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娘很美,康德很烂

施晶晶 南风窗 2021-01-14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施晶晶


“康德的伦理学在学界广受推崇,但其实很烂。以他的伦理学奠基之作《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来看,存在的错误甚多,而且其中很多属于基本性的大错误。”

 

这是一篇哲学论文的摘要开头文字,论文标题同样醒目——《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


论文原文截图


这篇今年9月发表的学术论文,这些天进入公众视野,引起了争议和讨论。


标题中罕见地用了“很烂”的评价,把哲学大家康德当成靶子,而这篇论文又出自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湖北省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韩东屏,一位65岁的老教师。总之,颠覆了我们对学者冷静克制、留有余地的一般印象。

 

“这10万+的标题,不发在知乎却发在了学术期刊上,可惜鸟啊~”

“‘很烂’这个词的使用超出了学术批评的范围,有点上升到立场的攻讦了。”

“体面已经没用了,动手开撕就完了。”

“这么说话也没关系,国外几百年来都是这样互怼的;但前提是论文水平要高,不然免得议论。”


不少人对“很烂”二字的使用颇为不满。


12月19日,作者通过刊文期刊微信公号回应:“所有仅针对题目中的‘很烂’一词进行攻击的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喧嚣。”并表示,“很烂”不是脏话,是个口语化的评价词,是经过分析和论证得出的结论,表达更准确、传神,没必要大惊小怪。同时建议不服者写说理性文章反驳。


作者回应


这篇论文的刊发在《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一本非核心学术期刊,其主编李义良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文章系编辑部主动约稿,编辑们也曾有过争论,但阅读内文之后认为并无不妥,沿用了韩东屏的原标题。



“很烂”一文争的是什么

虽然针对韩标题和论点的批评不少,但读过原文的人并不多。

 

截至21日晚8点,这篇论文的知网下载量仅有195次,期刊微信公号9月份推送,阅读量虽是同类推送文章的30倍,但也只有9228次,倒是3天内在知乎上出现了93个回答。

 

内容上,这篇论文批判的是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韩东屏从“方法错误”和“理论错误”两个方向来论证: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不能成立和实际运用,理论观点和结论几乎都是错误的,总之“非常糟糕”。

 

表述上,倒是跟标题“很烂”一脉相承,措辞激烈。比如这样几个:致命弊端、莫名其妙、不可靠、错误极其严重、根本就不是,甚至于说“整个写作目的最终是失败的”,还有大量质疑性问句排排站。


论文正文措辞举例


文章最后还提到作者自己所著的《人本伦理学》没有康德论述道德问题时的弊端,“找到了能经得起推敲的至善与道德最高原则”,似乎有意较个高下。

 

如果不是“很烂”这样刺激的标题字眼,这篇内容远离日常生活、圈子狭小的学术论文,未必会引起如此多的讨论。

 

早在今年9月,某985高校学生就注意到《很烂》一文,还组织了一次62人的线上讨论会,邀请了韩东屏参加。

 

这场讨论会上,发言者们从概念辨析、用词问题、论证问题对这篇论文展开批评,有人就认为,“错误”一词是个强概念,可以说运算或拼写是错误的,但用在哲学理论中似乎不适合,也有人提出几处对原文的引用不当,论证和结论也存在混淆概念、逻辑不通的地方。

 

其中一名组织者称,当时只是想向参与讨论的同学展示什么是写文章的“反面教材”:“我们反对和批评这篇文章,是出于哲学工作者所体现出的技艺水平的不足。”

 

所以,争议出现,问题不在于学术争鸣容不容得下“很烂”这样的评价,而在于:被“很烂”字眼吸引来的人,并不觉得这篇论文批判和论证的水平有多高,至少没有“很烂”二字带来的震撼那么大。


知乎上关于该论文的讨论


不过,就像组织者声称的:不代表这种风格化的语言在写作上是应该被禁止的,更不表明以康德为首的哲学史上的大人物们从此便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权威。

 

韩东屏的这篇文章因标题党出圈,不是寻常路径,当它因此进入公众视野,被更多人研读,学术圈想看到的,是它贡献出更有价值和说服力的观点和论证,而不只是一次“很烂”的学术惊吓,和小小的话题参与。



学术奇葩

在“康德伦理学很烂”话题下,一条被大量转发的评论这样说:“2020学术界,以师娘很美开始,以康德很烂收工。”

 

“师娘很美”出自年初一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看起来八杆子打不着的文题,巧的是,二者之所以能扯上关系,也是康德“撮合”的,但康德先生要是还在世,看了估计要恶心得半身不遂。

 

中科院的研究员徐中民,借用康德《论崇高感与优美感》的框架,对导师程国栋和师娘吹起了彩虹屁,一句话:导师崇高,师娘优美,写了4.1万字。

 

“我的导师程国栋,胸怀博大,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已20年,移山造海的成果丰富,实乃国之栋梁,望之可让人顿生一种崇高感。我的师娘张幼芬,雍容华贵,仪态大方,优美感四溢。导师和师娘的人生堪称圆满。”这是文章的总观点。

 

“师娘美,其风姿绰约,雅致宜人,当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师娘现在尽管年龄已大,但风韵依然高绝,形象更显雍容华贵。”写到师娘,二级标题里还有知雄守雌、无才便是德、细水长流、见利思义、水为能下方及海。说来惭愧,有的成语我都不认识。


