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蚂蚁竞走20年了,唐嫣依旧傻白甜

南风窗 2020-11-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不值得影评 Author 陶恺

大家好,南风窗多了一个新朋友:不值得影评


电影是一场梦,他们是鉴梦师。不值得影评,主打影视综艺评论,同时不定期发送一些知名导演、演员的专访福利。


欢迎关注不值得影评,大家一起做梦。




文:陶恺



电视剧《燕云台》一开播,便引发嘲笑、争议。


在豆瓣上,原著小说《燕云台》(共四卷)的平均分是8.5,阅者甚众。随便翻翻评论区,都是被跌宕起伏的故事迷住,彻夜阅读、为主人公的悲喜洒下真挚眼泪的痕迹。


但打开电视剧《燕云台》的豆瓣评分页面,最新出炉的4.9分昭示着它目前的惨败。



再翻翻评论,更有人火上浇油:“4.9分?还有水分吧?”还有人发出了另一种质疑,“为什么要歌颂辽国?”“杨家将也成反派了?”


作为今年难得上星的一部古装剧,原著口碑又极佳,这样的评分落差,令人始料不及。


▲不说主角,演职人员表中配角也不乏老戏骨


从文字里的异彩纷呈,到影像中的乏善可陈;从8.5的原著,到4.9的剧目,电视剧《燕云台》经历了什么?



 

0202年了,还来玛丽苏


选择打开电视剧《燕云台》的“原著粉”,显然不是甜宠剧、玛丽苏剧的忠实追随者。


▲唐嫣饰契丹萧太后(萧燕燕),窦骁饰韩德让


原著小说的最大亮点其实是“反玛丽苏”:一位足够担纲历史重任的女主角,契丹太后萧燕燕,带领读者走入不曾被主流历史着墨的辽国,在合理的虚构与剧情推演之下,展现有思想、远见、行动的个体成长。


这种“有智识”的成长故事,原本可以是受众与遥远历史之间最亲密的连结。



 “(第三卷)燕燕正式嫁入宫中,成为皇后了,成为辽朝的代理执政者了。看到她从一个青涩少女一步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女王,太不容易了。”


“父亲离世,姐妹失和,都是她人生中的重要挑战。”


“草原的儿女生命力确实顽强,就像草原上的野草,哪怕在天灾过后,还能够年复一年的继续生长。”


随便打开《燕云台》四部原著的评论,都能够看到以上类型的评论。


但可惜,“有智识”的成长和“草原儿女”的英雄呈现,到了剧版《燕云台》中,几乎消失殆尽。


▲飞身、救美、对视……玛丽苏剧爱情起点三件套


无论是小说还是剧,女主角萧燕燕——历史中的萧太后,人生slogan都是“女子未必不如男”。


小说中,萧燕燕武功底子不错,又争强好胜,主动去降服自家的烈马“乌云盖雪”,再被受到惊吓的马一路带到法场,脑海里的念头是“前面就是街市,行人众多,这马要是闯到那里,不惹下大祸了吗”“勒住它别让它伤人”;


到了法场,目睹行刑之地的血光与惨叫,是萧燕燕人生中第一次直面国家机器的残忍血腥,几乎象征着她此后跌宕一生的某种初始。


娴熟的驭马、唯恐伤人的善良、第一次目睹血腥的恐惧——一个英姿飒爽又天真有加的少女形象呼之欲出。


但在剧版《燕云台》第一集,有关烈马“乌云盖雪”的桥段被设计为萧燕燕和男主韩德让的第一次相遇。


“乌云盖雪”变成了韩德让的马,萧燕燕在街市中遇到它,故意使其受惊,进而要求韩德让卖马给她。



一番颇为豪横的强买强卖后,又高估了自己驾驭烈马的能力,骑着失控的马匹踢翻了无数街摊、行人与路边陈设,直到闯入法场。


闯祸之后,萧燕燕以“宰相之女”的身份脱身,所言亦是“今日放了我,父亲会记得你的恩情”一类的话语。


看到萧燕燕强买强卖、夺人所爱,英姿飒爽不足、为所欲为有余。原著党仰面摔倒,后脑勺着地。


或许电视剧是为了强化萧燕燕作为“少女”时的娇蛮?


但它要怎么让人相信,未来,唐嫣饰演的这一位,将是位心怀天下、勇敢果决、不依附他人成就伟业的一代女枭雄萧太后。



此外,小说中的萧燕燕常常因独到的视角、敏锐的远见,在与包括韩德让在内的男性角色交流中,收获真正的称赞与钦佩。随着情节的推进,她的智慧也不断得到印证——这一切让她未来登上政坛的路都变得有迹可循。


但从现有剧集来看,剧中的萧燕燕最大的标签是争强好胜,可在智识、远见上,又处处输给韩德让,多次要韩德让搭救。



在与韩德让的交流互动中,更是能够感到两人之间的差距。


除此之外,漫长的对视、恰好跌到彼此怀里、初吻是摔在一起不小心亲到……这些典型的“玛丽苏”桥段,老套得要命,如同像剧中选角一样令人毫无新鲜感。


“智力才是最性感”,可惜,《燕云台》这部本该份量厚重的“大女主”剧似乎又回到我们早已看厌的套路中——智识不足、女人靠感情上位。


“反玛丽苏”,最终却又陷入了玛丽苏的魔咒。



 

混乱的时空,

打折的情感


 当“草原”的意象,被《燕云台》的剧组简化成一群羊、几匹马、一些帐篷——帐篷的细节又好像不太对,地面是地板砖;出现在剧中更多的亭台楼阁是精致的中原样式,但辽穆宗统治时期,汉化程度不深,更多的贵族尚且住在大帐中……


原著小说所精心刻画的“马背上的王朝”,在电视剧里就是一个笑话。


磨鲁古(男)被萧燕燕扔飞


电视剧里,我们看到的时空搭建是极为混乱的:


上个镜头还是滤镜之下的“高饱和”大草原,辽阔旷远;下个镜头就是纯中原的精致庭院,说它是个中原故事也绝不为过。


故事发生在哪里?到底是不是游牧民族?


