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艺谋又回来了

南风窗 2021-01-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不值得影评 Author 季洁

大家好,南风窗多了一个新朋友:不值得影评


电影是一场梦,他们是鉴梦师。不值得影评,主打影视综艺评论,同时不定期发送一些知名导演、演员的专访福利。


欢迎关注不值得影评,大家一起做梦。




文:季洁

张艺谋今年70岁了。他68岁开始拍摄《一秒钟》,三年后这部电影才刚上映。 三年前的春天,张艺谋写了两封信,一封发给电影《归来》的编剧邹静之,一封给演员张译。 张艺谋写给邹静之的信


张艺谋写给张译的信


两封信中有相似的内容:这是一个在心中萦萦绕绕了几十年的故事,我全都想好了,已经等不及。 这就是电影《一秒钟》的由来。 张艺谋借着它,又回到了西北,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年代曾经有知青、有劳改犯、有坏分子、有沸腾的群众,和珍贵的露天电影。 那个年代是哪个年代?
《一秒钟》没有说破。

▲张译饰演张九声(右)
电影是架空的,“政治和苦难都是既远又淡的背景,具体的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故事”。 经历过2次“因为技术原因无法上映”,《一秒钟》原片被删减,但它仍旧保留着个体故事上的完整,并不影响它是2020年最好的一部国产片。 电影《一秒钟》一出现,似乎一切回来了。 西北的风沙、冷厉的年代、年轻女孩的脸,像老人那样慈悲,但又像青年那样忧伤的,属于张艺谋的电影。

▲电影《一秒钟》预告片



我的女儿不死

张译扮演的是一个潜逃的劳改犯,张九声。 他瘦骨嶙峋、溜着肩,在一片无边的野沙漠上前行。沙尘暴刺他的脸,钻进他的耳朵,大风刮得他步伐凌乱。但风沙那样席卷人类,远看却只像轻柔的薄纱一样拂过沙丘。 
一个残酷的开场。一个渺小与阔大相撞,“有点神”的美学开场。 《一秒钟》的故事其实很简单。 张九声出逃,去看女儿。他几个月前刚知道女儿死去了,但有人在22号《新闻简报》的电影中看到过他的女儿,那是她留在人世最后的影像,现在是最后的上映时间。
刘浩存饰刘闺女


为了保卫电影胶片,张九声和小流氓刘闺女(刘浩存饰)不打不相识。他拿着刀要挟电影放映员范电影(范伟饰),逼他放电影。张九声终于看到了女儿,镜头却只有一秒钟。 《一秒钟》就像是抽丝剥茧一样。
一开始是美;然后是故事紧张想往下看,男女主角争抢电影胶片;接着是旧时光复刻,黄沙上想看电影的群众;高潮是细节的怦然感动;最后是折射现实,历史的沙底埋藏着普通人的记忆。
关键是让观众发现它的题眼,“女儿的死讯”。 ▲电影《一秒钟》剧照


为什么听到刘闺女指着电影里的女儿说:“她怎么不被面袋子压死啊!”张九声没来得及过脑子,一脚就把刘闺女踹倒在地。又赶紧把她扶起来,唯唯诺诺,赔礼道歉。 为什么张九声被释放时,第一时间不是立即回家看亲生女儿,而是去找刘闺女拿胶片。 他的女儿确实已经死了。 ▲张九声寻找女儿
但张九声无论如何也不会告诉别人这件事。
没有哪一个父亲开得了这样的口。他就是想闷头再看一眼。 女儿的故事没有涉及,加上一个不言的父亲,以至于 “女儿的死讯”成了一个浅浅的谜。 但它不难看懂。 当我们知晓内情,看懂电影里一个又一个的小细节,眼泪会自自然地涌向你。
为什么张译第一次把头插进放映室的小窗口,又茫然地抽了回来? 他去劳改的时候女儿只有8岁,电影里女儿已经14岁,他一时不敢认哪一个是女儿。 经过范电影的提醒,再看一次。“是不是那个背面袋子的小女孩?” 突然,他的后脑勺震颤,全身因为哭泣而压抑不住地抖动,一转头是一张涕泪模糊的脸。
他说出那一句,“一秒钟,太短,不够”。
▲电影《一秒钟》剧照


