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骗翻一大堆美国富豪,这位中国大爷还一脸懵

南风窗 2021-03-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不值得影评 Author 施晶晶

关注不值得影评,热情地看片,冷静地吐槽。

 

作者 | 施晶晶


一群有钱的生意人,身经百战的艺术商, 20年里被一个“赝品骗局”骗了一次又一次,骗子却只是几个囊中羞涩的打工人。


这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比电影更精彩的真实故事。


▲钱培琛,华人画家,木心的同学。他在美国制作赝品供人当真品售卖,多年无人戳破,画价总额超过8000万美金


这一桩25年前就埋下引线的惊天骗局,被纪录片《以假乱真:赝品的真实故事》重新打捞。


▲纪录片海报


通过导演的采访,揭开事实,让骗局中各方“相互打脸”。


最后,赤裸的真相展现在观众眼前——看,艺术如何围绕金钱与心理,在众人合谋下突破真与假的边界,编织出一个近乎完美的骗局,又留下一个让人唏嘘的结局。


艺术和金钱,一个用来仰视,一个攥在手中。观念里,它们站在精神与物质的两极,却在骗局中,拉近了距离。



欺骗的艺术

买家买下赝品,并信以为真,这场骗局,堪称是一场合谋的“艺术”。


1995年,纽约,一个叫格拉菲拉的女人,来到老牌艺术画廊诺德勒。


▲格拉菲拉(右)


她带来一副自称是已故抽象主义画家罗斯科的作品。画廊的负责人安,被这幅三色画打动了:“非常漂亮。”


当时抽象主义画家的作品是艺术品交易的香饽饽,市场价超过原先的10倍。


▲就是这些普通人难辨真假,甚至看不太懂的抽象派“名画”


格拉菲拉是个可疑的卖画经纪人,她不是艺术圈里的人,也不出自名门望族。


不过,这在安看来,不是最重要的。


尽管画作来历不明,安仍然把格拉菲拉提供的碎片信息合理化


罗斯科生前未成名,为了有口饭吃,低价卖画是可能的;


卖家用现金支付而没留下凭据,在安看来也是可能的;


这件作品,在罗斯科的作品目录里没有被提及,但遗漏也是有可能的。



她不像中国古玩街里兜售的掌柜信誓旦旦地跟人打包票,让人生疑。她提供的信息不多不少,刚好足够吸引安的兴趣。


诱人深入,温水煮青蛙。


前Knoedler画廊经纪人Ann Freedman(画廊负责人安


高水平的谎言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半真半假,让故事“听起来”可信,但又恰如其分地模糊关键细节信息。


就像中国人常听的赝品骗局故事,要么是祖传宝贝、或是掌柜的以八国联军侵华、文物流落民间为背景编织来历。


总有人相信,自己就是幸运儿。更何况那些专家给了安更多信心。


她找到编写罗斯科作品目录的作者,一个被称为是罗斯科学者的人,他看过之后,给出了“画很漂亮,是罗斯科画作”的鉴定回复。


她还找了曾经管理过数百件罗斯科遗作的保管员,也得到了“这是罗斯科风格的典例”的回答。


▲安找了曾经管理过数百件罗斯科遗作的保管员,也得到了“这是罗斯科风格的典例”的回答


几幅画还被补充收进国家艺术馆新出版的罗斯科作品目录,这无疑让安对格拉菲拉更有了信心。


另一副马瑟韦尔的画作赝品,还得到了画家十三年发妻这样的评价:“没错,是他画的。”


这些重磅的信用背书,让安觉得:“我不需要更多的肯定了。”


即便她找的专家里面,后续有人声称自己委婉给出了真实性可疑的结论,但不同的声音中,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偏见和选择性接受,极力忽略那些可疑又危险的信号。


▲安极力忽略那些可疑又危险的信号


毕竟如果它是真的,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占据了她的头脑。


这是片子前段一个最大的悬疑——面对巨大的利润,如果5个人说货是真的,1人暗示是假的,我应该相信哪一个?


