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承认孩子的恶有多难

肖瑶 南风窗 2020-08-24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肖瑶


《隐秘的角落》(以下简称“《隐秘》”)作为今年网剧市场的一匹黑马,完结两周后余热仍在蔓延,扩散到戏里戏外,衍生话题围绕教育、原生家庭、少年之恶等等。


对影视细节的剖析和解读已然足够,但《隐秘》之所以脱离隐秘角落,把无数关注点摊在社会视角之下,真正攫人目光和引人深思的,是其牵引出对少年儿童之本性的思考。


成人在戏里看“恶童”,一边细思极恐,一边津津有味。观众穿透荧幕窥探躲在儿童心理世界的阴暗角落,如原著那句话“他们根本想象不到小孩子的诡计多端,哪怕他们自己也曾经当过小孩。”


《隐秘的角落》剧照


因为忽略了性之初的差异,不同的孩子才会在一开始就得不到最合适的关照。一些人心里的小恶魔被持续忽视,久而久之自然淡忘,而另一些孩子,深埋心底的“恶种”正因没有被察觉而潜滋暗长,蛰伏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直到有一天一鸣“惊”人。


贝特尔海姆在《童话的魅力》中说:“童话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能够以儿童容易接受的方式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邪恶,并且融会贯通,使儿童不受创伤。”



承认儿童的恶,要克服哪些困难?

《作家日记》

【美】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张羽/张有福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10.20


由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局限,贯穿不同历史时期,儿童问题、教育问题、青年的信仰缺失问题一直层出不穷。


除了社科哲学著作,儿童的成长问题,也早在十九世纪就引起了文学艺术界的关注和担忧。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杂文集《作家日记》里,以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大量阐释他对当前儿童问题的看法。他将“儿童之恶”的本质理解为:“儿童在施恶时,不再像他们的双亲那样还忍痛抑苦,反而心情愉快。”


真正可怕的,是儿童“施害”行为,实际是在对“恶”这一概念懵懂无知的情况下产生的。而随着儿童们的社会化,他们深知只有“恶”才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外壳。


陀氏刻画了许多"恶魔式"儿童形象,无论是家庭教育问题、社会道德问题、宗教哲学问题,他相信,儿童形象的塑造并非偶然,而是都有着深刻原因。


1993年2月12日,在利物浦一间购物中心,10岁英国少年罗伯特·汤普森与乔恩·维纳布尔斯将两岁男童詹姆斯·布尔格诱拐骗走并一路对其进行殴打恐吓,最后将凌虐至死的男童尸体放至铁轨旁,试图营造火车碾过的假象


而恶作为人的自由品质之一,天然就在儿童身上显现着。正如康德有句话道,“自然的历史是由善开始的,因为它是上帝的成品,自由的历史是由恶开始的,因为它是人的成品。


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承认儿童具有的本性之恶?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成为儿童的催“恶”剂,而这种“催化”的后果就是:儿童的早熟化和“恶魔性”特征的出现。


我们自动忽视儿童性恶的可能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习惯性地忽视儿童的主动选择和研究视角的过度外化。


再者,在所谓现代精英和良善教育系统的麻痹下,人类坚信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他们自信充分的关爱和教育会培养出全新的一代。


事发后,罗伯特·汤普森(左)与乔恩·维纳布尔斯(右)被抓获,成为英国20世纪最年轻的杀人犯


陀氏却则从一种悲观主义出发,认为人类大多数自以为是的教育职能培育出虚无的一代、毁灭的一代:


“我们知识阶层的年轻人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在这些家庭中您现在经常看到的是不满、焦虑、愚昧粗鲁,几乎处处都是人云亦云,以厚颜无耻的否定取代真正的教育;物质追求压倒一切高尚的思想,儿童受的教育没有根基,脱离正常真理,不尊重祖国或者漠不关心,对人民持冷嘲热讽的蔑视态度,……那么请问:能够向这些孩子们要求些什么呢?”


这固然是逝去的一段时代所限,但不能不引发今天的反思:教育实则起到多大的作用?少年犯罪仍然层出不穷,在一种看似无解的闭环里,人类未来的发展出路在哪里?


