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稀土姓稀,不姓土

李波 南风窗 2021-04-05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李波


“我们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卖出了‘土’的价格,就是因为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使得这种宝贵的资源浪费掉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谈及稀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他也指出,现在高水平稀土产品比较少,不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可分为轻、中、重稀土三类,素来有“工业黄金”“工业维生素”之称,被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中。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稀土行业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亦有着微妙的地位。


向上滑动阅览


17种稀土元素用途(图源期货日报)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稀土价格的确处于较低的价位,行业发展混乱。但近年以来,稀土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有序化发展,部分稀土价格也有了大幅上涨。对稀土发展的关切不能再停留在“白菜价”上,如何提升行业下游的技术水平和附加价值才是关键所在。



稀土价格仍在暴涨之中

我国是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全球探明稀土总储量约为1.2亿吨,中国储量约占37%。中国稀土产量为全球第一,满足全球多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


1980年代后期,中国成为稀土出口的主要国家。2000年以后,我国稀土供应量占全球95%以上,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多年来雄踞最高供应量。


2012—2019年全球稀土产量(吨)分国家/地区(图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稀土产业如此重要,但在现实中,却和大家‘稀缺’‘金贵’的印象大有不同。”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副厂长罗振称,以最便宜的轻稀土原料氧化镧、氧化铈为例,目前每吨市场报价不到一万元,折算一斤不到五元钱,甚至比淘宝上种花的营养土更便宜。


对于我国稀土长期以来的低价,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分析认为:“首先是供需关系,这是铁律,供应多了就卖不上好价格。由于国内需求偏少,对外供应量也是供大于求,必然带来价格下降。其次,产大于销的格局形成后,我们也缺乏集体议价能力,被外商各个击破,一个订单满天飞,行业自律不足,挨个压价。这就是恶性竞争。”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却表示,稀土价格不能一概而论为“土”价。我国稀土产品丰富,个别产品价格已经很高,应当区别来看。


分元素来看,镧铈产品产量占70%到75%,镨钕产量占20%,其它元素占10%。镧铈产品最大市场是石油催化裂化、汽车尾气净化等领域,全球需求不过3万吨左右,市场有限,价格大概在1万元/吨,实际成交价可能更低。供大于求,因此价格低廉。


2020年镧铈产品价格走势(图源:中国稀土网)


从技术角度而言,每个稀土元素都有独特的应用,都很重要;但从经济市场角度而言,镨、钕、铽、镝等元素更为关键。由于国内有总量控制计划管理,企业有一定销售指标,更倾向于销售附加值高的稀土产品。


以目前最重要的稀土永磁材料之一钕铁硼为例,与之相关的元素对稀土行业的产值贡献高达90%。稀土永磁材料是磁性材料一大重要分支,指能对磁场作出某种方式反应的材料。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电动工具、工业机器人等行业。


“终端市场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决定了前端的供应状态。”该专家介绍,在2000年以前主要以镧铈产品拉动市场;之后,国内永磁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超过20%,镨钕产品也发挥更大贡献。镨钕价格在2000年前后只有3万~5万元/吨,重要性提升以后,价格上涨为30万元/吨。经过最新一轮涨价,价格又翻了倍。


中国稀土网的稀土产品走势图显示,以2011年为分水岭,2011之前处于低价恶性竞争时期,之后进入了较为公平的合理竞争阶段。


稀土价格仍在最新一波的暴涨中。


疫情以来主要稀土金属产品价格走势(图源:产业在线)


北方稀土3月稀土产品挂牌价格显示,产品挂牌价均环比上月大幅上调。氧化镧报1.08万元/吨,氧化铈报1.08万元/吨,氧化镨钕报价58.32万元/吨,氧化钕报价69.58万元/吨。


据统计,从去年4月份到今年1月18日为止,金属铽、氧化铽涨幅分别为112.8%、117.8%;镨钕合金、氧化镨钕涨幅分别为66.7%、70.2%;金属钕、氧化钕涨幅分别为 85.2%、96.6%。有研报指出,稀土行业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行业前景看好,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稀土价格维持强势上涨态势。


中国稀土(00769.HK)持续走高,现涨超10%(图源:东方财富快讯)


远超预期的高涨甚至已经引发了业内的担忧。一位稀土行业分析师表示,如果稀土价格涨得太高,会对整个产业链造成压力。“如果涨价传导到下游都能接受,产业链通顺就没问题。但如果终端不接受,成本压力就可能转嫁到其中某个环节上。长期亏损,产业链就断了。”



稀土行业之变

长期的恶性竞争,最终体现为稀土价格一度只卖出了“土”的价格。但经过多年治理,稀土行业的生产秩序发生了很大改变。


2016年底,中国稀土行业完成了由六大国有企业集团的整合,资源开采利用率和环境治理水平也得以提高。中国绝大部分稀土产业在原有采矿权的基础上形成并划分地盘,向中铝公司、中国北方稀土、中国南方稀土、中国五矿、厦门钨业、广东稀土等六大稀土集团集中。


六大稀土集团的主要整合区域及资源类型(图源:中国粉体网)


最显著的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稀土冶炼分离企业从99家压缩到59家,还整合了全国23家稀土矿山中的22家、59家冶炼分离企业中的54家,扭转了“多、小、散”的局面。“六大稀土集团主导市场的格局逐渐形成,大大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技术进步、环保治理成本降低,有利于国家稀土发展战略的执行。”张安文称。


