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荣耀重生

江晨舟 南风窗 2021-01-14

怎么了?怎么看?怎么办?


FT财经』,观天下大势。


关注我们的好朋友『FT财经』,一起读懂财富与经济的逻辑。



作者 | 江晨舟

编辑 | 何子维





华为荣耀出售,靴子落地好几天了。

 

对此,华为发表声明回应此事,大意是:一场自救行为,不占股不经营,只为荣耀延续。


来源:华为官网


随后这些天,各方都在猜测,荣耀员工补偿方案会有多香?


具体方案暂未官宣。饶有趣味的是,有内部人士称,很多华为员工想调去荣耀,削尖脑袋想往里挤。


复盘这次收购交易,其特别之处,是新的荣耀产品研发和分销渠道同属一家主体。


买家团体名单里,除了带有国资背景的深圳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还包括30多家经销商、投资公司,其中不乏深圳顺电、苏宁易购、北京松联、天音通信等重要的电子产品零售商。


抛去小米那种全部直营的模式,这种多家渠道商接盘的模式也算头一遭了。


只是,出售消息官宣前夜,华为董事陈黎芳在心声社区发表讲话称:华为是全世界最穷又最舍得花钱的高科技公司,与苹果财报上的现金相比,华为少了一个数量级,意味深长。


荣耀单飞背后,究竟有何考量?



厮 杀

自从出售荣耀的传闻流出,外界开始最关心的是荣耀的价值。

 

具体卖了多少钱,此次并没有官方披露。有一种说法是,按照华为的声明,每年出货量超过7000万部,营收900亿元,净利润60亿。按照16倍PE计算,出售价格为1000亿左右。

 

对比小米4000亿的市值,荣耀这样的出售价格并不算高。

 

毕竟,荣耀手机的销量高于小米,它曾以一个逆袭者的姿态,在中低端手机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2011年,华为对标小米,推出荣耀手机,主打高性价比。2年后,荣耀正式成为独立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当时,这个赛道已经挤满了各类新兴品牌。据不完全统计,竞争白热化之际,雷军、马云、贾跃亭、周鸿祎等业内大佬纷纷跨界入局,国内互联网手机不少于20个。

 

背靠母品牌华为,荣耀以电商平台为根据地,在与竞品的厮杀中,硬生生地闯出了一条血路来。

 

2017年,荣耀手机以5450万台的销量、789亿元销售额,登上中国互联网手机第一的宝座;2019 年上半年,这匹黑马贡献了华为一半的出货量,仅荣耀这个子品牌出货量就能与小米、红米相抗衡;今年上半年,华为手机出货量超过三星、苹果,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就离不开荣耀的助攻。

 

在手机版图中,荣耀之于华为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资料图片:华为和荣耀的市场定位对比


用荣耀CEO赵明的话来说,这样的新生力量,“始终承担了试错的重任”。例如双摄、人工智能手机、线上线下渠道双融合、甚至是人力资源和组织上的改革,荣耀都率先试水。而无论是探索成功还是折戟而归,都是荣耀在为华为的稳健发展兜底。 

 

不过,形势出现了新变化,近两年的手机市场已悄然步入红海,迎来了销量、销售额双降。前不久GFK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下滑了近10%。

 

随着锤子、360、金立、联想纷纷倒下,左右互博的内部竞争已在所难免,荣耀和华为终将刺向彼此的腹地。

 

例如荣耀也想做中高端旗舰,曾经引领曲面屏的Magic系列卖到近四千,已经与当时的Mate系列价格相差无几;旗下的V系列和华为Nova系列则一直被吐槽是套娃机,屏幕和主板通用,价格也十分接近,只不过背部的相机设计换了一个造型。

 

资料图片:荣耀v10(左)和华为nova2s(右)


同时,荣耀还与华为共享技术资源与供应链,过去某些机型中,荣耀甚至抢到了华为技术的首发权,比如荣耀30S搭载的首发旗舰级芯片麒麟820,以及首发GPU Turbo的荣耀Play。


而当华为屡遭美国制裁、断供升级后,这一新常态也被打破,荣耀开始被边缘化。今年上半年,荣耀还频繁发布新机,下半年就没什么大的动作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制于库存告急的芯片。


为此,华为也正式开启了“南泥湾计划”,正计划在上海建设一家不使用美国技术的芯片工厂,开始攻克“芯片制造”,从制造低端45nm芯片开始发力。


但芯片制造非一日之功,技术赶超要想达到5nm制程节点,仍需坐多年冷板凳才能实现。


荣耀不能再等了。



过冬的棉衣

2001年初,任正非写下知名文章《华为的冬天》,在文章的末尾,他语重心长地感慨:“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资料图片: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而华为的棉衣,就是现金流。


要知道,除了手机和通讯设备业务,华为在电源领域、路由器与交换机领域均做到了中国第一,在海底光缆设施领域做到了世界第三。这些业务,很多看起来与主业务弱相关,却为华为带来不菲的利润。


待寒冬来临时,华为将他们适时卖掉,还能储备“过冬的粮草”。


2001年,华为以7.5亿美元卖掉旗下在电源领域市占率高达40%的“安圣电气”,为华为换来了国内扩张急需的资金,得以扛过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冲击。


2006年,华为以8.8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华为3COM(华三)给美国3COM,获得了两年后抵御金融危机的“铠甲”。


这些被华为剥离的企业,不仅成为华为抵御寒冬的一件又一件“棉衣”,同时也像蒲公英一般,在离开后,成为了其他领域的“华为”。这点,从华电和华三日后的发展就能窥知一二。