徐中民论文中关于师娘很美的文字段落


作者还祭出了一个大招——导师-师娘和谐统一的天人之际图示。若非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一个自然科学科研工作者原来这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随处都是崇高和优美的吹捧姿态,没剩半点知识分子的风骨。

 

是啊,毕竟一本小众期刊,除了作为主编的导师之外,有几个人认真看呢?招生当如徐中民。

 

本来表达对导师的感激之情无可厚非,但在徐中民这里,学术沦为他阿谀奉承献媚的工具,一种摒弃了人的羞耻感的工具,而我们竟在它发表7年之后,才发现这个奇葩论文。

 

好的学术文章是相似的,但奇葩论文在拉低认知下限上各有各的惊奇。

 

再来看看这几个标题:

 

《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这篇以南开大学一教授为第一作者的文章认为:银行行长面部宽高比通过体现出的权力感影响银行内部绩效,其面部宽高比通过他人对其相貌的认知影响银行市场评价,自称“研究丰富了文献,提供了新视角”。

 

反腐倡廉,“苍蝇老虎要一把抓”,2019年,生物医学界有几位也来献计,他们认为,《通过靶向肠道菌群调控人体的物质需求欲望,有望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效率》,文章是这么说的,饥饿源于菌群,从而物质需求欲望源于肠道菌群,那么通过生物技术纠偏紊乱的肠道菌群,有助于控制物欲、辅助廉政建设。

 

直击肠道式反腐,贪官们,你们怕了吗?

 

文章第一作者张成岗是个博导,他称灵感来源于道家的 “辟谷”,一种靠少吃不吃习惯性饿肚子的养生之道,还说网友们的质疑来源于知识面的欠缺。

 

2017年,一篇《基于中医诊治理论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新技术初探》,更是来了次强势破壁,作者说“中医思维式的发动机健康管理更符合国情”,给出一套基于“天人合一”中医整体观的发动机整机建模技术,和基于“阴阳五行”的发动机增强检测。这中医跨界,真是要上天的节奏。

 

越看越有一种被侮辱智商的感觉。

 

可沦为笑柄,是学术的悲哀。


1993年发表的《从人体感官的同一性和进化观点看“非眼视觉”的现象》论文说不定是量子波动速读的“理论来源”



学术的悲哀

悲哀不止于奇葩。

 

对奇葩论文的处理,有的不了了之,有的像《师娘很美》一样被撤稿,但这些贻笑大方的文字本该被扼杀在摇篮里。

 

奇葩论文见光,不只是作者的能力不足或自觉意识不够,更是期刊编辑把关不严,职责失守。

 

按一般流程,一篇论文面世前,先到达期刊编辑作一遍审核,通过后经同行评议,编辑根据评议结果决定是拒绝、返回修改、发表。过程中,至少有2次机会拦下劣质稿件。

 

刊登后发现质量堪忧也有撤稿机制,但像《师娘很美》,发表7年之后,舆论压力下,才收到撤稿处理,也意味着撤稿机制的缺位和迟滞。

 

2017年4月,德国施普林格旗下《肿瘤生物学》一口气撤回来自中国学者的107篇论文,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北京协和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复旦、上海交大等重点高校附属医院名列其中。撤稿原因在于同行评议造假。7月,这本期刊也被踢出SCI(被公认的值得借鉴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队伍。


《肿瘤生物学》撤回来自中国学者的107篇论文后,科技部、中国科协等有关部门作出表态


据2020年中国科学信息技术研究所统计,中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科学技术指标2020》显示,中国在自然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已超美国,居世界第一。

 

老鼠拉铁锹——大头在后,中国也是论文撤稿量最大的国家。

 

撤稿观察(Restriction Watch Database)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2020年已有2127篇论文收到了撤稿、或表示担忧关注的通知,其中来自中国的论文有797篇,占比37%,有27篇与中国科学院有关,来自美国的是423篇,占比21%。2019年,中美撤稿论文数量对比是545:423。

 

在中国,生物和医药是学术撤稿的重灾区。撤稿原因,涉及数据、图像造假剽窃、不可靠结果、虚假同行评议、虚假作者等数十项。今年7月,中国65篇数学领域论文也首次被曝涉嫌批量造假。


“学术打假人”Elisabeth Bik及其团队发现,数百篇来自不同机构的论文有造假嫌疑:来自不同机构的100多篇论文出现了几乎一样的图标板式设计。而这些论文几乎全部来自中国的几十家医院,其中包含了多家三甲医院


尤以中国学术论文的图片造假问题,可称“臭名昭著”。


2016年,影响因子7分的SCI杂志发表了一份全球学术不端报告,在纳入统计的348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论文图片造假之地。数据显示,中国的问题论文占全部论文的49.52%,相当于每两篇图片造假的论文里,就有一篇来自中国。

 

这已经不是个别学者的个人品行可以解释的了。有动力,成本低,代价小,学术界论文的儿戏化和造假问题,早已经遮不住了。

 

研究肠道菌群反腐的张成岗在过去两年,参与了18篇论文的发表,因同行评审造假而被撤稿的107篇论文作者,也没看见更多公开处理。


如果圈内一如既往这般玩儿得嗨,我们可以自信预期,未来还会有种种类似论文成为笑料来源,但这种嘲笑令人悲哀,冰山一角的笑料背后,是整个国家的巨大损失。




2021年南风窗杂志全年订阅

点击图片即可直接订阅



    编辑 | 黄靖芳

排版 | 李倩钰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2021年·愈日历』治愈上线

随心所·愈  点击购买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