这个场景,无论想起几次,我都心酸。 一个历史小人物的悲剧如何变得蓬勃起来?那就是让观众在其中看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历史情感,与电影人物产生深刻的共情。 只有那些真正心动的瞬间才是弥足珍贵。 ▲张艺谋解说剧本


一个好的导演,是能在一个架空的故事中,利用情节的合理、逻辑的合理、人情世故上的合理,去讲一个看似不完整却十足有力的故事。 观众可以懂。
因为我们是一样的人,有着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历史、一样的良知和感情。


70岁,仍日拱一卒

张艺谋找来了过去合作过的老班底。 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杜媛、白小妍,分别是31年前电影《红高粱》的剪辑指导和剧照师。 录音指导陶经,北电78级,和张艺谋合作40年。 摄影指导赵小丁,北电85级,和张艺谋合作20年。 场务组长徐孝顺,从2001年《英雄》之后,和张艺谋合作十余年。 …… 召集了一帮最厉害的“老搭档”见面,就像好莱坞大片中的英雄一样,他们一起去做一部困难但势在必得的电影。 董卿朗读张艺谋写给电影的告白信
张艺谋说,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
很多人不相信。 《一秒钟》确实花了很长的镜头在老电影上,人民群众如何热火朝天地清洗胶片、范电影如何制作出漂亮的大循环……


但它绝对不是一篇写给电影的情书。 就像一弯半月,一边亮着,一边隐了。 电影极力去描绘那一半亮部:胶片电影在贫瘠年代如何圣洁,电影里每一个角色如何围绕着电影团团转。
张译“追电影”、刘闺女偷胶片、范电影修胶片,与群众们看电影的狂热。 范电影带领群众,修好了胶片
暗处,才是亮处存在的理由。 张九声为什么“追电影”?因为那里面有他女儿。——他为什么见不到女儿?因为女儿死了。——女儿为什么死了?因为她想争先进,努力摆脱父亲的影响。——父亲有什么坏影响?因为父亲是劳改犯。 但这个劳改犯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老实人。他不伤害小流氓刘闺女,不懂得防备狡猾的范电影,甚至不忍心破坏群众看电影。 



一个老实人为什么会劳改8年?  一旦走向《一秒钟》的暗部,就是对历史的追问。 而刘闺女为什么要胶片?放映员范电影为什么骄傲?群众为什么狂爱电影,“狗日的能看一整晚”?
因为匮乏,随之的稀有和争夺。

电影《一秒钟》剧照

 

《一秒钟》里“看电影”越显得美好,那个年代、那一群人的生活本身就越显得悲哀。 张艺谋确实可以理解这样的情感。 1971年,21岁的张艺谋进入了咸阳市陕棉八厂,成为一名工人。 张艺谋年轻时的照片


他在工厂里7年,始终入不了团。 每逢车间开会,领导说:“党员团员留下,其他的人走吧。”全车间600多人稳坐不动,只有张艺谋一个人默默地站起来,转身离开。 “大家的目光投向他,背影非常尴尬”,工友雷佩云在40多年后回忆说。 错在他的“家庭出身”太差。 他在生活中从不出头、从不张扬,永远从众、永远随大流。 年轻时的张艺谋,自卑、严肃、一头扎进影像。 张艺谋(右四)拍摄毕业作品


他卖血买了一台海鸥4型相机,把宿舍改造成一个暗室,在一片漆黑中给照片显影。
他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摄像师,成为厂里的宣传干事。
他也从来不和工厂女工谈恋爱。
但谁也没想到,家庭成分不好的张艺谋,能在28岁破格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摄影,后来竟然成为全中国最顶尖的导演之一,如今已被人称为“国师”。
与生活中的灰暗相反,张艺谋最善于在电影中运用张扬的色彩,他对于人物、场景造型永远有别人想不到的创意。 张艺谋导演电影《十面埋伏》剧照