而这一次,为了给华为备上过冬的棉衣,轮到荣耀冲到最前面了。


众所周知,华为这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受美国禁令影响,台积电断供,华为“芯”痛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手机业务遭遇瓶颈,形势愈发严峻。


来源:IDC


IDC发布的第三季度手机跟踪报告显示,华为销售增长大幅放缓,在中国的智能手机销量首次出现下滑,出货量同比降幅达15.5%,包括Mate 30在内的多条产品线面临减量或停产。同时,刚发布不久的华为新旗舰Mate40系列已因芯片问题出现供货不足。


在禁令没有解除前,库存还能撑多久,关系着华为手机未来的命运。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曾回应,华为每年要消耗几亿支手机芯片。而据分析师透露,华为麒麟芯片的备货量应该在1000万左右,才有望支撑半年时间。

 

事实上,这个量级远没有达到以往Mate系列的备货量。此前,余承东在8月7日召开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上表示,华为麒麟旗舰芯片将因无法继续生产而“绝版”,舆论一时哗然。

 

资料图片: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


而在存货有限的情况下,华为品牌都吃不饱,遑论子品牌荣耀了。


长此以往,荣耀纵使不被卖掉,也会逐渐变成华为的鸡肋,迎来重组或裁员的命运。


某种程度上,断臂就是为了悲壮自救,而这也是华为与荣耀彻底切割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前阵子曝出华为提价、抓大放小、缩小供货的举措,其实都是这家民族企业争取研发窗口期、求生图存的重要手段。





重 生

“过去我们说,活下去是华为的最低纲领;现在变了,活下去是华为的最高纲领。”任正非反复强调的“活下去”观点,或许正是华为剥离荣耀的主要基调。

 

有接近荣耀人士透露,荣耀独立是迟早的事。此次出售也并非无迹可寻,荣耀早就在“去华为化”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2015年6月,荣耀发布新品时,赵明就进一步做出决定:把“华为荣耀”改成“荣耀”,把华为的菊花logo去掉。

 

2017年,荣耀推出Magic UI,与华为EMUI有所区隔,以期为软硬件层面的迁移做充足的准备。


资料图片:Magic Ui和EMUI


今年4月,荣耀彻底从华为体系中脱离,成立独立实体公司。另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在彻底脱离华为之前,华为新增了“荣耀视频”“荣耀钱包”“荣耀阅读”“荣耀亲选”“荣耀花粉”等多条商标信息。不难看出,这些商标均对标华为此前的多个软件服务,展现出荣耀要与华为彻底分家的决心。


同时,荣耀一直抱有上市的野心。早在2018年前后,小米赴港上市之际,荣耀就萌生了独立谋求在港上市的想法,甚至一度到了准备宣传的阶段。但该计划后来未获得华为批准,最终不了了之。


这次独立是一次新契机,上市可能性不小,接下来几年就看荣耀能否一了夙愿了。倘若上市提上日程,这对管理团队、员工和供应链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天有传闻指出,许多华为员工削尖了脑袋,也要申请调去荣耀团队。


而当这场出售计划尘埃落定后,更多人关心的是,脱离华为后新荣耀的市场表现。


据业内人士称,在三线以下城市,顾客对于荣耀的品牌认可大多是因为其是华为子品牌和背后的麒麟芯片。失去了华为品牌背书的荣耀,还能保证从前的号召力吗?


资料图片


毕竟教训在前。曾经的手机霸主诺基亚、摩托罗拉在几经易主后,最终的宿命,是被淹没在中国手机市场的滚滚洪流中。

 

不过,业内也不乏乐观的声音。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此次切割仅涉及所有权转移,荣耀的高管和运营团队保持不变。华为消费者业务 COO 万飙将入职荣耀担任核心高管,荣耀员工、一大批华为技术员工跟随新公司一同出走,这在研发管理的过渡上省了很多麻烦,给新荣耀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于是有说法称,独立后的荣耀更像是华为手机的火种,仍保留着强烈的华为色彩,深圳智信则更多扮演财务投资者的角色。

 

而现实情况是,在高通和联发科的5G芯片都没有供货许可的前提下,荣耀留在华为也是损耗。独立之后,荣耀能以更开放的姿态屹立于手机市场,在机型设计、定价方面,放下配合华为的包袱。

 

此外,多位法律人士表示,在新的所有权结构之下,荣耀品牌可能会免受美国的制裁,让它无需许可证就可购买使用美国技术制造的芯片,短期内能有效解决海外市场的忧虑。同时,在剥离之后,荣耀的所有权属于一些分销商,将更有利于把握住渠道,化整为零,促进销售。

 

从上述观点来看,荣耀独立出来,未必只是利空。

 

而换取了千亿级别现金流的华为,也有更多喘息的空间,能在更多元的领域里破茧成蝶、吹响号角,奔赴新战场。

 

余承东挂帅的汽车业务就是一例,3天前,长安汽车宣布,将联合华为和宁德时代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资料图片:华为与沃尔沃汽车达成合作,为车主提供HMS for Car华为智慧车载解决方案


从抵御小米的“特种兵”,到脱离沉船的“逃生艇”,仿佛宿命般,曾经并肩闯下中国手机市场近半壁江山的手足,不得不各自奔向新的彼岸。

 

种种迹象来看,荣耀已经做好了随时涅槃重生的准备。相信寒冬过去,敢于顺势而为的企业也将重获新生。





作者 | 江晨舟

编辑 | 何子维

排版 | 李倩钰



推 荐 阅 读




— FT财经出品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FT财经

读懂财富与经济的逻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