在陀氏看来,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过早地失去了家庭的保护,而暴露在社会的阴暗面下,这使得儿童一方面成为整个社会的受害者,另一方面也慢慢开始变成社会的施害者。


此事件被改编为短片《羁押》并获奥斯卡提名,图为《羁押》剧照


然而,纵是如此,与陀氏的其他作品一样,他仍然在儿童形象里买下了善与宽恕的影子,在他看来,儿童身上具有克服人类至恶的终极力量,让人们回归内心平静。


不少西方作家都认同基督教的“原罪”,即人生来有罪,纯真善良的儿童则是上帝的化身。陀氏在一些作品里体现了这一点,比如《群魔》中作为拯救人们最后力量的儿童。


世人身上具有向善和向恶的双重矛盾性,但理想的基督教神性道德品质总是与世俗针锋相对,孩子,就是最纯真天然的,未被意识到的“基督形象”。


而通过对文坛经典《安娜卡列宁娜》的阐释,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平衡法则: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其实没有办法既保存智识上的清明,又保存天真之心。


这是不是说,所谓“性恶论”实际是伪命题,当一个天然纯真的人接触到世界开始,恶的种子就开始不受阻挡地疯长?



当我们谈到“性恶论”,我们在谈什么?

《白板:科学常识所揭示的人性奥秘》

【美】史蒂芬·平克

译者:袁冬华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12


隐秘》大火,很多人记住了里面笛卡尔的童话譬喻。除了众所周知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还曾提过“机器中的幽灵”的譬喻:肉体为机器,心灵则为幽灵,心灵服务于愿望、感觉和理解等活动,不受物理法则支配,其存在不当受到怀疑,而躯体的存在才应该警惕。


如果把人的行为理解成机器运作,当它产生了一些恶劣的后果,我们可以责备幽灵,也就是心灵,却无须深究机器设计上的缺陷。


除了笛卡尔,历史上还有许多类似指向本性善恶的理论建构。


以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性善论者坚持,儿童心灵的原始状态就像一张白纸,向它提供内容的是外界经验,也即一种观念。


性善论又如卢梭的“高贵的野蛮人”,该观点指出,人在自然状态下天性无私、崇尚和平、无忧无虑的,而邪恶、贪婪及暴力不过是文明的产物。


《少年汉尼拔》剧照


与此同时,支持性恶论的哲学观点也可以并行不悖,如霍布斯相信人类社会秩序的维持需要一个“利维坦”。


诸种历史悠久的观点深刻影响了社会知识学界,比如结合社会达尔文主义演变的种族主义、优生学的法律框架等等。


而这些过度归因于后天文明影响的理论,在哲学上被统称为“白板论”。


“白板”(tabula rasa)一词由拉丁文的意译,本指未经用刀和笔刻写过的白蜡板,因为古希腊罗马人亚里士多德最早用来比喻曾用蜡板做记事牌。


但“白板”的弊端和阙漏显而易见。平克著《白板》一书,并非想要依次阐述及推介以上种种理念,相反,他在全书开篇,就否定了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公式:人类心智=天性+教养。


一定程度上,人类的心智的确是天性和教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平克的重心,在于从历史角度探讨人性这一概念在现代生活中引发的道德、情感和政治反应,追溯人类是如何将人性视为一种危险观念的道德政治根源。


《告白》剧照


外在对于内部心灵的存在是不可证明的,这一观点被社会学家青睐,借诸于此,“自由意志”、“人类心灵自由”等口号被激生出来。比如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奠基人之一威廉·戈德温写道:“儿童是被放在我们手中的原材料,他们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


但如果大脑是白板一块,那它也很适合作为幽灵栖居的场所。平克坚信“儿童的心智天生就有揣摩他人意图和模仿他人行为的能力”,比如,让我们思考一个永不过时的问题:暴力是人类的天性吗?


平克提出,很多关于儿童抚养的政策都是建立在父母和儿童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这样一种研究发现之上的。父母仁爱,孩子就会比较自信;父母强调权威(既不放任又不严惩),孩子就会有良好的举止;父母经常和孩子交谈,孩子的语言技能就会比较高等等。


然而在平克看来,这是由于现代社会视人类本性为一种禁忌决定的。对人性的否认超出了学术界,导致知识研究和常识的分离。这也就导致一种已被人类习以为常的思路:几乎在所有情况下,父母的养育都意味着一切。


《水果硬糖》剧照


从20世纪开始,不少知识分子都在试图论证人类的高贵品质,但他们提供的大多数立论都经不起推敲。比如从生物学角度出发,人们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就本质而言,他们完全有能力去做出自由的选择。