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人比张艺谋更了解现实与艺术的悖反,艺术对现实的抚慰。 导演40年,张艺谋可以说什么都拍过。 80年代他拍反思题材,有《红高粱》;
90年代他拍中国故事,有《活着》《秋菊打官司》《一个也不能少》;
新世纪,他先于所有人去拍商业电影《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戴黄金甲》;
后来又进入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各行各业的开幕大秀导演中去。 不管是现实题材、战争题材、武侠题材、纯爱电影、古装宫廷电影,张艺谋都有涉猎。 他始终在尝试不同的东西,没有一种固定的姿态,他不管多大年纪,都是时代的最新产物。 直到2018年,张艺谋接受许知远的采访说:“三年半搭在好莱坞拍《长城》,得到一片骂声,最后才得出一句大白话——做回你自己。” 也正是这一年,张艺谋写信给邹静之说——陪我做一个梦吧,拍出这个“关于电影的电影”。


最温柔,张艺谋

每一个好导演的电影,都有自己的气质。它和导演本人、甚至电影题材都不必然相关。 贾樟柯的电影里有一份动荡的中国式浪漫,李安的电影则是令人沦陷的安静,王家卫电影是摇摇晃晃的沪港嗲味。 张艺谋,则是温柔。 张艺谋年轻时候严肃得像个老人,到了70岁头发花白,精气神儿里却有一种年轻。 《一秒钟》被一些影评人看作是张艺谋影史上“气质最接近《活着》的一部电影”。它如同1994年的《活着》一样,讲了一个狠厉残酷的人生故事,却在外在形式上显得更为悠扬、含蓄。

▲《一秒钟》剧照


如果是完整版,也许《一秒钟》那残忍的故事内核与洋溢的故事情节之间,对比会更明显,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张艺谋的慈悲,也将更容易被体会。 一场戏,保卫队的人捉拿逃犯张九声。小女孩刘闺女来营救他,竟然也被保卫队的人一同打得头破血流。极度冷漠。 但是下一个场景却很意外。他们把张九声、刘闺女捆在一旁,自己坐到板凳上,要求范电影专门放一场《英雄儿女》。这些人对着电影泪流满面。

 张艺谋很清楚地看到,特殊年代,“人与人之间的沟壑”——相互的不同情、不理解,但却没有把它表现成一种对立。 


电影在这个情节中,成为了一种温柔的媒介。人和人即使再不同,看到电影也同样会哭,同样会有情感的流露。 没有人天生是坏人。 想到张艺谋糟糕的家庭成分,他必然弱势、受挫的青少年经历,仍能够这样地在电影中理解、呈现底层人民,令人心酸、感到温柔。 最像坏人的范电影,当然也不是坏人。 



他举着瓷缸子、参与放映争权、暗地里举报抓人的种种行为,像一个丑角。 但他既然能把女儿的那两帧胶片剪出来,放到张九声的上衣口袋里,说“留个纪念”,他就还保留着“人”的味道。 张艺谋拍摄《一秒钟》的时候,68岁了。
他经历过人生的起起伏伏,知道不同群体的悲喜,可憎、可爱之处。 张艺谋很早就说过,“接受”就是自己的最大哲学,先接受,再创新突破。他的认知、格局,或者他的性格,使他永远不会对某一个个体、或者是某一个群体抒发愤恨,这就决定了他在电影细节中的温柔。
▲张艺谋在《一秒钟》片场
温柔,不影响张艺谋的坚定。 他对小人物的爱和痛惜都是明确的,从上世纪所有的优秀作品都展现的关怀、反思,到2014年的《归来》,到2018年的《影》,再到今年的《一秒钟》,他仍旧关注小人物,把反思放到了时代,郑重地放在了一弯明月之外,那看不见的暗处。 而在今天浮躁的商业电影时代,把过去的老班底再拢到一起,让过去的张艺谋电影再回来,静静地叙说历史往事,纪录光影,“做回自己”,便也是一种温柔。 ▲张艺谋写给编剧邹静之的信。隐约可见一句:“在今天票房为王的时代,多么令人心动!”


电影是一切的旁观者,电影也是参与者。 如果那个年代非要随风而去,但至少有一帧影像深埋沙底。一秒钟也好。 这是70岁的张艺谋,坚持等待《一秒钟》上映的意义。


文字:季洁
编辑:何焰排版:翁杰
欢迎关注,一起做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