如今,以资源开采、冶炼分离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向以中高端材料和应用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80%以上的初级加工品被用于制造磁性、催化、储氢、发光、抛光等功能材料。近年稀土磁性、催化材料产量年均增幅超过15%,稀土发光、储氢等主要功能材料产量占全球总产量70%以上,稀土永磁材料占全球的85%以上。


2019年全球稀土需求分布(图源:智研咨询整理)


虽然我国稀土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行业持续创新能力不强也是切实的问题。另外,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上游冶炼分离产能过剩,下游高端应用产品相对不足。


2021年1月15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稀土是战略性资源。发布这个条例,主要是根据稀土长期发展的战略和市场需求,以及我们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一些规范。这个规范的目的,就是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肖亚庆部长称。


公开征求对《稀土管理条例(征求稿)》的意见(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条例提出,国家对稀土开采、稀土冶炼分离实行总量指标管理。总量指标引起很多讨论。事实上,业内一直有声音呼吁“逐年地、稳妥地、适当地增加总量”,因为如今应用发展很快,稀土用量很大,总量控制数量不足。


事实上,稀土价格暴涨的原因,除了国内需求的变化以外,正是由于总量控制计划管理导致多年来存在的供应不足。我国稀土资源分布有“北轻南重”的特点,国内轻稀土资源和产能都很充裕,但重稀土偏紧张,一些南方省份的矿山因环保等原因没有及时开采,导致供应欠缺。


前述专家介绍,总量控制计划诞生于2006年,当时行业发展较乱,市场供大于求,于是希望通过控制总量来控制供求关系。“这是一个卡企业脖子的。最典型的是2009年到2015年,非法开采现象严重,总量控制和市场需求不契合。有需求就有供应,过去是非法开采,管理严格以后变成了进口。在2015年之后稀土进口量大幅增加,过去进口量约在两三千吨,2015年涨到了一万吨。”


非法盗采稀土,触目惊心(图源:新华网)


缺口仍然存在。2019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对稀土矿的需求至少为18 万吨,而当年稀土矿总量指标仅 12万吨。从2006年到2018年,12年间稀土配额年复合增速仅2.8%,整体行业合规供给增速不大。


“自从实施总量控制计划以后,很少对南方矿颁发探矿证、采矿证,而缅甸稀土政策又不稳定。因此南方矿的供应问题成为我国稀土产业一个关键性问题。”该专家认为,从稀土行业发展和产业链的协同角度而言,应当加强对南方矿的管理、增加南方矿合规产品的供应,轻重分开、区别管理。



全球稀土新格局

全球稀土供应格局已然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中国几乎独自承担近乎全部的稀土供应,慢慢转变为以中国为主的多元供应格局。


稀土虽然珍贵,但我国并非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根据2019 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稀土报告,以全球稀土年产量18.5万吨REO来测算,采储比为650年,整体稀土不缺。全球稀土资源分布在中国(38%)、美国(19%)、越南(19%)、俄罗斯(10%)等。


2019年全球稀土储量分布(图源:智研咨询整理)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进口量约为2015年之前的10倍。如今,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产品进口国。


中国稀土协会行业协会一份报告显示,2009 年以来,世界范围出现稀土探矿热潮,除了美国和澳大利亚,格陵兰、巴西、加拿大、越南、缅甸、老挝、挪威以及非洲国家也发现大量稀土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国外37个国家的261家公司开发了共计429个稀土项目。


2012年6月发布的《中国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中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稀土储量1859万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与USGS统计数据有区别)


在张安文看来,全球稀土供应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新的产业链在国外不断建成。澳大利亚稀土矿商莱纳公司在马来西亚建设的关丹工厂产能逐渐从2万吨提升到3万甚至4万吨。目前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都有稀土矿的出口,经过不同渠道的加工来满足发达国家下游产业的需求。


面对全球稀土供应剧烈变化的格局,提高稀土相关产品的附加值、走高水平发展之路成为行业内的共识。


我国稀土价值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目前,我国稀土行业年产值仅1100亿元左右,但与其相关的下游终端产业产值则高达20万亿,甚至40万亿。张安文强调:“稀土行业是个小行业,但应用是大领域、大市场。稀土为中下游产业链生产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提供了支撑。”


稀土虽然不可或缺,但终究是原材料。其最终价值要通过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白色家电等终端产品市场实现。


一个有力的例子是,广东稀土企业在全国而言规模并不算大,但是下游终端的市场价值却相当高。广东的风华高科是国内知名的新型电子元器件行业大公司,陶瓷电容器产品里面只用少量稀土,但做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却有很高的产值,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大规模集成电路。


前述专家认为:“一个国家对高端的稀土永磁材料的消耗量,可以说,标志着它的先进制造业水平。”以制造业发达的日本为例,每年生产一万八至两万吨的高性能稀土永磁体来满足本国产业链需求;德国每年消耗六千吨左右;美国每年的消耗量约在四五千吨。


1972年,“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开始了中国稀土分离提纯技术领域“前无古人”的尝试,图为“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与夫人在实验室工作(图源:新华网)


稀土常常被认为是一张王牌,但要打出好牌也是一门技术活儿。要真正实现稀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必须大力发展稀土材料相关的终端产业。只有促进产业链向高端产品延伸,才能真正推动我国从“稀土大国”迈向“稀土强国”。



2021年南风窗杂志全年订阅

点击图片即可享受限时特惠



编辑 | 赵   义

新媒体编辑 | 何子维

排版 | 肖丽娟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