一个聊天工具。一切从照片开始,你拍了一张照片,你就拥有了自己的相册,在’朋友圈’你可以了解朋友们的生活。如你所见,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正如开发者所料,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朋友圈迅速地重塑了社会交往形态,我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拍照呈现,点赞评论。


功能的不断更新完善,叠加着社交的可能性。比如“看见”的权限在逐渐缩短,2017年初,微信接连推出朋友“半年可见”和“最近三天可见”的功能,尤其是仅三天可见,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关于社交距离感的讨论。


你是想呈现三天以来的生活,还是跨度半年的生活,还是完全的自己?每一个人的抉择,都在透露出这种谨慎和小心。生怕让人看不到自己精彩的生活,又害怕被窥见尴尬的过去,只好呈现出有保留的“真实”。


朋友圈所附着的社交关系,已经显得过分累赘。陌生人和熟人,交集在同样的一个活动范围里,相互无法剥离;生活和工作的界限,也在若有似无的沟通和分享里荡然无存。



还有多少人没陷入到朋友圈的疲惫怪圈里?


只要回顾自己的时间线,便能发现一部从随时随地分享心情到分场合隐匿心情的进化史。


一开始的分组,是不想让昨天在路边加上的推销小哥看到你的朋友圈;


后来,是害怕曾经的同学看到这条状态会认定你过得不好,父母看到以为你遇到了麻烦,工作伙伴看到觉得你这人不靠谱;


“朋友”、“同学”、“同事”的分组,又分别能列出“不熟的朋友”、“好朋友”、“好说话的同事”、“不好说话的同事”一长串。



发朋友圈的历程,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内心跨过了一道又一道坎,等到分组结束,心情已隔万重山,最初想分享此刻的冲动已经荡然无存。


微信之父、创始人张小龙在2019年的微信之夜透露过一个数据,有超过1亿人设置了朋友圈的“3天可见”。


微信当然是意识到这一点的,一直在做刻意的平衡。譬如今年在三天和半年选项之间,开发出了一个新的“最近一个月可见”权限,在拉黑和不拉黑之间,有了鸡肋的“仅聊天好友”设置。


很明显,开发者想对微信里模糊的距离感进行清晰的区分,但是社交规则越复杂,对社交关系的伤害其实越大。微信开发初期的清爽感,离我们越来越远。



社交真实存在吗

以“分享生活”为初衷,主打熟人社交的朋友圈,在横空出世之初便俘获了中国人的心。和陌生人社交不同,中国人仍然喜欢小圈子里的熟悉和温暖,和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亲友保持线上的寒暄和联络,是很多人在使用朋友圈之初的轻松记忆。


但是朋友圈变得“QQ化”,和QQ空间愈加相似,平台功能不断扩展,产生了大量非个人表达的信息,用户的使用意愿也因之下降。


在微博上,曾经有一个热议的话题是,“90后开始消失在朋友圈”,参与话题投票的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一个月发一条朋友圈或者更少的频次。


是人都需要社交,但也一定会恐惧360度无死角的社交。


在朋友圈形成的这样一个带有半强迫性的场域里,每个人都在半自愿地欣赏他人营造的“景观”,即使这个人没有发表的意愿,也同样要参与其中,“点赞之交”就是这样来的。



一位朋友向我抱怨说,现在打开朋友圈,感觉被迫窥视甚至参与了别人的生活,这让他变得无所适从,好像有一双双眼睛在盯着,为了减少这种不适感,索性就不发,不看,不参与。这种社交关系的强迫感,对社恐很不友好,因此把不少微信用户赶回微博。


有道是“有些人三天不发一条朋友圈,一天发10条微博”,比起微信,微博反倒成了清净之地,没有熟人的“窥视”,不再有刻意营造的“人设”和“景观”,也更接近真实。



此前《南风窗》的文章曾经对朋友圈展示的阶段进行过划分,文章里提到了从1.0到3.0的进阶:


1.0,秀的是自我的表面,自我的那一张“皮”,一个人的体商,颜值;

2.0,则是秀情感,情绪,生存状态。从这里,可以看到每一个表演者的内心是怎样的,他们渴望什么,希望什么;

而在3.0,秀的是心智和存在的状态,通过这种表演,可以看到,他们为什么会是现在这种状态。


接下来,加入了表情包,更新了功能的微信朋友圈将如何继续演化,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 莫奈

排版 | 凑凑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猜你还想看


围观

告别春晚之后


故事

自杀背后


热文

中亚孤儿高丽人


点击图片购买 瘾·2020年日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