这也是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因为这些赝品成功骗倒了一群看似精明的人。


骗子,总会给你你想要的,而具有性格弱点的局中人,总会倾向于相信它是真的。


▲骗子总会给你你想要的,而具有性格弱点的局中人,总会倾向于相信它是真的


但科学的眼,比肉眼更能去伪存真。


后续有不止一份的鉴定表明:被送去鉴定的画作里,有的是稍晚时间的颜料在旧的画布上画作的,而纤维板的老化程度,也和同时期真品不同。


但安不相信鉴定结论,认为里面充满了疑问和错误。在一位参与鉴定的当事人看来,她“把报告藏起来了”,然后接受了格拉菲拉的新故事,而外界看来,这个故事已经支离破碎。


▲鉴定结果可疑


在发现安非但没有继续调查“问题画作”,反而重新展出售卖,价格从200万美元变成了1100万,安被怀疑“知假卖假”,让人报了警。


无论安如何坚称自己相信那些画作是真的才卖出,而非有意误导,游戏都结束了。


▲画廊负责人安坚称自己相信那些画作是真的


她是否真的无辜,也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似假似真

赝品怎样被制造出来,是这个故事的前半段。


这里还有3副面孔:格拉菲拉、她的男友贝加蒂诺斯、一位华人画家钱培琛。


钱培琛的角色是画赝品,贝加蒂诺斯负责进行做旧处理,格拉菲拉负责把它们卖给画廊。


▲贝加蒂诺斯负责进行做旧处理


模仿水平高、用材质感合乎时代、自圆其说讲故事,三人各司其职,以假乱真。


钱培琛最具有黑色幽默的意味。


波洛克(美国抽象主义画家)基金的创始人后来评价他:“这位老兄显然是个天才,他同时学了七八位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技术。”


他的仿作被称为“超棒的赝品”。


甚至于在审判法庭上,罗斯科的儿子被请来辨认,他上下打量了半小时,却说了一句:“这画很漂亮。”


这个华人钱培琛,居住在皇后区,有着很好的美术训练,曾和木心是同学。


但他的原创画作在美国并不受欢迎,经济压力挤压他的道德和生活。


▲画家钱培琛


贝加蒂诺斯在大街上发现了正在作画的他,买下他的画,拿去倒卖挣钱,但钱培琛不知道的是,靠着他的画,贝加蒂诺斯赚了多少钱。


初会之后,赝品交易很快成了他们的合作常态。


在钱培琛的自传里,他这样描述自己画名人仿作时的心境:“有种隐秘的趣味,像偷情!”


但每一次,他从中只得到很小的几千美元。


“如果你看我的银行账户,你会发现我没有收入,我还是个穷艺术家。”他反问来访者:“你觉得我参与了这件事?”


▲钱培琛声称自己无辜


和安一样,他也声称自己无辜。


但在安的律师的说法里,他后来要求贝加蒂诺斯多给点钱,FBI警察称,他已经承认,自己伪造了艺术家们的签名,而这被认为是参与造假的凭据。


同样让人唏嘘的是故事的结局。


2011年,事情暴露,FBI出动,贝加蒂诺斯回了西班牙,但格拉菲拉是唯一留在美国的人,沿着格拉菲拉,FBI知道了钱培琛并起诉他,但已经人去楼空。


他们判断,钱培琛不会再踏上美国的土地了。


格拉菲拉是唯一被审判的人,因为偷漏税和艺术欺诈,她进了监狱,审判时,她称受到男友贝加蒂诺斯的虐待,才参与到这场骗局。


▲格拉菲拉(中)因为偷漏税和艺术欺诈被审判


但他的男友却推卸责任。


“你认为诺德勒画廊发生的所有事,都是格拉菲拉的责任?”当记者问贝加蒂诺斯,这个在西班牙已有家庭的男人支支吾吾:“这个嘛……”


一旁的律师打断他:“不要回答。”


▲格拉菲拉男友贝加蒂诺斯推卸责任


安被画廊辞退。但在2019年,她和起诉她的那些收藏家,全部达成了和解,又经营起新的画廊生意,而有着百年历史的诺德勒就此停业。


高超的模仿画技,做旧的手艺,讲故事的人,为作品正名的人,他们给赝品镀上层层真实滤镜,又层层拔高价格,成功把富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现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这个艺术骗局就是明证。


它的精彩不止在于几个胆大的平民,玩弄富豪,还在于整个骗局的过程,以及其中体现了的讽刺的人性。


而骗局的起点,华人画家钱培琛,融入美国艺术圈的方式也颇讽刺:原创真品不被赏识,仿作却被捧上了天,而在利益分成时,他依然潦倒。


这个局里,每个人都声称自己无辜和无奈,尽管他们当中,有的并非如此。


▲这个局里,每个人都声称自己无辜和无奈



不懂艺术怎么办?