而这些观点后来陆续遭受到来自心理学、大脑科学、基因科学和进化领域的新进展的质疑。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否定人性存在的观点构成了挑战。


很多心理学家仍然没有关注信仰和情感的内涵,这他们眼中,人类如同实验小白鼠,只不过拥有一块更大的白板,加之一些“文化工具 ”,人类即可成为社会人。


就本质而言,人类拥有同样的心理结构,它使得我们赞叹人类心智的复杂性,心智运行是如此奇妙,以至于我们往往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天性与教养”的理念根基仍然有一定效力。通过对双生子、兄弟姐妹及养子女的研究,平克强调了行为遗传学的三条法则:遗传占40-50%,环境(或家庭)仅占0-10%,独特环境则很多情况下占据50%以上。


在人类复杂的行为特征方面,家庭环境的影响或许要远远小于基因的作用。


《嘉年华》剧照


然而,该结论必然与今天我们认识的世界格格不符,当我们提到“家庭”和“基因”,近年来通常与这样一个词联系在一起:原生家庭。


可是,“原生家庭论”真的能解释一切吗?



当“原生家庭”成为流行病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美】塔拉·韦斯特弗

译者:任爱红

南海出版公司

2019.10.20


直以来,一种信仰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文化中:原生家庭可以解释几乎人的一切行为,家庭是人性塑造的最重要因素,自始至终都是人类的开始及最后的归宿。


除了《隐秘》,近些年层出不穷的影视剧作品和叙事里,“原生家庭”四个字都已成了被滥用的行为解释依赖路径,成了流行性的障眼法。


犯罪,孤独,情感能力的孱弱……种种社会性问题似乎都可以用家庭成长来解释,因为童年是不被看到的,对于人漫长的一生而言,它本身是隐秘的。


是的,弗洛伊德那一套很容易上手,甚至百试百灵。但一旦遇到一些极端和反常规、反预期的情况时,我们会发现该解释论出现太多漏洞。


在美国某山区,有这样一个家庭:一个家中七个孩子,都在家中出生,没有出生证明。生病、受伤从不就医,并且,他们从不去上学。 


《我的天才女友》剧照


这就是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成长的家庭。在十七岁之前,塔拉从未上过学。她从小在父亲的废料场帮忙干活,或跟随母亲制作酊剂和精油,全家人与世隔绝,每天都在为世界末日做准备。


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在数年后获得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这是一个励志故事吗?别傻了,我们都知道今天遍地开花的“励志学”某种程度是个伪命题,各人的经历具有独特性,当一个人成功,就会搬出世俗意义上的“励志”概之,当一个人失败,则会毫不犹豫地躲在“原生家庭”四个字后面。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不科普心理学,不试图与原生家庭“和解”,不弥补创伤或控诉教育不公,而是用作者真实亲历的故事,去诠释一种个体本位的成长本质。


作家塔拉早年经历了如深渊般黑暗的人生,一个有着躁郁症等多重偏执心理疾病的父亲,拒绝送孩子去学校接受教育,甚至仇视政府,一心只想着囤积粮食弹药应对“世界末日”;还有唯唯诺诺的母亲、暴力倾向的哥哥和恃强凌弱的姐姐。塔拉自己十几年从未上过学,每天在垃圾场处理工作。整个漫长的童年,眼前没有未来,只有黑暗。


《我的天才女友》剧照


在这样古怪的家庭里,一个孩童可能走向哪些道路?可以想象的路径是:自我怀疑、孤立,犯罪,自暴自弃等等。但当他走向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人们会说,这是后天力量的改变。


后天力量是什么?在塔拉的故事里,这座大山本身是教育,她从自我教育中发现了一种满足,而不仅仅是对原生家庭的逃避。或许在和那几个荒谬家人相处的某个瞬间,她忽然发现一种救赎的可能性:教育。


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圣经·诗篇》,这句话本身有双重解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


而英文名则直接简洁有力地译作“教育”(educated),作者塔拉将该词比作“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


“教育”是个微妙的词,在中文里,它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本书中,作者认为的教育不是狭义的知识技能培训,而是广义上的自我创造。


这位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的作家在接受访谈时作出阐释: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


塔拉·韦斯特弗在《艾伦秀》上接受采访


“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他们应该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而这与我们现在的教育观念似乎大相径庭。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他必须在幼年就被很好地修枝裁叶,熔塑灵魂。