令人很难确定剧情展开的地理位置,也不知道发生在辽五京的哪里、哪片草原之上。


比时空更混乱的,则是改编之后的情节。


祥古山事变,即察割之乱,是辽历史进程中的大事件,也是整个故事生发的土壤。


原著小说中,祥古山事变是最重要的看点之一,是作者用心编织的情绪基底。


无论是前期勾勒辽世宗耶律阮倡导汉制的急切、“汉后”甄皇后的深明大义,还是事件发生当日察割手刃世宗皇帝、皇后于庆典仪式后的深夜帐下,抑或事件发生后,躲在厨房柴堆里侥幸存活的耶律贤(后来的景宗皇帝),拖着病体一步步完成皇位的争夺……有了这一次事变,一切斗争、仇恨、无奈都有迹可循。


▲演员经超,饰耶律贤


但在剧中,祥古山事变被一笔带过,惊心动魄的“夜色屠杀”被改成了进祖庙祭祀被杀,这与原著和历史皆不相符,真实性本就存疑;


对人物有重大影响的这一次事件,在剧中却只是以回忆零星闪现,观众不了解剧中人的情感来源,更遑论与耶律贤等人同仇敌忾,后续一应情节的矛盾冲突,也变得莫名其妙。


▲佘诗曼,饰演女将军萧胡辇(萧太后的姐姐)


矛盾冲突的情绪没能拉满,真挚的感情也打了对折。


原著中,萧燕燕和韩德让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韩府与萧府是多年挚交;韩德让陪伴耶律贤多年,是君臣,更是生死至交。在这样的情感基础下,萧燕燕与韩德让的相爱水到渠成,此后,韩德让与耶律贤对萧燕燕的争夺、萧燕燕于家国、于个人情感的挣扎显得极为丰满,其间的甜蜜与痛苦都格外真实。


但在剧中,萧燕燕和韩德让在玛丽苏桥段下相遇后,感情火线进展,老套的情节,再配上唐嫣万年不变的“瞪眼睛”演技,情感的厚度自然被打了折扣,后续的矛盾和争夺也显得没那么痛彻心扉。


“为什么要相爱?”“为什么要复仇?”“为什么要改革?”这些核心议题根本得不到解答,没看过原著的人一头雾水,看过原著的人又气又恼。


▲卢杉,饰演乌骨里。卢杉也曾在《琅琊榜》中饰演靖王妃


原著小说中扣人心弦的争斗、震撼人心的屠戮、丰满真挚的情谊,电视剧岂敢如此潦草?!


当然,一个漫长的故事,从纸上走到电视屏幕,的确要做一些适应不同表达形式的改编。但抽掉了最重要的矛盾种子、削薄了厚重的情感基底,起承转合、跌宕起伏便都显得摇摇欲坠了。



 

不该被骂的史观


翻看豆瓣的评论,除了对玛丽苏的反感、故事基底的迷惑之外,还有一部分观众打一星的原因是 :


“杨家将竟然成了反派?” 

“为什么要用歌颂的眼光看待辽这样的非汉族统治者?”


从“是不是汉族的敌人”“被侵略的鲜血都忘了吗”这个角度来批判《燕云台》,这种强烈的汉族中心历史观,齐齐出现在了一部以非汉族政权为中心展开的故事中,令人有些惊讶。


虽然从逻辑、叙事、画面种种方面,剧版《燕云台》已非常令人失望,但我们大可以放开了骂一部作品如何演得不好,却不该上来就骂别人是“反贼”。这是观众的道德底线、艺术修养。


一直以来,我们都只记得宋的人文昌盛与武力软弱,记得那些“昏君在世,忠臣报国无门”的桥段,但却忽视了所谓正统之外,辽、夏等政权,明明与宋共存、冲突又和解,多年发展的历史故事。


宋地之外的文化、风俗、人民,形象单薄且片面。


▲宁理,饰演契丹皇帝耶律璟


宋、辽、夏为什么能够共存?史书中没能记下一笔的非汉族政权,它们内部经历了怎样的震荡?那些身处其中的人——比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太后,站在历史和命运的十字路口,要怎么做出正确的选择,找到属于民族、属于个体的出路?


在合适的想象空间内、适宜的历史空白中,勾勒一个所谓“异族”政权的故事,恰好是对惯常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观的一种旁视。这份旁视可以督促生活在此刻的我们,如何看待民族融合、如何对待文化冲突。


恰好是这无法被影视剧化冲散的史观,让电视剧《燕云台》在“玛丽苏”和“没逻辑“之下,保留着原著最重要的闪光之处。


在前几集的潦草之后,在故事逐渐进入主线之后,待漫漫50集播完,有无可能在评分上翻盘,就看这独特史观之下的余晖了。



文字:陶恺

编辑:何焰

排版:季洁


欢迎关注,一起做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