一个尴尬但有趣的庭审场景是,尽管大家已经知道那幅画是赝品,但大家竟在争论,这幅画是不是放倒了。


这大概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画风最大的讽刺。


因为普通人根本看不懂,而这正是美国人引以为傲、走向世界的艺术风格。


艺术飘渺,我们借助这样几个流行尺度理解它:金钱、工具、权威、审美体验。


先说钱。


当安把被鉴定为赝品的画,重新展出销售,价格从2万美元上涨至11万美元时,道出了艺术收藏界这样一种心态:越贵的越像是真的。


20多年间,有超60幅赝品经诺德勒画廊出售。


▲艺术收藏界这样一种心态:越贵的越像是真的


钱培琛卖画,单幅仅得数千美元报酬,但把他的作品卖出去的格拉菲拉和贝蒂斯诺威,他俩的账户里,共有超过3410万美元存款余额,若按这一数字估算60幅赝品,均价56万美元。


诺德勒画廊,历年的利润率达到了200%~800%不等。



远超行业水平的利润是这样实现的:一幅75万美元从格拉菲拉手里买来的赝品,诺德勒卖了550万。


每一层交易,都会使得一件艺术品的价格上涨,甚至翻倍。


一件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它可能是审美的,也可能因为承载着一段历史而具有意义。在飞速变化的现代,任何一件与过去某一个名人或者历史相关的物件,随时可能会消失,抢救艺术品,是一种对抗变化、保留文艺瑰宝的高雅活动。


但形成行业之后,艺术品的价格,却是波动巨大的。


巨大的利润,带来一个不透明的行业。这句话反着说也行。在这个行业里,有钱人的强大购买力,和对独一无二的物的占有欲,都是溢价不断产生的助推器。


▲人类对独一无二的物品的占有欲


再说工具。


收藏艺术品,未必是追求艺术本身,艺术品还可以是身份象征、投资手段和金融工具。


拥有名画,是超越金钱的贵族象征,是社会地位的彰显。对于一些人来说,名画不具有意义,“拥有名画”才具有意义。


艺术品的天价,和行业不透明性,让它成为犯罪的温床。片子中的赝品买卖是一种,生活中的洗钱犯罪是另一种。


美国前检察官、反洗钱法规咨询师彼得·B·哈代的经验告诉他:“对洗钱犯罪而言,艺术是一种极有吸引力的工具。艺术品会被藏起来或走私出境,这类交易往往私下进行,价格受到操纵,主观且极其高昂。”


至于权威。


艺术品,价格暴涨几倍甚至数十倍,靠的是画家名气的背书,冠以罗斯科、波洛克的名号,他们所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式艺术风格的代表。


买画人和卖画人之所以选中诺德勒,依仗的正是它百年历史招牌的权威和信誉,对艺术品鉴的专业和流程的规范。


▲诺德勒画廊,有百年历史招牌的权威和信誉


但纪录片也告诉我们,鉴定行业的专业,有时是脆弱的。它需要的是另一群专家、学者的判断的背书。所以,安拿着署名“罗斯科”的假画,和专家们的错误判断,才能在法庭上吃得开,声称自己并非“知假卖假”。


而买主,对艺术本身知之甚少。花费巨款所买到的,只是一个假的签名,和一个错误的结论。但如果无人戳破,这件赝品将永远流传下去,买主不会感到被骗。


▲原告是Tom Ford的CEO、苏富比的董事长Domenico De Sole和夫人。De Sole夫妇是收藏家,也算是行内人了


再就是审美体验。


“对艺术的体验,会不会因为这幅画是假的而改变?”在纪录片的最后,安的律师提的这个问题检验的是,我们与纯粹艺术的距离。


▲对艺术的体验,会不会因为这幅画是假的而改变?


在国内各大卫视《鉴宝》节目流行的那些年,其中一期,有位大哥抱来“文物”,以为价值连城,鉴定之后被告知是现代仿品。他虽有失落,但他说,尽管它是假的,但我还是觉得它很美,我还会留着它。


不谈价格,只谈美的感受,这或许是一种艺术最理想的状态。


▲思考艺术本身


对于艺术品行业来说,制造赝品的渴望是永远强烈的,但赝品是永远脆弱的。假的就是假的,一件赝品,它不拥有附着其上的时间沉淀、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不稀有的,可复制的,没有象征意义的。


但跳出艺术品行业的价格理论,回到本真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体验。不拿去骗人的赝品,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它同样值得被重视。


如果艺术是“审美”本身,而不是可以量化的“价格”,不是暴利之下贪婪的欲望,那么富豪们就不会被骗,普通人也不会对艺术望而却步了。




作者 | 施晶晶

编辑 | 季   洁

排版 | 丽   娟


往期推荐



扫码关注我们

不值得影评

电影鉴梦师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