圣经里还有一个说法,“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如果每个人都是注定要飞出的鸟,家庭是牢笼还是庇佑,永远是双面概念。“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在哪个角落,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山外面的世界反向击溃了她面前的一座大山,求学之路愈见光明,她一步一步重塑自己的人生。自然,一个被刻意淡化的事实不能忽视:作者具有读书的天赋,强烈的求知渴望和时刻怀疑世界的思维惯性。


比如中国孩子都记得耳熟能详的高尔基三部曲,或许很多人都忘了,高尔基没有上过大学,社会就是他的大学。


《过春天》剧照


然而,代价是有的。塔拉被视为家庭的背叛者,与父母决裂,忍受分离之痛,她一度发疯,整夜梦魇尖叫,光着脚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梦游狂奔。 


这是无法改变的出身代价,也是教育不平等的代价,纵然飞往自己的大山,身后却始终有一座无法消失、无法超越的另一座大山。


童年的独特经历让一部分的她永远属于那座大山,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这是她无法剥离的原生家庭痕迹;另一部分的她不能被家人所束缚,她注定是飞鸟,要飞往自己的山去。


但塔拉并不认为教育与“鸟笼”或“大山”有着必然联系,在她看来,学位和证书只是一种体面的空虚,它终究还是生活而非生命的一部分。


最终她也并没有背叛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只是小心且珍惜地保留了记忆里温暖的部分,她的离开也并不代表着泄愤和否定,一家人,或许只是不幸地降生在了错层的世界,并不得不一起生活了十几年。


塔拉·韦斯特弗在一次采访中谈及家庭


“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已。”


塔拉并没有将“逃离”作为否定家庭教育的利器,在她看来,父母给予自己的,仍然是永世不可替代的,能不能翻过那座大山,走到真正的世界去,既取决于自己,也离不开环境。


找到适合的少年儿童行径解释模式,就是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人性之恶也好,原生之痛也罢,从荧幕和社会新闻里感受到的剧烈震撼后,并不是诱导我们立刻作出任何判断和情绪,在这之前,不妨通过阅读来稀释一下冲击浓度。


除了前文介绍的三本书,我们整理了几部其他类似主题作品,或许可提供更多层次、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01

《不平等的童年》

【美】安妮特·拉鲁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教育,但父母能够给予自己深爱的孩子们的资源、天赋、机会都不尽相同。中国俗语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但同时也盛行多年的“读书改变命运”论。这是存在一定矛盾的,长久以来,教育其实并不能总是改变命运,阶层流动性浮于表面,更深层次的固化则从人的出生就几乎开始彰显。安妮特认为,社会地位和统治阶级的政策至关重要。在社会中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个体,通过不同的社交活动适应了不同的社会生活。而这种适应的经历,必然为儿童及以后的成人提供了一种相对的生活感知。


《放牛班的春天》剧照


02

《天生非此》

【英】奥利弗·詹姆斯 


我们为何会与父母相似?基因遗传学能解释一切吗?为什么一个家庭之间的爱与伤害往往同时存在甚至不分彼此?哪怕如今家庭教育被越来越放到重要的位置,父母自身的形象和作为,才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部分。


奥利弗·詹姆斯是一位儿童心理医生,她的思考多少带有些科学的思辨。基因是我们常用来解释儿童到成人路径的一种模式,但基因和原生家庭环境一样,也往常常被滥用。作者提醒我们,基因不能左右一个人的变化。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爸妈能成全孩子,也能毁掉孩子,天才不一定幸福,恶魔也未必不幸。


《约书亚》剧照


03

《寂寞的游戏》

  袁哲生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在长篇大论、条条有理的社科心理著作面前,它或许拿不出什么例证理论。但袁哲生用童呓般细腻而清淡的笔调,深切描摹出了大多数人童年都可能经历的一种寂寞情愫。犀利剖开童话的糖衣,告诉我们,任何童话都是给成人观看的闹剧,备受称赞的“童真”,其本质或是成长的过度入侵,也是真正意义上成长的缺席。


我们对童真有过度的期待,却很少真正走进生命在初始阶段的内心。其实人从抵达这个世界开始,生命就不受自己控制,第一反应是慌张,惶惑,也同时埋下了对躲藏的天然欲望。而伴随着漫长的、被边缘化的成长过程,许许多多独自探索的角落,许许多多被稚幼模糊的面孔,也只能在片段些许回忆间得以呈现。



    编辑 | 黄靖芳

排版 | 阿丽菜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